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主页:https://loewen.blog.csdn.net
- 📢欢迎点赞 👍 收藏 ⭐留言 📝 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 📢本文由 丶布布原创,首发于 CSDN,转载注明出处🙉
- 📢现在的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只为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文章预览:
- 一. “核心+卫星”组合
- 二. 分目标管理不同的钱
- 三. 应急资金—“救命钱”的分配
- 四. 精简和优化投资组合
- 五. 买只“瘟鸡”
一. “核心+卫星”组合
核心部分是为了锁定未来目标的部分,比如说短期的买房,中期的子女抚养费用,以及长期的养老费用等。
而卫星部分是你可以试图“发财”的部分,这部分可以尝试买一些价值很低的基金(“瘟鸡”)等,
核心部分主要的还是要长期持有,它是一个策略问题,而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是长期持有基金,或者说长期投资基金(可能“长期投资”这个词更确切),而不是长期死抱着一只基金。咱们得跟踪基金和基金公司的情况,也别和基金谈恋爱,别把个人的情感融入你的投资之中。但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的情况不是快速变化的,咱们得给它足够的考察期。比如,我选择的基金连续6个月徘徊在三星位置(指数基金除外),那我就要考虑转换了。
我说我的长期是没有一个固定年限的(但最少半年),除非有基本面的变化,如违规、股东层、基金经理、投资策略等的变化。如果是一只好基金,我会持有很长时期,一直到我投资目标的完成,也许是15~20年。
我这5年,一直坚持定投,但也做过很多一次性投资。定投的品种也很多,从货基、债基到股基都做过。首先,我的基本投资思想是保持股债的平衡,也就是根据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有个平衡比例,如1∶1的比例。然后根据再平衡理论,始终努力保持这个比例,也就是稳定风险。定投会改变这个比例,如开始的时候我定投股基,但当我的股基比例过高的时候,会改定投到债券。另外,在股基中,也有大盘基金和小盘基金的区别,我也有个比例,这样,也会在这些基金中平衡。但有一点,我依然是定时定额,依然是把闲钱尽量地投入市场,只是投资的品种会有变化,可能是股基、中小盘,也可能是债券。其次,我没有定期存款,也没有国债之类的投资。除一些必需的活期以外,基本上银行卡上是没有钱的。工资的大部分就被我先定投到货币基金中了。再怎么加息,货币基金也比活期好啊,流动性也不是太差。现在很多基金公司开放了直销定期转换业务,如广发的“钱袋子”、上投摩根的“现金宝”、富国的“富管家”。我先定投货币基金,然后再定期把里面的钱转换成我需要的定投品种,岂不是非常方便和简单?而且,还能享受4折的优惠和其他转换的优惠。
不过,如果发了年终奖,我是不会把年终奖分成12份,慢慢地定投的,那实在很愚蠢。如果市场在高位,我会先买入货币或者债券基金,然后再考虑在合适的时机进入风险高的品种;如果市场在低位,那当然是直接买入的好机会了啊。
简单地说,我现在是保持一个1∶1股债(股票基金与债券基金)比的投资组合,然后每月的收入,先定投货币基金,然后再定转进入这个组合。而具体购买的品种取决于组合的情况,缺什么买什么。
二. 分目标管理不同的钱
很多人可能都明白用“闲钱”理财这个道理,在市场好的时候,很多人把用来实现各种人生目标的“积蓄”误当成了“闲钱”,全部拿来投在了高风险的股票上。
这就存在风险和期限错配的问题,我们之前计算过,股票亏钱的概率随着时间的拉长而减小,更加适合一笔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不用的钱。
然而,如果你投入的这笔钱还等不到这个时候,又需要拿出来买房,或者家里出现了需要用钱的情况,或者是失业了急需用钱,就有在极低的位置被迫清仓救急的可能。
因此,你的“积蓄”是应该针对短期(应急金、旅游资金)、中期(买房、子女教育等)和长期(退休)等不同目标,挑选合适的配置方案和产品来进行分别管理的。
如果你投资理财是为了实现一些中短期目标,比如买房的首付,确实不适合把太大比例的资金投在股票这类高风险的资产上。
债券和储蓄的回报较低,但它们的波动也不会有股票那么大,更加适合中短期的目标。至少在需要用钱的时候,本金亏损的概率会小很多。
三. 应急资金—“救命钱”的分配
客观上来说,确保收支平衡、开源节流是这个问题的解药。特别是对于那些每个月有房贷、车贷的人来说,如果平时做好应急金的储备,即便因失业现金流归零,多少也能给点时间“缓冲”去找别的出路,也不至于会马上“歇菜”,或者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债务怪圈。
我们最常听到的建议就是,每人手上至少储备3-6个月基本生活费,以应对不时之需。
但这也不是一个万能公式。因为每个人的财务状况都有所不同,应急金到底该准备多少,也要考虑到自己实际的状况。
下面就来教教大家,如何计算自己需要准备多少应急资金。
1、计算清楚每个月的必要开销
这些费用包括房租、水电费、伙食费、房贷、车贷等大项。一些日常非必要的开销,比如买衣服的钱、美容费用等,可以不计入这个计算。
再将这个金额乘以3,就是你要准备应急金的最低标准。
如果有以下情况的人,平时应该更加注重应急金的储备,手里至少应该拿着6-12个月的生活费用作为应急金:
