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维护体系
文章目录
- 5.1 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维护体系
- 数据资源维护的管理对象
- 数据资源维护的管理类型
- 运行监控
- 故障响应
- 数据备份
- 归档检索
- 数据优化
- 数据资源维护的管理内容
- 维护方案
- 例行管理
- 应急响应
- 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数据是信息系统管理的对象与结果,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各类数据,反映组 织发展过程中有关的组织状态、特征、行为、绩效,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的维护包括建立数据运行与维护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运行与维护业务 流程,有效开展运行监控与维护、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数据的归档和检索 等,保障数据资源处于高可用状态,使信息系统可持续稳定高效地运行。
数据资源维护的管理对象
数据文件是数据 资源的物理表现形式,通常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介质上。
数据管理系统是实现数据收集、更 新、存储的管理系统,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存储介质是存储数据的物理载体,包 括磁盘、磁带、光盘和U 盘等。
数据资源维护的管理类型
运行监控
运行监控指数据维护人员进行周期性、预定义的维护活动,及时获取数据资源状态,包括 实时监控、预防性检查和常规作业。
(1)实时监控:利用系统提供的工具化管理模块,如数据库日志管理或第三方提供的各类 监测管理工具,对数据资源的存储与传输状态和相关设备进行记录和监控。主要监控内容包括 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变化的速率;数据存储状态;数据对象应用频度;数据引用的合法性;数 据备份的有效性;数据产生、存储、备份、分发、应用过程;数据安全事件等。
(2)预防性检查:为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维护管理人员根据监控记录、运行条件和 运行状况进行预先检查及趋势分析,及时发现其脆弱性,以便消除和改进。数据的预防性检查 包括数据完整性的检查、数据冗余的检查及数据脆弱性的检查
。
故障响应
故障响应是系统维护管理人员针对服务请求或故障申报而进行的响应性支持服务。响应支 持服务根据响应的前提不同,分为事件驱动响应、服务请求响应和应急响应。
(1)事件驱动响应:由于不可预测的原因导致服务对象整体或部分功能丧失、性能下降, 触发将服务对象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服务活动。事件驱动响应的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启用备用资 源,保障系统可持续应用,然后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防控措施。事件驱动响应的触发 条件包括外部事件、系统事件和安全事件
3种。
(2)服务请求响应:由于需方提出各类服务请求引发的,需要针对服务对象、服务等级做 出调整或修改的响应型服务。此类响应可能涉及服务等级变更、服务范围变更、技术资源变更、 服务提供方式变更等。
(3)应急响应:当发生重大事件、重大自然灾害,或由于政府发出行政命令,或需方提出 要求时,应当启用应急处理程序。
数据备份
对数据产生、存储、备份、分发、销毁等过程进行的操作,或对数据的应用范围、应用权限、数据优化、数据安全等内容按事先规定的程序进行的例行性作业,如数据备份、数据恢复、 数据转换、数据分发、数据清洗等。
归档检索
根据需求对归档的数据进行查找的工作,它是开展提供利用工作的基本手段,是开发归档 数据资源的必要条件。
数据优化
数据优化是系统维护人员通过优化改进
,达到提高设备性能或管理能力
的目的。例如,维 护人员通过调整数据库索引或空间提高用户访问速度;通过增强设备投入或调整备份与恢复策 略降低数据丢失风险,提高业务的可持续性等。
数据资源维护的管理内容
维护方案
明确数据资源运行与维护管理的组织体系,确定职责任务,确定防范重点和关键环节及产 生的破坏程度、经济损失度。
例行管理
对数据资源载体(存储介质)和传输、转储的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对历史数据进行定期 归档。
应急响应
(1)制定应急故障处理预案,设立应急故障处理小组,确定详细的故障处理步骤和方法。
(2)制定灾难恢复计划,进行灾难演练,以防备系统崩溃和数据丢失。
(3)灾难发生后,应急故障处理小组能及时采取措施实现数据保护及系统的快速还原与 恢复。
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数据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 知识发现工具有目的地挖掘数据,可以从中获取新的信息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