一、了解哪些智能指针?
回答:智能指针是用于管理动态分配的内存,行为类似于指针,但又具有自动管理内存的能力,所以称为智能指针。
首先说一下 auto_ptr
和unique_ptr
,它们都是独占式指针,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指针拥有所有权。
auto_ptr
是c++98引入,unique_ptr
是c++11引入,替代了auto_ptr。
auto_ptr
在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
1、所有权转移的隐式语义(容易引发意外行为)
问题本质:auto_ptr
的拷贝构造函数和赋值运算符会转移资源的所有权,导致原指针变为 nullptr
。这种隐式所有权转移在代码中难以察觉,容易引发逻辑错误。
对比 unique_ptr
:C++11 的 unique_ptr
通过禁用拷贝构造函数(仅允许显式移动语义)明确所有权转移的意图,避免隐式错误。
2、与 STL 容器不兼容
问题本质:STL 容器(如 vector
、list
)要求元素是可拷贝且行为可预测的。而 auto_ptr
在拷贝时转移所有权,会导致容器内部元素意外失效。
对比 unique_ptr
:unique_ptr
不可拷贝,但支持移动语义,可与 C++11 后的容器安全配合。
3、无法正确处理数组
因为它内部使用delete而不是delete[],所以如果用auto_ptr来管理数组会导致内存泄漏。
shared_ptr和weak_ptr:
shared_ptr
使用了引用计数(use count)技术,当复制个shared_ptr对象时,被管理的资源并没有被复制,而是增加了引用计数。当析构一个shared_ptr对象时,也不会直接释放被管理的的资源,而是将引用计数减一。当引用计数为0时,才会真正的释放资源。shared_ptr可以方便的共享资源而不必创建多个资源。
weak_ptr
则是一种弱引用,指向shared_ptr所管理的对象;
weak_ptr可以解决shared_ptr所持有的资源循环引用问题。weak_ptr在指向shared_ptr时,并不会增加shared_ptr的引用计数。
weak_ptr常用于实现观察者模式、缓存机制等场景,在这些场景中,我们需要观察一个对象,但又不想影响其生命周期。
shared_ptr VS unique_ptr
- 尽可能用unique_ptr
- shared_ptr应该仅在绝对需要共享时使用
- 避免使用任何其他指针,如weakptr、raw指针等。
从技术上讲,所有unique_ptr都可以被shared_ptr替换而不会出现编译错误,但我们仍然使用unique_ptr,原因如下:
- unique_ptr具有与C++原始指针“几乎”相同的效率,包括大小分配、引用/取消引用(假设没有自定义构造函数)。
- unique_ptr明确了对象的所有权和生存时间。
- shared_ptr的大小是原始指针的两倍,堆栈更大。
- 最重要的是,shared_ptr需要维护引用计数,并且该操作必须是原子的(即线程安全的),这与unique_ptr相比增加了恒定的开销。
因此,我们不应该仅仅因为方便而使用shared_ptr:对于shared_pcr的每次使用,我们都需要明确解释为什么这应该是一个共享指针,以及需要共享这个对象的模块/函数是什么。
避免使用所有其他指针,如weak_ptr或raw指针,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可以被unique_ptr/shared_ptr替换。然而,显然也有例外,例如,所有QT应用程序都建议使用原始指针来管理UI组件。
常见面试问题
智能指针有哪些种类,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是什么?
unique_ptr(独占指针)
特点:
独占所有权,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 unique_ptr 指向资源。
禁止拷贝,支持移动语义(通过 std::move 转移所有权)。
轻量级,无额外内存开销。
shared_ptr(共享指针)
特点:
共享所有权,通过引用计数管理资源生命周期。
支持拷贝和赋值,引用计数为 0 时自动释放资源。
控制块包含引用计数和删除器,有一定内存开销。
适用场景:
多个对象需要共享同一资源(如缓存、观察者模式)。
需要跨作用域共享资源。
weak_ptr(弱指针)
特点:
不增加引用计数,用于观测 shared_ptr 管理的资源。
需通过 lock() 转换为 shared_ptr 才能访问资源。
适用场景:
解决 shared_ptr 循环引用问题。
缓存或观察者模式中避免持有资源所有权。
智能指针是如何实现自动内存管理的,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核心机制:基于 RAII(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 设计模式。
资源获取即初始化:在构造函数中分配资源,在析构函数中释放资源。
{
std::unique_ptr<int> p(new int(42)); // 构造时分配内存
// 使用 p
} // 离开作用域时,p 析构并自动调用 delete 释放内存
shared_ptr 是如何实现引用计数的,引用计数在多线程环境下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引用计数的修改需保证原子性,否则多线程竞争导致计数错误。
使用 原子操作(std::atomic) 管理引用计数。
注意:shared_ptr 的引用计数本身是线程安全的,但指向的资源需额外同步。
unique_ptr 为什么不支持拷贝和赋值操作,它是如何实现资源的独占式管理的?
