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说:"一名优秀的CEO首先应该是优秀的HR!”这句话广为流传,此言差矣,一名卓越的创始人首先应该是最卓越的猎头,比如任正非!
全球的创始人也没几个人能够做像任正非那样重视人才的,一旦发现如获至宝,必须邀请加入华为,好像错过一个人才,就是错过了一个金矿,发现就蹲点守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多精诚,不被打动都不能称之为人才。
1987年,在深圳凑了两万块创办华为,代理一些交换机销售。但1991年,华为代理交换机的生意也不好做了,资金开始紧张。为了让公司活下去,任正非四处找资源,寻求投资,有人给任正非介绍了孙亚芳认识。
在孙亚芳的帮助下,任正非成功拿到一笔资金,华为这才顺利熬过难关。孙亚芳的干练、爽快,让任正非无法忘怀。孙亚芳原以为,这次事情过后,两人再也不会有交集,可没想到,任正非三番两次打电话“骚扰”孙亚芳。
内容没有别的,就是游说孙亚芳加入华为。当时的华为,什么都没有,几个人挤在一间破破烂烂的旧仓库工作,指不定哪天就倒闭了。孙亚芳觉得为了它,放弃现在的稳定生活,实在不值得,迟迟没答应。
让一个事业单位的人到一家前途未卜的小公司靠什么呢?1992年,任正非为了请孙亚芳,任正非就开始了非你不可的招数,竟然请假常驻北京,骑了个二八自行车连续在孙的工作单位门口等了她一个月。
只要一逮着孙亚芳,就疯狂地介绍自己的公司,经过三番五次的沟通。最后,终于任正非打动孙亚芳放弃金饭碗,跳槽到当时籍籍无名的华为公司,和她一起创业。
孙亚芳的选择是放下名利,承担责任,选择了相信任正非这个人,他关于未来的设想、他待人的品格、做事的决心。就冲这一点,她的魄力与格局,就非同凡响,任正非是被迫创业,孙亚芳是主动支持创业。
主动的人,天然具备做事的方向感、决断力、掌控力,而孙亚芳还具备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合作能力,做事与做人能力的全面性,让孙亚芳的领导力显而易见。
01 解决生存资金问题
1992年,孙亚芳带着200万资金(有一部分是她的积蓄,更大的一部分则是她贷来的)加入华为,任正非已经决心开始朝着核心技术研发方向发展, 而华为也正面临资金链断裂,华为已经几个月发不出员工工资,这让整体的士气很低落。
华为高层反复思考资金的使用方向,孙亚芳凭借其敏锐的决断力建议先给员工发工资。在发完工资之后,孙亚芳还让任正非开了一次激励动员大会,鼓舞士气。
华为早期一直受资金问题困扰,为了解决问题,任正非发一半工资和奖金,另一半转化成股份,这就是华为“人人股份制”的由来。这样也只能省点钱,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公司资金问题。
孙亚芳提出 “只有运营商赢得利润,赢得生存能力,设备供应商才能生存”的改革理念。她给任正非提议,和各地电信局合作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华为当时在研发一款交换机,客户就是各地的电信局。
当时华为的市场部门,主要面对的都是个人用户,没有和各个电信运营公司打交道的经验。华为如果能够和各地的电信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那么就等于成了电信自家人,大家建立了利益共同体,对于华为拓展市场占了市场有很多好处。
孙亚芳的这个主意非常有建设性,任正非也很重视,牵头开始这个项目。1993年,任正非和孙亚芳共同努力,让华为与17家省市级电信局联合发起成立了合资公司——莫贝克公司。公司总资本8900万元,其中华为出资5000万元,其他电信局共出资3900万元。
莫贝克公司成立后,主要就是给华为提供配套服务。各地电信局的钱到账后,任正非有钱了,手里有了3900万元,任正非终于长舒一口气,华为暂时不用为自己发愁了。
从保障员工出发激励士气,从放大利益格局出发解决现金流问题,孙亚芳初到华为就解决了二个关键问题。
02 解决内部惰性问题
自主研发成功和电信局合作的成功带给了华为人高收入,然而,人都会有惰性,特别是在初创公司,大家拼命干出一点成绩,就会满足于当前,再也不想往前冲。
那时的华为也是如此,员工看着公司蒸蒸日上,自认为终于可以享清福。每天一到公司,二郎腿一翘,左手零食,右手茶杯,开始过上了养老生活。温水煮青蛙的生活,煮到最后,青蛙死了,都不知道是温水惹的祸。
孙亚芳觉得,再这样下去,公司迟早完蛋,她立马在市场部来了一场整风运动。1996年,孙亚芳带领了市场部26个办事处主任及7000多名员工向公司提交“辞职报告”和“述职报告”,实行“主动辞职,重新竞聘上岗”措施。
