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测试用例
定义
常见测试用例的核心8要素
软件质量模型
质量模型标准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V模型
W模型
测试用例
定义
测试用例,也叫Test Case,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结果的文档。
常见测试用例的核心8要素
- 用例编号:表示用例的唯一性,有时也叫用例ID
- 用例标题:表示要测试或验证的目的,通常一句话简要描述
- 测试项目:当前测试的功能所属范围
- 用例级别:表示用例测试功能的重要程度或者影响力
- 预置条件:验证该功能需要的前提条件
- 输入数据:必要的输入数据
- 执行步骤:验证该功能需要的先后操作步骤
- 预期结果:希望得到的结果
软件质量模型
软件质量, 就是软件与明确地和隐含地定义得需求相一致得程度。
质量模型标准
- 功能性:满足某种功能需求的一种属性或能力
- 性能效率:在规定条件下,相对应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
- 兼容性:在一定条件下兼容其他软硬件产品的能力
- 易用性:在指定使用条件下,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 信息安全性
- 可维护性
- 可移植性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
线性模型,在所有的开发模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他模型的基础 以文档驱动,每个阶段执行一次,按线性顺序进行软件开发
优点
- 开发的各个阶段比较清晰
- 当前阶段完成后,只关注后续阶段
缺点
- 依赖于在其的需求分析,不适应需求的变化
- 风险往往在后期显露,失去及早纠错的机会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在软件测试的实施中,针对于测试过程出现的问题,通过经验总结得到测试过程模型,旨在提高软件开发测试 过程中的效率与效果
V模型
V模型是瀑布模型的变种,反映测试活动与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
V模型从左到右,描述了开发与测试过程之间的阶段对应关系
优点: 展示测试由底层(代码)到高层(用户业务)按阶段测试的实现过程
缺点: 不适用于需求变化,灵活性差
W模型
为了克服V模型的缺点,引入了W模型
W模型,简称“双V”模型,即以开发主导的一个“V”,和以测试主导的另一个“V”
优点: 测试伴随整个产品开发周期,测试对象不仅是程序还有需求、设计文档 测试介入较早,及早发现问题,降低修复成本
缺点: 实施起来比较复杂,难度大,对于需求阶段和设计阶段的测试设计要求较高(计算机技术、业务知 识、管理能力、测试素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