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
- 特点
- 类比
- 典型使用场景
- 代码示例(伪代码)
- 2. 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
- 特点
- 类比
- 典型使用场景
- 代码示例(伪代码)
- 3. 两者的核心区别对比
- 4. 为什么 UNIX 域套接字的数据报是“不可靠”的?
- 5. 如何选择?
- 6. 补充:文件描述符传递(仅流式套接字支持)
- 总结
1. 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
特点
- 面向连接:在通信前需要建立一个“连接”,类似于打电话前需要拨通电话。
- 可靠传输:数据不会丢失、重复或乱序,内核会确保数据按顺序到达。
- 字节流(Byte Stream):数据以连续的字节流形式传输,没有消息边界。例如,发送方发送的3条消息可能被接收方一次性读取为一个长字节流,需要应用程序自行解析分隔。
- 全双工:支持双向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类比
- 类似 TCP 协议:因为 TCP 也是面向连接、可靠、字节流的。
- 比如:两个人通过电话聊天,通话过程中不会丢失任何一句话,且按顺序接收。
典型使用场景
- 数据库通信:例如 MySQL 使用 UDS 流式套接字与客户端通信,确保 SQL 查询和结果的可靠性。
- 进程间长连接服务:如 Web 服务器与后端服务的稳定通信。
代码示例(伪代码)
// 创建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
int sockfd = socket(AF_UNIX, SOCK_STREAM, 0);
// 服务器端需要绑定地址并监听
bind(sockfd, &address, sizeof(address));
listen(sockfd, 5);
int client_sock = accept(sockfd, ...); // 建立连接后获得客户端套接字
// 客户端需要主动连接
connect(sockfd, &server_address, sizeof(server_address));
send(client_sock, "Hello", 5, 0); // 发送数据流
2. 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
特点
- 无连接: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直接发送数据,类似于寄信。
- 不可靠传输:数据可能丢失、重复或乱序,内核不保证送达。
- 消息边界(Message-Oriented):每条消息是独立的,接收方能识别每条消息的边界。例如,发送3条消息,接收方会收到3次独立的数据包。
- 全双工:同样支持双向通信,但每次通信是独立的消息。
类比
- 类似 UDP 协议:因为 UDP 也是无连接、不可靠、基于消息的。
- 比如:寄三封信给朋友,可能其中一封信丢失,或者收到顺序被打乱。
典型使用场景
- 日志记录系统:可以容忍少量日志丢失,但需要快速发送。
- 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例如游戏服务器的简单状态更新,避免因重传延迟。
代码示例(伪代码)
// 创建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
int sockfd = socket(AF_UNIX, SOCK_DGRAM, 0);
// 服务器端绑定地址即可,无需监听和 accept
bind(sockfd, &server_address, sizeof(server_address));
// 客户端无需 connect,可以直接发送(但通常先 bind 自己的地址)
sendto(sockfd, "Hello", 5, 0, &server_address, sizeof(server_address));
// 接收数据时需要指定接收缓冲区和地址
recvfrom(sockfd, buffer, 1024, 0, &client_address, &addr_len);
3. 两者的核心区别对比
特性 | 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 | 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 |
---|---|---|
连接方式 | 面向连接(需先建立连接) | 无连接(直接发送数据) |
可靠性 | 可靠(数据不丢失、不重复、不乱序) | 不可靠(可能丢失、重复、乱序) |
数据传输形式 | 字节流(无消息边界) | 消息(有消息边界,每条独立) |
速度 | 略慢(需维护连接状态) | 更快(无需维护连接) |
是否需要 bind | 服务端必须 bind,客户端可选 | 客户端和服务器都需要 bind 地址 |
典型协议类比 | TCP | UDP |
4. 为什么 UNIX 域套接字的数据报是“不可靠”的?
虽然 UNIX 域套接字在本地通信,但 数据报模式(SOCK_DGRAM)仍然是不可靠的。原因如下:
- 设计一致性:为了与 UDP 的行为保持一致,方便跨网络和本地套接字的代码迁移。
- 内核实现:虽然本地传输的可靠性很高,但内核不会主动保证数据报的送达,例如:
- 如果接收方未准备好(如未调用
recv
),可能会丢弃数据。 - 内存不足时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 如果接收方未准备好(如未调用
5. 如何选择?
-
选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如果:
- 需要可靠传输(如金融交易、数据库操作)。
- 需要保持数据顺序。
- 需要长连接,减少重复建立连接的开销。
-
选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如果:
- 速度比可靠性更重要(如实时游戏、日志传输)。
- 每条消息是独立的,可以容忍少量丢失。
- 需要无连接的简单通信(如偶尔发送指令)。
6. 补充:文件描述符传递(仅流式套接字支持)
UNIX 域套接字的流式套接字支持 传递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Passing),这是其独特优势。例如:
- 一个进程可以将打开的文件描述符(如文件句柄、网络套接字)传递给另一个进程,接收方可以直接使用该描述符操作资源。
- 这种功能在进程间共享资源时非常高效,例如 Web 服务器将客户端连接传递给 worker 进程。
总结
- 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像一条稳定的管道,保证数据可靠、有序地流动,适合需要稳定通信的场景。
- 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像快递服务,快速发送独立包裹,但可能丢失或乱序,适合对速度要求高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