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机器学习领域,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技术,用于将数据集分组成若干个类别,使得同组数据之间具有更高的相似性。这种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客户细分、图像压缩和市场分析等。聚类的目标是使得同类样本之间的相似性最大化,而不同类样本之间的相似性最小化。
K 均值聚类 (K-Means Clustering) 是一种基于距离度量的迭代优化算法,通过选择若干个质心 (centroid) 来对数据进行分组,使得每个数据点所属的聚类内距离质心的距离之和最小化。由于其算法的简单性和高效性,K 均值在数据分析中被广泛使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将 K 均值聚类应用于客户细分,以帮助企业识别具有相似购买行为的客户群体,或者用于图像压缩,通过将图像像素点聚类来减少颜色的数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K 均值聚类的数学原理、算法实现步骤,并提供 Python 代码示例来帮助读者理解其实际应用。
2. 什么是 K 均值聚类?
K 均值聚类是一种基于质心的聚类算法,它通过反复迭代的方式将数据点分配到 K 个聚类中。每个质心代表一个聚类的中心位置,算法会不断调整质心的位置,直到满足一定的收敛条件。K 均值聚类的目标是最小化每个聚类内部所有点到其质心的距离之和。
具体来说,K 均值聚类的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
随机选择 K 个初始质心。
-
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离它最近的质心所在的聚类。
-
重新计算每个聚类的质心,即对聚类中的所有数据点取平均值。
-
重复步骤 2 和 3,直到质心的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或者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
K 均值聚类的最终结果是 K 个聚类,每个聚类由一个质心及其所有属于该聚类的数据点组成。其目标是使得每个聚类内的数据点与质心之间的总距离最小。
3. K 均值聚类的数学原理
K 均值聚类的目标是最小化每个数据点到所属质心的距离的平方和 (Sum of Squared Errors, SSE):
其中,
-
:聚类的数量。
-
:第 i 个聚类。
-
:第 i 个聚类的质心。
-
:属于聚类 的数据点。
这个优化问题的目标是通过不断调整每个聚类的质心来最小化 SSE。该过程通过交替进行两步:分配 (Assignment) 和更新 (Update),直到达到收敛条件。
4. 算法实现步骤详解
K 均值聚类算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 1:选择 K 值
K 值是指要将数据分成的聚类数。选择合适的 K 值是 K 均值聚类算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因为不合适的 K 值会影响聚类的效果。通常可以通过 "肘部法则 (Elbow Method)" 来确定合适的 K 值。
步骤 2:初始化质心
可以随机选择 K 个数据点作为初始质心,或者使用一些启发式的方法,如 K-Means++,以更好地初始化质心,减少随机性对聚类效果的影响。
步骤 3:分配数据点
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离它最近的质心所在的聚类中。通常使用欧几里得距离来计算数据点与质心之间的距离。
步骤 4:更新质心
对于每一个聚类,重新计算其质心的位置。具体来说,将聚类中的所有数据点的坐标进行平均,得到新的质心位置。
步骤 5:收敛判断
判断质心是否发生变化。如果质心位置不再变化,或者达到预设的最大迭代次数,算法停止。此时的聚类结果即为最终的聚类划分。
5. Python 代码实现
下面我们用 Python 及其常用库 NumPy 和 Matplotlib 实现 K 均值聚类算法: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 生成模拟数据集
np.random.seed(42)
X, y = make_blobs(n_samples=300, centers=4, cluster_std=0.6, random_state=0)
# 可视化数据集
plt.scatter(X[:, 0], X[:, 1], s=50)
plt.xlabel('Feature 1')
plt.ylabel('Feature 2')
plt.title('Generated Data')
plt.show()
# 定义K均值聚类算法
class KMeans:
def __init__(self, k=3, max_iters=100, tol=1e-4):
self.k = k
self.max_iters = max_iters
self.tol = tol
def fit(self, X):
self.centroids = X[np.random.choice(range(X.shape[0]), self.k, replace=False)]
for _ in range(self.max_iters):
# 分配数据点到最近的质心
self.clusters = self._assign_clusters(X)
# 重新计算质心
new_centroids = self._compute_centroids(X)
# 检查质心是否收敛
if np.all(np.linalg.norm(self.centroids - new_centroids, axis=1) < self.tol):
