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关于slam一系列文章汇总链接:史上最全slam从零开始,针对于本栏目讲解(02)Cartographer源码无死角解析-链接如下:
(02)Cartographer源码无死角解析- (00)目录_最新无死角讲解: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013761/article/details/127350885
文末正下方中心提供了本人
联系方式,
点击本人照片即可显示
W
X
→
官方认证
{\color{blue}{文末正下方中心}提供了本人 \color{red} 联系方式,\color{blue}点击本人照片即可显示WX→官方认证}
文末正下方中心提供了本人联系方式,点击本人照片即可显示WX→官方认证
一、前言
通过前面的一系列博客,已经完成了2D点云扫描匹配:含相关性暴力搜索匹配以及ceres扫描匹配的讲解。总得来说,关于Cartographer前端数据处理以及前端位姿优化的相关代码已经深入解析。那么接下来,就是对后端部分代码讲解,这里暂时还是以2D后端优化为例,后续再向3D扩展。后端优化的的代码主要集中在如下文件:
src/cartographer/cartographer/mapping/internal/2d/pose_graph_2d.cc
源码中的实现,主要参考SPA论文:Efficient Sparse Pose Adjustment for 2D Mapping
论文翻译:https://blog.csdn.net/u014527548/article/details/106238658
二、位姿图理论
Cartographer 后端优化是使用位姿图的方式,如果了解g2o的朋友应该知道,图的核心在于点(节点)与边的建立,边主要起到约束作用,Cartographer 位姿图中包含了两种约束: 子图内 \color{red}子图内 子图内 与 子图间 \color{red}子图间 子图间 约束,另外在回环检测中会计算子图间约束。
1、什么是图
由节点和边组成的一种数据结构, 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任意的, 图中任意两节点之间都可能相关(存在边)。
2、什么是位姿图
SPA 论文中对位姿图的定义: 位姿图是一组通过非线性约束连接的机器人位姿, 这些非线性约束是从对附近位姿共有的特征的观察中获得的。位姿图是一种图, 节点代表位姿, 边代表 2 个位姿间的相对坐标变换(也叫约束),如下三角形表示机器人位姿, 三角形之间的连线表示约束(坐标变换):
如果对于图优化比较陌生的朋友可以参考本人博客:史上最简SLAM零基础解读(10.1) - g2o(图优化)→简介环境搭建(slam十四讲第二版为例)
3.什么是优化
由于前端里程计会有累计误差, 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将这种累计误差减小甚至消除掉呢?这就是优化的目的与作用。
左边表示没有优化之前、中间表示优化之后、右边表示真实地图。可以明显看到优化之后的精度提升较大。
三、残差项构建
通过前面博客的了解,可以知道优化问题核心就是在于残差项的构建,这里粘贴一下源码中的图示: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
\color{blue} 第一步:
第一步: 确定 2 个节点在 global 坐标系下的相对位姿变换。
第二步:
\color{blue} 第二步:
第二步: 通过其他方式再次获取这 2 个节点的相对位姿变换
第三步:
\color{blue} 第三步:
第三步: 对这 2 个相对位姿变换的差 的最小二乘问题进行求解
第四步:
\color{blue} 第四步:
第四步: 进行求解之后会得到一个增量 𝛥𝑥 , 将当前位姿加上这个增量后就得到了优
化后的位姿。
其上的存在疑问的是第二步,如何通过其他方式再次获取这 2 个节点的相对位姿变换,该部分内容再后续部分结合源码进行详细讲解。
四、约束(位姿变换)
cartographer 中是使用 ceres 进行位姿图优化,ceres求解的是残差和,至少有两个约束才能够进行 ceres 的位姿图优化。如果觉得约束这个词不好理解,那么直接认为是位姿变换即可(或许有些出入,但是问题不大)。很明显,如果只有一个约束(位姿变换)是没有办法进行优化的,至少需要两个位姿变换然后做残差,简单理解就是一个为待优化位姿,一个为目标位姿。
第一个约束就是节点 global 坐标系下的相对坐标变换,那么问题来了,第二个约束如何求得呢?源码中包含了如下类型约束,这里大致看一下即可,后续会进行详细分析。
( 01 ) : \color{blue} (01): (01): 将节点(tracking 的位姿)与节点(子图原点位姿)在 global 坐标系下的相对位姿 与 约束(包含子图内约束与子图间约束) 的差值作为残差项。
( 02 ) : \color{blue} (02): (02): landmark 数据 与 通过 2 个节点位姿插值出来的相对位姿 的差值作为残差项
( 03 ) : \color{blue} (03): (03): 节点与节点间在 global 坐标系下的相对坐标变换 与 通过里程计数据插值出的相对坐标变换 的差值作为残差项
( 04 ) : \color{blue} (04): (04): 节点与节点间在 global 坐标系下的相对坐标变换 与 相邻 2 个节点在local 坐标系下的相对坐标变换 的差值作为残差项
( 05 ) : \color{blue} (05): (05): 节点与 gps 坐标系原点在 global 坐标系下的相对坐标变换 与 通过 gps 数据进行插值得到的相对坐标变换 的差值作为残差项
后续的讲解主要围绕以下函数或类型进行讲解(这里简单看一下即可):
ComputeConstraintsForNode() //计算节点的子图内约束与子图间约束(回环检测)
