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验码
是通过扩大码距从而实现校验的。
那什么是码距呢?任何一种编码都由许多码字组成的,任意两个码字之间最少变化的二进制位数就称为数据校验码的码距。
对于这个概念可以这样理解:想象一个地图上的城市网络,每个城市代表一个码字,而城市之间的道路长度代表码距。如果两个城市之间的道路很长,那么它们之间的差异就很大,这就像两个码字之间的差异。如果道路很短,那么两个城市(码字)就非常接近,容易混淆。码距越大,城市(码字)之间的区分就越明显,错误就越容易被检测。
1.1奇偶校验
奇校验:整个校验码(有效信息位和校验位)中的“1”的个数为奇数;
偶校验:整个校验码(有效信息位和校验位)中的“1”的个数为偶数;
特点:只可检查1位(奇数位)的错误,不可纠错。
1.2CRC循环冗余校验
(计算过程也需要了解,这部分后期会单独写一篇文章讲解)
特点:可检错,但不可纠错。
1.3海明校验
考点:校验位的求取
2的r次方 >= m + r + 1 (m为信息位的个数)
特点:既可检错,也可纠错。
2.编译过程的概述(重点)
2.1 编译正确的程序可以消除词法及语法错误,但不能完全消除语义错误。
2.2 语义错误分两类,静态语义错误可以通过编译程序检测发现,而动态语义错误需要到运行时才能被发现。(考题:除数为0的错误可以在语义分析阶段检查出来。这句话是错误的。)
2.3 过程顺序也是一个考点
先词法分析,后语法分析,最后语义分析。
之后可能还会补充相关内容。
3.编译器与解释器的对比
编译器是一种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代码转换成机器语言的工具。其主要优点是执行速度快,因为程序在运行前已经被转换成了机器可以直接执行的代码。但这也意味着编译后的程序通常只能在特定的平台上运行,因为机器语言是与硬件紧密相关的。
解释器直接读取源代码,并在运行时逐行或逐块执行。这个过程不需要将源代码转换成机器语言。解释器的主要缺点是执行速度通常比编译器慢,因为每次执行代码时都需要进行解释。
后续也会补充相关内容。
4.关于媒体的分类
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它有各种编码方式,如:文本编码、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等 表现媒体是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如:键盘、鼠标、扫捕仪、话筒和摄像机等输入媒体以及显示器、打印机和扬声器等输出媒体: 感觉媒体是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引起听觉反应的声音,引起视觉反应的文本、图形和图像等: 存储媒体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软盘、光盘和胶卷等。 传输媒体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和光缆等
5.Flynn分类
SISD(单指令流单数据流)
MISD(多指令流单数据流)——不常用
SIMD(单指令流多数据流)
MIMD(多指令流多数据流)
Flynn分类法根据计算机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指令流和数据流)的不同组合,将计算机分为四类。
6.关于CPU的概述
CPU中的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寄存器组通过内部总线连接起来;
在CPU中,获取指令并进行分析是控制单元的任务;
单核CPU和多核CPU都支持多任务操作系统;
单核CPU通过分时方式可实现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支持。
两个月冲刺中级软件设计师,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同时也希望各位大佬们指出错误,我这边及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