孙亚芳以身作则,第一个向任正非提出辞职,大家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公司将根据选、育、用、留的考察体系,决定人员的去留。在孙亚芳的整顿下,市场部30%干部被撤职,6名主任离职,市场部整个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孙亚芳为公司的体系改革主动做出牺牲,让公司来决定改革后的人力需要。这一次改革运动,直接促成了华为后来的干部能上能下的局面。其中有六名办事处主任被置换下来,由新员工走上领导岗位。
这种自我否定、自我牺牲的形式也强行推动了华为市场管理体系的建立,从“游击队”升级成了“正规军”。此后,任正非在“集体辞职”4 周年纪念讲话中给予了孙亚芳很高的评价 :
“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对构建公司今天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和远大的。如果没有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所带来对华为公司文化的影响,任何先进的管理、先进的体系在华为都无法生根。”
于是,任正非点头同意,在公司内部大范围推行这一措施,使得华为战斗力提升。从那之后,华为像一只狼一样,疯狂扫荡市场,让同行闻风丧胆。特别是华为的“销售”,简直就是竞争对手的“噩梦”。
《走出华为》一书作者汤圣平说:“华为的销售人员能做到,我一天见不到你,就等你一天。一个星期见不到,就等一星期。你去小岛上开会,我也会游过去找你。”
当时在行业内流传着一句话:“没有华为销售谈不到的客户,也没有华为要不到的人。”当时媒体纷纷报道,《福布斯》杂志更是给孙亚芳戴了个霸气的头衔:市场杀手。
1998年,华为开始进行了改革,选举董事长。任正非召开了股东代表大会,会议主题就是选举公司董事长。虽说是“选举”,但从头到尾,候选人只有一个,就是孙亚芳。
任正非亲自上台介绍了孙亚芳的工作经历:“我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去处理社会上的各种关系。孙亚芳同志年富力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我将集中精力做好公司内部的管理工作。请大家选举孙亚芳为公司董事长”。
但当时公司高层里,还有些人平时就看不惯孙亚芳的工作作风,没有当场作出回应,所以会议顺延到下午。休会期间,任正非单独找这些高层聊天,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后无记名投票,孙亚芳意外全票通过,当选董事长。
这一次几乎是临危受命的,接下来的华为进入了危险的至暗时刻。
03 解决外部对手问题
2000年,李一男带着从华为拿到的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北上创建港湾网络,直接与华为竞争,不仅大量复制了华为的技术,还带走了很多核心技术人员,此举直接威胁到了华为的根基。
李一男是任正非最为信任的爱将,竟然出手反杀华为,这是当时的第一重打击。2001年,任正非出差旅途中,母亲去世,任正非陷入悲痛之中,整天无法处理工作。这是第二重打击
2002年,任正非令员心腹爱将郑宝用在工作中突然晕倒,随后被查出癌症,不得不前往美国治疗。刚刚痛失一臂的任正非在亲自送郑宝用去机场时,哭得泣不成声。这是第三重打击。
然而祸不单行。紧接着,2003年,思科起诉华为,在思科长达77页的起诉书中,指控涉及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机密等21项罪名,扬言要将华为告得倾家荡产,这是第四重打击
在四重打击下,华为可谓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就连公司都差点卖给了摩托罗拉。后来任正非亲口说过,当年已经草签了100亿的买卖协议,碰巧摩托罗拉高管换人,觉得不划算,才终止了这场交易。
任正非本人那段时间经常忧心思虑,夜不能寐,患上抑郁症。孙亚芳挺身而出,冷静迎战思科,采取了非常有效的三招,与最好的律师团队以反垄断起诉思科;与思科的竞争对手,合作成立联合公司,进军思科的腹地美国市场;邀请媒体参观华为,利用媒体舆论导向,发布有力证据,不断向思科施压。
