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主从复制
主从复制,是指将一台Redis服务器的数据,复制到其他的Redis服务器。前者称为主节点(master/leader),后者称为从节点(slave/follower);数据的复制是单向的,只能由主节点到从节点。Master以写为主,Slave 以读为主。
默认情况下,每台Redis服务器都是主节点;且一个主节点可以有多个从节点(或没有从节点),但一个从节点只能有一个主节点主从复制的作用主要包括:
1、数据冗余:主从复制实现了数据的热备份,是持久化之外的一种数据冗余方式。
2、故障恢复:当主节点出现问题时,可以由从节点提供服务,实现快速的故障恢复;实际上是一种服务的冗余,
3、负载均衡:在主从复制的基础上,配合读写分离,可以由主节点提供写服务,由从节点提供读服务(即写Redis数据时应用连接主节点,读Redis数据时应用连接从节点),分担服务器负载;尤其是在写少读多的场景下,通过多个从节点分担读负载,可以大大提高Redis服务器的并发量。
4、高可用基石:除了上述作用以外,主从复制还是哨兵和集群能够实施的基础,因此说主从复制是Redis高可用的基础。
一般来说,要将Redis运用于工程项目中,只使用一台Redis是万万不能的,原因如下
1、从结构上,单个Redis服务器会发生单点故障,并且一台服务器需要处理所有的请求负载,压力较大;
2、从容量上,单个Redis服务器内存容量有限,就算一台Redis服务器内存容量为256G,也不能将所有内存用作Redis存储内存一般来说,单台Redis最大使用内存不应该超过20G。
电商网站上的商品,一般都是一次上传,无数次浏览的,说专业点也就是”多读少写”。
主从复制,读写分离! 80%的情况下都是在进行读操作!减缓服务器的压力!架构中经常使用!一主二从!只要在公司中,主从复制就是必须要使用的,因为在真实的项目中不可能单机使用Redis!
将配置文件复制三份,模拟三机,79端口主机,80端口和81端口是两个从机
复制3个配置文件,然后修改对应的信息
1、端口
2、pid 名字
3、log文件名字
4、dump.rdb 名字
修改完毕之后,启动我们的3个redis服务器,可以通过进程信息查看!
先打开79配置文件
生成的日志文件改名为6379.log
生成的rdb文件改名为dump6379.rdb,然后:wq保存退出
进入80端口的配置文件
首先端口修改为6380
pidfile的pid文件修改成自己的名字
logfile的名字也改成6380.log
rdb文件也改名为dump6380.rdb,然后:wq保存退出
紧接着编辑81端口的配置文件
端口改为6381
更改pid文件名
更改日志文件名
更改rdb文件名,然后:wq保存退出
启动79端口
启动80端口
启动81端口
查看进程
打开6379端口的客户端
查看当前库信息,为主机,从机有0个
打开6380端口的客户端
查看当前库信息,为主机,从机有0个
打开6381端口的客户端
查看当前库信息,为主机,从机有0个
一主二从
默认情况下,每台Redis服务器都是主节点;我们一般情况下只用配置从机就好了!认老大!一主(79)二从(80,81) SLAVEOF host 6379 找谁当自己的老大!
在6380客户端通过命令slaveof ip地址 端口号 来使得该redis服务器跟随6379的主机,查询库信息,发现本机变为slave从机,并且显示主机的ip地址和相应端口
在6379主机客户端查看库信息,发现此时有一个从机,并且显示从机的ip和端口
将6381端口的服务器也跟随6379的主机,并查看库信息,也一样变为从机
此时在6379主机的客户端查看库信息,发现其下有两个从机,分别为80和81端口
真实的从主配置应该在配置文件中配置,这样的话是永久的,我们这里使用的是命令,暂时的!
conf文件中有相应的主从配置
REPLICATION 复制
配置文件中可通过下面两个东西,配置从机的主机ip与端口,如果主机有密码的话,需要配置主机密码
主机可以写,从机不能写只能读!主机中的所有信息和数据,都会自动被从机保存!
主机中新增一个数据
在两个从机中都可以查看到这个在主机中新增的数据,不过,在从机中新增数据的话会直接报如下错误,从机只能读不能写
如果主机此时掉线了,再连接上,再次新增数据,两个从节点依然可以更新出新增的数据,主从关系依然存在,但是如果其中一个从节点掉线了,掉线期间新增的数据,包括连接回来后,又新增的数据,这个从节点都不会更新了,之间的主从关系断了,新连上的这个从节点又默认变回了自己的主节点
如果是使用命令行,来配置的主从,这个时候如果重启了,就会变回主机!只要再次敲命令变为从机,立马就会从主机中获取值!
复制原理
Slave 启动成功连接到 master 后会发送一个sync命令
Master 接到命令,启动后台的存盘进程,同时收集所有接收到的用于修改数据集命令,在后台进程执行完毕之后,master将传送整个数据文件到slave,并完成一次完全同步。
全量复制:而slave服务在接收到数据库文件数据后,将其存盘并加载到内存中
增量复制:Master 继续将新的所有收集到的修改命令依次传给slave,完成同步
但是只要是重新连接master,一次完全同步(全量复制)将被自动执行
除了上述的一主二从模式,还有下述的另一种主从模式,80端口既是79的从机,又是81的主机,这时候也可以完成我们的主从复制!