ConstraintBuilder2D() //回环检测(计算子图间约束)
PrecomputationGridStack2D() //多分辨率地图
FastCorrelativeScanMatcher2D() //基于分支定界算法的粗匹配
OptimizationProblem2D() //优化问题的构建与求解
五、函数调用→PoseGraph2D构建
在对上述函数进行具体分析之前,先来回顾以下之前的内容。首先就是关于2D后端优化的创建位于 src/cartographer/cartographer/mapping/map_builder.cc 文件中的 MapBuilder 构造函数中,可以看到如下代码:
// 2d位姿图(后端)的初始化根据
if (options.use_trajectory_builder_2d()) {//如果使用2d追踪
pose_graph_ = absl::make_unique<PoseGraph2D>(
options_.pose_graph_options(),
absl::make_unique<optimization::OptimizationProblem2D>(
options_.pose_graph_options().optimization_problem_options()),
&thread_pool_);
}
可以知道,其根据配置文件中的 src/cartographer/configuration_files/pose_graph.lua 的 optimization_problem_options 参数构建一个 optimization::OptimizationProblem2D 对象实例指针,然后利用还实例指针与 pose_graph.lua 文件中的 optimization_problem 以及 线程池 thread_pool_ 共同构建了一个 PoseGraph2D 实例对象,然后赋值给成员变量 MapBuilder::pose_graph_。
也就是说,MapBuilder::pose_graph_ 与 MapBuilder::pose_graph_::optimization_problem_ 都是在MapBuilder构造函数中完成的,同时在 MapBuilder::AddTrajectoryBuilder()函数中还可找到如下代码:
// CollatedTrajectoryBuilder初始化
trajectory_builders_.push_back(absl::make_unique<CollatedTrajectoryBuilder>(
trajectory_options, sensor_collator_.get(), trajectory_id,
expected_sensor_ids,
// 将2D前端与2D位姿图打包在一起, 传入CollatedTrajectoryBuilder
CreateGlobalTrajectoryBuilder2D(
std::move(local_trajectory_builder), trajectory_id,
static_cast<PoseGraph2D*>(pose_graph_.get()),
local_slam_result_callback, pose_graph_odometry_motion_filter)));
也就是说,没创建一条轨迹都增加一个 CollatedTrajectoryBuilder 对象指针到 MapBuilder::trajectory_builders_ 之中,且 CollatedTrajectoryBuilder 中包含一个 std::unique_ptr<TrajectoryBuilderInterface> 类型的成员变量 wrapped_trajectory_builder_。其上的 CreateGlobalTrajectoryBuilder2D() 函数返回的就是一个 TrajectoryBuilderInterface 类型的智能指针对象。总而言之,上述代码创建了 CollatedTrajectoryBuilder 实例(该实例包含 GlobalTrajectoryBuilder 实例对象), 然后添加至 MapBuilder::trajectory_builders_ 之中。
最终可知另外 GlobalTrajectoryBuilder 中包含了如下两个成员变量:
PoseGraph* const pose_graph_; // 模板参数, 可以指向PoseGraph2D也可以指向PoseGraph3D
std::unique_ptr<LocalTrajectoryBuilder> local_trajectory_builder_; // 模板参数
六、函数调用→PoseGraph2D使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知道 GlobalTrajectoryBuilder 中包含成员变量 PoseGraph* const pose_graph_。GlobalTrajectoryBuilder 与 PoseGraph 的交互,即调用关系是在 src/cartographer/cartographer/mapping/internal/global_trajectory_builder.cc 文件中的 AddSensorData() 函数中体现的,基本每个AddSensorData() 重载函数都调用的类似 pose_graph_->Addxxxx() 的函数。首先来看一下关于雷达数据AddSensorData() 重载:
void AddSensorData(
const std::string& sensor_id, //订阅的话题
const sensor::TimedPointCloudData& timed_point_cloud_data) overr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