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定计量校准?
法制计量校准是以掌握计量和计量的基本内容,依法规划、监督、管理计量为基础,通过政府、企业、个人等多种参与方式和对计量违法行为的监督、处罚。
法制计量校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计量工作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社会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此,科学、公正、合理、高效地制定计量工作的发展规划、管理目标、行为规范、操作规程,以及惩罚措施,是计量法律法规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计量法制化的源泉。
法制计量校准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计量校准法规体系不适应社会发展。第一,法定计量管理目录种类多、范围广。对国产计量器具产品的法律化管理,违背了“合法目标”和“负国民待遇”的原则。。我国现行法定计量管理的计量器具有三大类:法定管理计量器具目录400多种,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目录61项118种,进口计量器具目录18类。
2. 量传输系统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实行的单一量值传递系统的缺点是量值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损失大,量值传递成本高,量值传递周期长,资源浪费严重。在一定程度之上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效、便捷、节约、有效的市场规则格格不入。
3. 计量校准基准标准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计量基准和省(市)下列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大多建立于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方面设备长期使用频繁,老化严重,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低。
4. 计量校准技术机构配置不合理,市场竞争力较弱。现有的计量技术机构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组建的。
5. 面对日益扩大的法制计量领域,现行的管理方法很难达到法制化管理的目的。今天的法定计量领域远远不能涵盖度量衡所能涵盖的范围。除了四个方面的强制验证。资源控制、法律诉讼、财务管理、税务和执法也需要大量准确的测量数据。
6. 计量校准监管体制不顺,监管队伍不强。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各级政府对计量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真正认识到计量在国民经济建设之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二、政府计量校准管理部门的职能弱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之中,特别是1984年工业企业计量标准升级之后,他们没有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时,弱化了计量管理部门的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在质量之上。在管理之上,执法重点是对产品质量的检查,造成执法“真空”。
三、全社会计量意识薄弱。暂时的、短期的、急功近利的都是严重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经济效益来进行的。于计量的投入在投入与产出间没有直接的、明显的关系,因此许多企业在转型期弱化了计量职能,甚至取消了计量机构。
四、政府计量校准行政部门在过渡时期未能拿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标准和措施,提升法制计量工作水平,最终导致了计量工作的衰落。
编辑者:hzhjljc
欢迎评论区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