- 高薪高职位、在细分领域任职的人
- 自由就业者(现金流本来就不稳定)
- 家庭中只有一个挣钱主力
- 有小孩
- 有房贷、车贷等固定高负债
2、应急资金的分配
这部分资金可以购买活期存款、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等,这些资产出现大幅亏损的可能性较小,也几乎随时可以变现,灵活而方便,但通常不能给你带来太多的投资收益。
当然,如你准备了一年以上的生活费作为应急金,也可以考虑将这笔钱分成两部分来管理。
其中,将至少6个月的生活费放在安全性和流动性最强的品类上,例如上面所说的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确保能随用随取。
余下的钱如果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适当投入在有一定波动、投资期限也稍微偏长的产品,换取多一点的收益,比如说短债基金和低风险、锁定期短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四. 精简和优化投资组合
动荡的市场环境也是检验一些基金靠不靠谱的好时机。毕竟只有当潮水褪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大家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精简你的账户,淘汰掉一些和自己风险偏好不匹配的产品,或者合并某个资产类别里面重复的持仓。
晨星也给大家设计了账户诊断的工具,可以穿透每只基金的底层资产,看到你在特定资产类别或者投资风格上的集中程度,以及基金之间的持仓相似度。
大家也可以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
1、当初买这个产品主要是因为什么?现在这个投资逻辑是否还成立?
- 如果投资逻辑已经不成立,可以考虑卖出;
- 或者当时是跟风买的你都不知道它好在哪里,那你买它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也应该考虑清仓。
- 还有一些产品,也可以再想想是否真的有精力和能力继续持有,比如说行业和主题基金,其实是需要投资者基于对行业的认知有一定的择时能力的。如果你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行业,又忍受不了波动,这也是可以考虑精简的领域。
2、同类资产/投资风格中我持有了多少产品,这些产品之间的差异真的有那么大吗?
- 同类资产或者风格的产品通常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买再多产品也不能达到分散的效果。你可以考虑在每类资产中进行“优中选优”,减轻自己日常监控组合的负担。
比如我在晨星的组合透视上查看我的基金组合发现我买的基金都是集中在大盘上面,如图所示:
这意味着我的投资组合风险暴露较为集中,缺乏一定的分散性。为了调整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步骤:
1)增加中小盘基金:
- 选择优质基金:挑选那些历史业绩良好、管理团队经验丰富、投资策略稳健的中小盘基金。
- 逐步建仓:不要一次性将所有资金都投入到新的基金中,而是采取分批建仓的方式,逐步增加中小盘基金的持仓比例。
2)调整行业配置
- 分散行业风险:如果当前投资组合中某个行业的占比过高,可以考虑增加其他行业的配置,以降低行业风险。
- 关注新兴行业:关注那些具有成长潜力的新兴行业,如科技、医疗等,这些行业往往能带来较高的收益。
3、这只基金的业绩怎么样?
- 过去三年和五年,这只基金有没有跑赢和它投资范围、风格类似的同类基金(晨星基金同类平均)以及基准指数?
- 一些投资范围是全市场的基金,是否真的做到了全市场选股,还是只是单纯地押注在几个行业上等风来?
- 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同类资产中保留1-2只自己最了解、业绩经过牛熊市周期验证的产品,其实就足够了。
五. 买只“瘟鸡”
美国晨星的“投资教室”里面有一节内容叫投资“Unloved”基金。也就是说,拿出点钱来购买点冷门的、不被看好的基金。其思路是基于市场是轮动的,今年的冷门也许就是明年的热门。在冷门的时候,其净值一般都相对较低,那是一个买入的好机会,可实现低吸高抛的愿望。
具体思路:
投入很小的一部分资金,大约在总投资的5%以下,是我组合的非核心部分。用可以“娱乐”的部分来做这件事情。当然,这种策略的危险性也是很大的,所以不能作为核心策略。
“瘟鸡”当然不能是“病鸡”,真正要寻找的是那种“冬眠”的“鸡”,那种正在养精蓄锐的“鸡”。选择一个以前业绩很好但近期情况不妙的基金来投。当然,这个基金背后的公司也是我所喜爱的。首先要去参考晨星每个星期发布的业绩排名,寻找那些近3个月排名明显低于一年排名的基金,而且差距越大越好,但当然不是我正在持有的基金,我持有的基金一般是不会动的。然后,购买并持有,等待它排名的上升……
当然,一定要是一个好基金公司下面的好基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好基金公司为了它们的声誉,也不能容忍坏基金。最近我就在寻找这样的基金,在看哪些基金被骂得最多。这是件高风险的事,而且得有耐心。
下雨天,最惬意的事莫过于躺在床上静静听雨,雨中入眠,连梦里也长出青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