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层和其它层的介绍
教学视频链接:神经网络-线性层及其他层介绍_哔哩哔哩_bilibili
正则化层(Normalization Layers)
在 torch.nn
中,Normalization Layers 主要用于对输入数据进行标准化或归一化,以帮助模型的训练和收敛。这些层通常用于深度学习模型中,特别是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递归神经网络(RNN)等结构中。
优点:可以加快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
这个使用得不是很多。还是放一个官方网址:
BatchNorm2d — PyTorch 2.4 documentation
torch.nn.BatchNorm2d(num_features, eps=1e-05, momentum=0.1, affine=True, track_running_stats=True, device=None, dtype=None)
在它的众多参数中,一般只有num_features需要我们手动设置,其他默认即可。
# With Learnable Parameters
m = nn.BatchNorm2d(100)
# Without Learnable Parameters(第一个参数与数据集的C相同)
m = nn.BatchNorm2d(100, affine=False)
#以下四个参数分别是(N,C,H,W)
input = torch.randn(20, 100, 35, 45)
output = m(input)
循环层(Recurrent Layers)
Recurrent Layers(循环层)指的是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层,主要是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变体。这些层允许模型在处理序列数据时保持状态或记忆,以便有效地捕捉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
这个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层,用到的地方比较少。
笔者还没有学到循环神经网络,就先略过了,什么时候需要再来补。
变换层(Transform Layers)
Transform Layers(变换层)通常指的是一类用于对输入数据进行变换或映射的层次结构,它们在神经网络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和功能。这些层有时候也可以称为逐元素操作层或者非线性激活函数层,它们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引入模型需要的非线性特性。
这个也使用得比较少。
线性层(Linear Layers)
Linear Layers(线性层)在 PyTorch 中属于神经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也称为全连接层或仿射变换层。它们的作用是将输入张量与权重矩阵相乘,并加上一个偏置向量,从而实现对输入数据的线性变换。
这个使用的很广泛。官方网址:Linear — PyTorch 2.4 documentation
torch.nn.Linear(in_features, out_features, bias=True, device=None, dtype=None)
对照着上面的函数基本介绍和上面所示的这幅图,我们来简单讲解一下函数的参数都是什么。
从图上不难看出,左中右分别是输入层、中间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 in_features:指输入层的特征个数。即图中的d。
- out_features:指中间层的特征个数。即图中的L。
- bias:即偏置项,这个参数用于说明,在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是否要加入偏置项b。
from torch import nn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vision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from torch.utils.tensorboard import SummaryWriter
dataset=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dataset",train=False,download=True,transform=torchvision.transforms.ToTensor())
dataloader=DataLoader(dataset,batch_size=64,drop_last=True)
class MyN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
super().__init__()
self.lenear1=nn.Linear(196608,10)
def forward(self,input):
return self.lenear1(input)
mynn=MyNn()
for data in dataloader:
imgs,targets=data
output=torch.reshape(imgs,(1,1,1,-1))
print(output.shape)
output=mynn(output)
print(output.shape)
随机失活层(Dropout Layers)
Dropout 是一种常用的正则化技术,主要用于减少神经网络模型的过拟合现象。 使用这个,会随机地把输入数据中的某些元素置为0,我们可以指定随机的概率,由此来防止过拟合。
搭建小实战和sequencial的使用
先把Sequrecial的官方网址放在这里:
Sequential — PyTorch 2.4 documentation
CIFAR-10 简介
我们之前有一直使用CIFAR-10数据集,那么这个小实战就还是使用这个来进行分类。CIFAR-10中的‘10’代表的是10个类别 。具体介绍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CIFAR10数据集介绍,并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图像分类模型——[附完整训练代码]_cifar-10-CSDN博客
下图是训练该分类模型的示例图。可以看出它的运作方式就是先卷积再池化再卷积再池化......最后摊平成一维数据再输出。
其中我要单独拿出来说的是第一步卷积的过程,图上可以看到,输入(Input)是3@32*32,这个的意思其实是3通道,每通道32*32像素(也就是32*32的数据),而经过第一次卷积后,它的通道数增加了:32@32*32。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在于它使用的卷积核,图中只标明了这是一个5*5的卷积核,并没有说它的通道数,实际上,这里应该是一个三通道的5*5卷积核,在第一次卷积处理过程中,这样的卷积核一共有32个。每一个卷积核做运算后得到一通道的32*32的输出,一共32个输出“平面”,这才使得第一次卷积的结果成为了32@32*32。
今天我们就来实现这个模型。
模型实现
这一部分要做的笔记就太多了。
把视频放在这里:神经网络-搭建小实战和Sequential的使用_哔哩哔哩_bilibili
再把图放在这里一遍:
在搭建网络过程中,有一些参数是涉及到计算的。
比如说刚刚说过的卷积层,再把卷积函数放一下:
torch.nn.Conv2d(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 stride=1, padding=0, dilation=1,
groups=1, bias=True, padding_mode='zeros', device=None, dtype=None)
可以看到,我们需要设置的参数有:in_channels,out_channels,kernel_size等等。我们需要注意官网上所给出的计算公式:
其他几个卷积层的计算公式类似,建议看不懂过程的去看视频。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所需要设置的参数,开始搭建网络了。
from torch import nn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vision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from torch.utils.tensorboard import SummaryWriter
#dataset=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dataset",train=False,download=True,transform=torchvision.transforms.ToTensor())
#dataloader=DataLoader(dataset,batch_size=64,drop_last=True)
class MyN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
super().__init__()
# self.conv1=nn.Conv2d(3,32,5,padding=2)
# self.maxpool1=nn.MaxPool2d(2)
# self.conv2=nn.Conv2d(32,32,5,padding=2)
# self.maxpool2=nn.MaxPool2d(2)
# self.conv3=nn.Conv2d(32,64,5,padding=2)
# self.maxpool3=nn.MaxPool2d(2)
# self.flatten=nn.Flatten()
# self.linear1=nn.Linear(1024,64)
# self.linear2=nn.Linear(64,10)
'''使用Sequential可以简化代码'''
self.model1=nn.Sequential(
nn.Conv2d(3,32,5,padding=2),
nn.MaxPool2d(2),
nn.Conv2d(32,32,5,padding=2),
nn.MaxPool2d(2),
nn.Conv2d(32,64,5,padding=2),
nn.MaxPool2d(2),
nn.Flatten(),
nn.Linear(1024,64),
nn.Linear(64,10)
)
def forward(self,x):
# x=self.conv1(x)
# x=self.maxpool1(x)
# x=self.conv2(x)
# x=self.maxpool2(x)
# x=self.conv3(x)
# x=self.maxpool3(x)
# x=self.flatten(x)
# x=self.linear1(x)
# x=self.linear2(x)
x=self.model1(x)
return x
'''
检验网络是否设置正确:
'''
mynn=MyNn()
input=torch.ones((64,3,32,32))
output=mynn(input)
writer=SummaryWriter('Logs')
writer.add_graph(mynn,input)
writer.close()
最后想说的是writer.add_graph()的使用,不得不说tensorboard真的太强大了:
我们可以使用它来查询训练的每一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