break
self.centroids = new_centroids
def _assign_clusters(self, X):
distances = np.linalg.norm(X[:, np.newaxis] - self.centroids, axis=2)
return np.argmin(distances, axis=1)
def _compute_centroids(self, X):
return np.array([X[self.clusters == i].mean(axis=0) for i in range(self.k)])
def predict(self, X):
distances = np.linalg.norm(X[:, np.newaxis] - self.centroids, axis=2)
return np.argmin(distances, axis=1)
# 训练模型
kmeans = KMeans(k=4)
kmeans.fit(X)
# 预测聚类结果
y_pred = kmeans.predict(X)
# 可视化聚类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y_pred, cmap='viridis', s=50)
plt.scatter(kmeans.centroids[:, 0], kmeans.centroids[:, 1], s=200, c='red', marker='X')
plt.xlabel('Feature 1')
plt.ylabel('Feature 2')
plt.title('K-Means Clustering Results')
plt.show()
6. 选择 K 值:肘部法则
选择合适的 K 值是 K 均值聚类的重要步骤。肘部法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计算不同 K 值下 SSE 的变化趋势来选择合适的 K。随着 K 的增加,SSE 会减少,但当减少的速度显著减小时,最佳 K 值即为 "肘部点"。
以下是使用肘部法则的代码示例:
sse = []
for k in range(1, 10):
kmeans = KMeans(k=k)
kmeans.fit(X)
sse.append(sum(np.min(np.linalg.norm(X[:, np.newaxis] - kmeans.centroids, axis=2), axis=1) ** 2))
# 可视化肘部法则
plt.plot(range(1, 10), sse, marker='o')
plt.xlabel('Number of Clusters (K)')
plt.ylabel('SSE')
plt.title('Elbow Method for Optimal K')
plt.show()
7. K 均值聚类的优缺点
优点:
-
简单易懂:K 均值聚类算法简单直观,易于实现。
-
高效性:对于较大规模的数据,K 均值算法计算效率较高。
缺点:
-
对初始值敏感:算法对初始质心位置敏感,可能陷入局部最优。K-Means++ 是一种改进方法,可以更好地选择初始质心。
-
需指定 K 值:K 值需要事先给定,这对于不熟悉数据结构的用户来说是个挑战。
-
易受异常值影响:异常值对质心计算有较大影响,可能使结果偏离。
8. K-Means++ 的改进
为了减少对初始质心选择的敏感性,K-Means++ 提供了一种改进策略,确保初始质心尽可能分散,减少局部最优解的可能性。Scikit-Learn 库实现的 KMeans 就采用了 K-Means++ 作为默认的初始质心选择方法。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 使用KMeans++初始化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4, init='k-means++', max_iter=300, n_init=10, random_state=0)
y_kmeans = kmeans.fit_predict(X)
# 可视化聚类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y_kmeans, cmap='viridis', s=50)
plt.scatter(kmeans.cluster_centers_[:, 0], kmeans.cluster_centers_[:, 1], s=200, c='red', marker='X')
plt.xlabel('Feature 1')
plt.ylabel('Feature 2')
plt.title('K-Means++ Clustering Results')
plt.show()
9. 实际应用
K 均值聚类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
-
客户细分:根据购买行为或浏览习惯将客户进行分类,方便精准营销。
-
图像压缩:通过对图像的像素进行聚类,将相似颜色的像素归为同一类,从而减少颜色种类,达到压缩图像的目的。
-
市场分析:K 均值可以用于找出不同市场中的相似产品。
10. 总结
K 均值聚类是一种强大且简单的聚类算法,适合处理结构化的数值数据。它在很多应用场景下表现良好,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对初始值敏感和易受异常值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结合肘部法则和 K-Means++ 等改进方法,可以提高聚类效果。
希望本文让你对 K 均值聚类的原理和实现有更深的理解,并能利用代码在自己的项目中进行聚类分析。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