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在2023年结束高中生涯进入大学的,难免会有固化的“高中生”思维,我等着老师的安排,看着课表上课,跟着时间吃饭,睡觉,偶尔会熬夜,但整体跟高中没差太多。我对社团没兴趣,没有怎么参加,导致我很闲。于是,我开始依赖手机,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开始上课,吃饭,看手机,睡觉的循环生活。可能是我很适应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所以混混噩噩的过了半年也不觉得有什么,大数据也会根据我的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并不会给我推荐一些给我制造焦虑的内容,导致我进入了“信息茧房”,我觉得我没有看见就是大家就跟我一样什么都没有做。但是不是的,有很多人都是有自己的目标的,开始早早的建立人际关系网,进入学生会,参加各种比赛,学习各种技能,只有我在“骗”自己,于是过完年之后就开始想自己能干什么,发现自己没有什么有特长,很普通,什么也拿不出手,这时候才开始慌张,于是我开始学习,赚到梦学分,发现也没有什么好弄的,由于我自己焦虑,大数据也开始给我推荐相关内容,像“毕业即失业”,普通人毕业之后能做什么,各种大学生能够参加的比赛,要考取的证书等等。其实推荐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我不知道要怎么付诸行动,感觉很可怕,很焦虑,心情变得不好,不知道要做什么。
然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进入研发中心,记得很深刻的就是陈老师说的“你是想要学习还是为了学分”,当时好像是没有思考就选择了学习,不知道为什么,于是就学习了下去,结果证明是正确的,不后悔,之后也要继续学习。首先学的是python,入门级别的感觉自己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才是真正开始学习计算机,开始打开半年没怎么打开的电脑,看视频,记笔记,做案例,验收,虽然当时觉得很难,但是时候感觉很简单啊,怎么当时感觉天要塌的感觉,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人说这里是骗子劝我退出,但是我觉得我自己应该有辨别的能力吧,想要离开的时候自然会离开的,但是到现在愈发坚定了我要继续学习下去。学习路线,python-GUI-数据库-java-git-网页三件套-一些库--这些,虽然有些之后感觉很难坚持不下去了,但是又小伙伴们的陪伴,感觉还是可以的,不会的不理解的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伴都能够解决掉的。有意思的活动也很多,就比如说,辩论赛,爬山,拆装机,重装系统,当时第一次用的是老师的电脑,没给老师装好,捣鼓的时间太长了,到了吃饭时间了就走了,之后没有再弄过,后面好像是还是老师还原完成的,之后的重装系统是使用我们自己的电脑,因为谁都知道珍惜自己的东西,所以最后我们都装完了一遍,挺成功的。
最后,其实这一年成长的最多的是思想上的成长,毕竟老师说过“知识知识在这里学习最简单 的东西”,确实是,不知道到老师是用的什么方法,反正是老师把他想要让我们知道的东西,我们想要接收的东西,确实是教到位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老师教我们的东西,我们也教给了小徒弟们,在当组长的时候意识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当老师的,确实是很不容易。最终经历了真么多,脸皮厚了不少,心态也变了一点,但是想要到达陈老师,纪老师那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