禁止拷贝和赋值:
通过删除拷贝构造函数和拷贝赋值运算符实现:
unique_ptr(const unique_ptr&) = delete;
unique_ptr& operator=(const unique_ptr&) = delete;
支持移动语义:
允许通过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运算符转移所有权:
std::unique_ptr<int> p1(new int(42));
std::unique_ptr<int> p2 = std::move(p1); // p1 变为 nullptr
weak_ptr 的作用是什么,它与 shared_ptr 之间是如何配合工作来解决循环引用问题的?
观测 shared_ptr 管理的资源,不增加引用计数。
通过 lock() 安全访问资源:
std::weak_ptr<int> wp = sp; // sp 是 shared_ptr
if (auto spt = wp.lock()) { // 转换为 shared_ptr
// 使用 spt
}
解决循环引用:
示例:
class B;
class A {
std::shared_ptr<B> b_ptr;
};
class B {
std::shared_ptr<A> a_ptr; // 循环引用,引用计数无法归零
};
改进:
class B {
std::weak_ptr<A> a_ptr; // 使用 weak_ptr 打破循环
};
智能指针在实际项目中有哪些应用场景,举例说明。
智能指针和原始指针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优点:
- 能够自动管理内存,避免内存泄漏、悬空指针、野指针等问题,提高代码的安全性。
- 能够提升代码的整洁性,不用编写繁琐的内存分配和释放代码,使代码逻辑更加清晰,可读性更好,可维护性更强。
缺点:
性能开销和灵活性降低。
在使用智能指针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避免常见的错误?
(1) 避免混合使用 new 和智能指针构造函数:
(2) 慎用 get():
避免通过 get() 获取的原始指针手动释放资源。
(3) 优先使用 make_shared/make_unique:
提升性能并减少内存碎片:
auto p = std::make_shared<int>(42); // 优于 shared_ptr<int>(new int(42))
(4) 尽量不要使用裸指针初始化智能指针?
因为可能存在同一个裸指针初始了多个智能指针,在智能指针析构时会造成资源的多次释放
。
为什么优先使用 make_shared/make_unique
(1) make_shared和make_unique是C++11和C++14引入的工厂函数。它们的优势在于,当创建对象时,能够将对象和控制块的内存分配合并为一次。而直接使用new的话,需要先分配对象内存,再分配控制块,这样会有两次内存分配,增加开销和碎片。
std::shared_ptr<Widget> sp(new Widget); // 两次内存分配:对象 + 控制块
auto sp = std::make_shared<Widget>(); // 一次内存分配:对象和控制块连续存储
合并对象和控制块的内存分配,减少内存碎片和开销。
make_shared 将对象和控制块存储在连续内存中,提高 CPU 缓存命中率,减少访问延迟。
(2) 能保证异常安全。如果在构造智能指针时,参数表达式抛出异常,使用new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而make_shared/make_unique因为直接在参数中构造,不会有这个问题。例如,如果有一个函数调用作为参数,可能在new之后,构造shared_ptr之前抛出异常,导致内存泄漏。而make函数会避免这种情况。
示例:潜在的内存泄漏
void process(std::shared_ptr<Widget> sp, int priority);
// 危险!若 getPriority() 抛出异常,new Widget 的内存会泄漏!
process(std::shared_ptr<Widget>(new Widget), getPriority());
使用 make_shared 解决
process(std::make_shared<Widget>(), getPriority()); // 无泄漏风险
原因:make_shared 直接在函数参数中构造智能指针,若后续操作抛出异常,已构造的智能指针会自动释放资源。
(3) 代码简洁性
避免重复类型书写:
make_shared/make_unique 利用 auto 关键字,简化代码:
auto sp = std::make_shared<std::vector<std::string>>(); // 清晰简洁
// vs
std::shared_ptr<std::vector<std::string>> sp(new std::vector<std::string>);
适用场景
默认选择:优先使用 make_shared 和 make_unique,除非有特殊需求。
不适用场景:
需要自定义删除器(如 delete[] 或文件句柄释放)。
需要分离对象和控制块的生命周期(如大量 weak_ptr 长期存在时,make_shared 可能延迟内存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