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泛型是什么?
- 二、泛型的使用
- 1.定义泛型类
- 2.泛型的常规用法
- 总结
前言
强制类型转换存在一定隐患,如数据丢失、内存溢出、运行时错误、程序逻辑错误等。所以提供了泛型机制,使程序员可以定义安全的数据类型进行操作。通俗的理解泛型,就是统一成员变量或者实例对象的数据类型,并且保障了其数据类型安全。
一、泛型是什么?
泛型是一种在编程语言中使用的概念,目的是让代码能够处理多种数据类型,而不仅仅是一种固定类型。通过使用泛型,可以编写更通用和灵活的代码,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读性。
在使用泛型时,可以定义一个或多个参数,这些参数可以代表不确定的数据类型。在代码实现中,可以使用这些参数表示各种不同的数据类型,从而实现相同的功能逻辑。
使用泛型可以避免在代码中重复编写相似的代码,同时还可以减少类型转换的错误和运行时错误。泛型的主要优势是在编译时进行类型检查,可以提前发现错误,而不是在运行时才发现。
二、泛型的使用
1.定义泛型类
泛型的语法机制如下:
泛型类名<T>
实操展示:
public class TestDemo<T> { //定义泛型类
private T testdemo; //定义泛型成员变量
public void setT(T testdemo){ //设置set定值方法
this.testdemo = testdemo;
}
public T getT(){ //设置get获值方法
return testdemo;
}
//以上代码即,设置成员变量的泛型,使该泛型成员变量数据类型安全
//以下为此泛型成员变量的使用,先创建实例,然后调用方法,设定或获得泛型成员变量的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Demo<Integer> demo = new TestDemo<>();
TestDemo<Double> demo2 = new TestDemo<>();
demo.setT(1024); //设定的Integer值为1024
Integer integer = demo.getT();
System.out.println(integer);
demo2.setT(3.18); //设定的Double值为3.18
Double double1 = demo2.getT();
System.out.println(double1);
}
}
运行结果:
由图所示,定义泛型时,在泛型类中,创建私有泛型成员变量,通过创建set方法和get方法进行操作变量是常规的做法。
2.泛型类的常规用法
(1)定义泛型类时声明多个类型
在定义泛型类时,可以声明多个类型,这样实例化对象时,可以指定多个类型。具体语法如下:
泛型类名<T1,T2>
实操展示:
public class TestDemo<T,V> { //定义泛型类
private T testdemo; //定义泛型成员变量
public void setT(T testdemo){ //设置set定值方法
this.testdemo = testdemo;
}
public T getT(){ //设置get获值方法
return testdemo;
}
private V testV;
public void setV(V testV){
this.testV=testV;
}
public V getV(){
return testV;
}
public void set(V testV,T testT){
this.testV = testV;
this.testdemo = testT;
}
public void get(){
System.out.println("两个值为:"+testV+"和"+testdemo);
}
//以上代码即,设置了两个成员变量的泛型,使该泛型成员变量数据类型安全
//以下为此泛型成员变量的使用,先创建实例,然后调用方法,设定或获得泛型成员变量的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Demo<Integer,String> demo = new TestDemo<>();
//泛型成员变量T
demo.setT(12);
Integer integer = demo.getT();
System.out.println(integer);
//泛型成员变量V
demo.setV("这是一个字符串");
String string = demo.getV();
System.out.println(string);
//设置获取两个泛型成员变量
demo.set("字符串1", 10);
demo.get();
}
}
运行结果:
由上图所示,当定义了多个泛型<T>的泛型类,本质上我们可以在泛型类中定义多个泛型成员变量,可以进行使用。
(2)定义泛型类时声明数组类型
定义泛型类时,也可以声明数组类型。也算是避免了只定义一个泛型时,需要创建多个对象,重复实例化泛型类对象的冗杂。直接实例化一个泛型类对象,然后向数组中赋值即可。
实操展示:在项目中定义泛型类声明数组类型
public class TestDemo<T> { //定义泛型类
private T[] testdemo; //定义泛型成员变量(数组类型·)
public void setT(T[] testdemo){ //设置set定值方法(数组类型)
this.testdemo = testdemo;
}
public T[] getT(){ //设置get获值方法(数组类型)
return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Demo<Integer> demo = new TestDemo<>();
//定义泛型数组,成员变量
Integer integer[] = {1024,512,256,128,64,32,16,8,4,2}; //创建对应类型的数组
demo.setT(integer); //将该数组放入set方法中,设定值。
System.out.println("该泛型类数组的值都有:");
for(int i=0;i<integer.length;i++){
System.out.println(demo.getT()[i]); //输出泛型数组中包含的各个值
}
}
}
运行结果:
如上代码所示,可以用泛型声明是数组的成员变量,但是不可以使用泛型类型建立数组的实例(使用new关键字的形式),那样的代码时错误的。
(3)集合类声明容器的元素
集合类如,ArrayList、HashMap、HashSet等集合类有事可以被泛型化的集合类,在我们学习它们的过程中也会看见。以下是这些集合类泛型的定义:
集合类 | 泛型定义 |
ArrayList | ArrayList<E> |
HashMap | HashMap<K,V> |
HashSet | HashSet<E> |
Vector | Vector<E> |
如何使用泛型定义后的集合类请看下面的实操展示(HashMap为例):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导包
public class Test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Integer,String> map = new HashMap<>(); //使用泛型化集合
for(int i=0;i<10;i++){ //定值
map.put(i, "学员id:"+10+i);
}
for(int i=0;i<map.size();i++){ //取值
System.out.println(map.get(i));
}
}
}
运行结果:
由于在Java中这些集合已经被泛型化了,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在主方法中使用“Map<Integer,String> map = new HashMap<>();”这样的语句创建集合实例,然后调用集合的put()和get()方法即可。
总结
以上就是泛型使用的简单介绍,泛型提供了安全的数据类型,通过使用泛型,可以在编译时检查数据类型的一致性,从而避免了在运行时可能出现的类型错误。有补充或指正的内容,欢迎读者在评论区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