没经过几个回合,思科主动就和。紧接着,孙亚芳向任正非申请4亿资金,孙亚芳向任正非申请了4亿巨资,全面狙击李一男的港湾网络。孙亚芳采取了快速、准确、狠毒的策略。她成立了专门对付港湾网络的“打港办”,并采取强硬措施确保华为不会被挑战。
“打港办”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让港湾有营业额赚不着钱、二是绝对不让港湾上市。据传华为对内部下了死命令:办事处如果丢单给中兴、思科不要紧,丢单给港湾要受处分。
客户是港湾的项目就白送,已经在使用港湾设备的,华为就回购,还买一送一,废港湾的标;同时还开展“反挖人”运动,港湾接入网产品线的研发人员被华为一锅端。最终港湾网络出局,并于2006年被华为收购。
2003年的内忧外患,孙亚芳决定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引入职级评定,也就是现在都还在使用的岗位评价标准,紧接着力排众议换掉了大量的“闲人高管”,启用年轻人。她还加重淘汰制,也就是说,那种悠哉游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四年以后,华为为了更进一步推行“狼性文化”,决定彻底打破论资排辈的华为职场,提出“工龄八年以上的人”重新竞聘。经此一役,华为花费了接近十亿元,也对华为人员进行了大换血,但孙亚芳却认为值得,华为不容懈怠。
幕后英雄孙亚芳为华为创下5200亿收入
孙亚芳入职26年,一手打造了华为的市场体系、人力资源体系,为公司创下了5200亿收入。孙亚芳是任正非战友、是知己,更是亲人。
任正非在《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曾写道:“接到纪平的电话,说我母亲上午10时左右,从菜市场出来,提着两小包菜,被汽车撞成重伤,孙总已前往昆明组织抢救。”
任正非在巨大的压力下,几次甚至想要轻生,每次坚持不住的时候,就泪流满面给孙亚芳打电话。到了2004年,华为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气,但任正非也许是因为长期积累下来的压力患上癌症,
害怕自己影响公司发展,任正非秘密进行了两次手术,这两次手术都只有孙亚芳陪在身边。第二次手术,孙亚芳亲自到机场接机,一下飞机,就把任正非送进手术室。
做完手术后,孙亚芳公司医院两头跑,一边处理公司业务,一边到医院照顾任正非。孙亚芳回忆起那段时光,她说:“当时为了减少影响,没有让任何人知道,病房冷清清的,不像普通员工生病,还有一两个人去看望,一、二支鲜花。”
2007年,组织惰性的问题又出现了,为了让这坨生锈了的机器更高效地运转,孙亚芳带头"改换工号",华为的工号是按照入职前后来排序的,001便是任正非,002是郑宝用。
孙亚芳再次带头辞职,竞争上岗。打破华为的"工号文化",只要你有能力,不管你入职先后,你在华为和老员工一样拥有同等的岗位竞争机会,甚至老员工并没有比新员工占多少优势。
这样一来,老员工不敢懈怠,新员工也更加努力去展示自己的才能。两次换血,华为花了数十亿安顿赔偿离职员工,但之后带来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氛围,效益是成倍数增长的。
孙亚芳二次辞职,不仅是解决当时的问题,更是深刻影响了华为的文化。任正非不止一次公开表扬孙亚芳,称孙亚芳是难得一见的人才:“那么多年富力强的副总裁群策群力,都不如孙亚芳片刻的思考。”
2011年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写道:“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真的,不是公司的骨干们在茫茫黑暗中点燃自己的心,来照亮前进的路程,现在公司早已没有了。这段时间孙董事长团结员工,增强信心,功不可没。”
2018年,孙亚芳递交了她在华为任职期间的第三次辞职书,这次,她成功地离开了她陪伴26年的华为。此后,孙亚芳就低调到就像隐身一样,鲜为人知,江湖没有孙亚芳,但有孙亚芳的传说。
任正非很多讲话广为流传,华为很多人也开始写书,书中很少关于孙亚芳的。但最有故事的孙亚芳没有太多话语让大家知晓,也没有写一本书,但华为是她一步步走出来的史诗级巨著。
所有的美誉都不抵孙亚芳为华为的贡献,都不抵幕后英雄的沉默——全力以赴担当重任的心路历程。正如天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
致敬女性卓越领导者孙亚芳——有实力的无私、有智慧的利他、有格局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