如果没有老大了,这个时候能不能选择一个老大出来呢?手动!
谋朝篡位
如果主机断开了连接,我们可以使用SLAVEOF no one让自己变成主机!其他的节点就可以手动连接到最新的这个主节点(手动)
哨兵模式
(自动选举老大的模式)
主从切换技术的方法是:当主服务器宕机后,需要手动把一台从服务器切换为主服务器,这就需要人工干预,费事费力,还会造成一段时间内服务不可用。这不是一种推荐的方式,更多时候,我们优先考虑哨兵模式。Redis从2.8开始正式提供了Sentinel(哨兵 )架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谋朝篡位的自动版,能够后台监控主机是否故障,如果故障了根据投票数自动将从库转换为主库。哨兵模式是一种特殊的模式,首先Redis提供了哨兵的命令,哨兵是一个独立的进程,作为进程,它会独立运行。其原理是哨兵通过发送命令,等待Redis服务器响应,从而监控运行的多个Redis实例。
这里的哨兵有两个作用
通过发送命令,让Redis服务器返回监控其运行状态,包括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当哨兵监测到master宕机,会自动将slave切换成master,然后通过发布订阅模式通知其他的从服务器,修改配置文件,让它们切换主机。
然而一个哨兵进程对Redis服务器进行监控,可能会出现问题,为此,我们可以使用多个哨兵进行监控。各个哨兵之间还会进行监控,这样就形成了多哨兵模式。
假设主服务器宕机,哨兵1先检测到这个结果,系统并不会马上进行failover过程,仅仅是哨兵1主观的认为主服务器不可用,这个现象成为主观下线。当后面的哨兵也检测到主服务器不可用,并且数量达到一定值时,那么哨兵之间就会进行--次投票,投票的结果由一个哨兵发起,进行failover[故障转移]操作。切换成功后,就会通过发布订阅模式,让各个哨兵把自己监控的从服务器实现切换主机,这个过程称为客观下线。
我们目前的状态是 一主二从!
1、配置哨兵配置文件 sentinel.conf
在redis目录的sentinel.conf配置文件中配置哨兵相关配置
监控主节点,配置主节点的ip以及端口
后面的这个数字1,代表主机挂了,slave投票看让谁接替成为主机,票数最多的,就会成为主机!
2、启动哨兵!
敲入如下命令启动哨兵
可以在下方日志中看到监控的主机信息以及两个从机信息
此时模拟主机故障,让主机下线
可以看到哨兵的日志中有一些新的日志产生,包括主节点下线之类的
过一会,可以看到从机81端口,变为了主机,并且,80端口从机跟随了它
如果Master 节点断开了,这个时候就会从从机中随机选择一个服务器!(这里面有一个投票算法!)
此时,我们再将刚才的主机6379端口再次打开
稍微过一会就可以看到,该6379的服务器自动变为了81端口的从机,恢复后不再是主机。
如果主机此时回来了,只能归并到新的主机下,当做从机,这就是哨兵模式的规则!
优点:
1、哨兵集群,基于主从复制模式,所有的主从配置优点,它全有
2、主从可以切换,故障可以转移,系统的可用性就会更好
3、哨兵模式就是主从模式的升级,手动到自动,更加健壮!
缺点:
1、Redis 不好啊在线扩容的,集群容量一旦到达上限,在线扩容就十分麻烦!
2、实现哨兵模式的配置其实是很麻烦的,里面有很多选择!
Redis缓存穿透和雪崩
在这里我们不会详细的区分析解决方案的底层!
Redis缓存的使用,极大的提升了应用程序的性能和效率,特别是数据查询方面。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要害的问题,就是数据的一致性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问题无解。如果对数据的一致性要求很高,那么就不能使用缓存。另外的一些典型问题就是,缓存穿透、缓存雪崩和缓存击穿。目前,业界也都有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案。
缓存穿透(查不到)
缓存穿透的概念很简单,用户想要査询一个数据,发现redis内存数据库没有,也就是缓存没有命中,于是向持久层数据库查询。发现也没有,于是本次查询失败。当用户很多的时候,缓存都没有命中,于是都去请求了持久层数据库。这会给持久层数据库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时候就相当于出现了缓存穿透。
解决方案
布隆过滤器
布隆过滤器是一种数据结构,对所有可能查询的参数以hash形式存储,在控制层先进行校验,不符合则丢弃,从而避免了对底层存储系统的查询压力;
缓存空对象
当存储层不命中后,即使返回的空对象也将其缓存起来,同时会设置一个过期时间,之后再访问这个数据将会从缓存中获取,保护了后端数据源;
但是这种方法会存在两个问题
1、如果空值能够被缓存起来,这就意味着缓存需要更多的空间存储更多的键,因为这当中可能会有很多的空值的键;2、即使对空值设置了过期时间,还是会存在缓存层和存储层的数据会有一段时间窗口的不一致,这对于需要保持一致性的业务会有影响。
缓存击穿(量太大,缓存过期!)
这里需要注意和缓存穿透的区别,缓存击穿,是指一个key非常热点,在不停的扛着大并发,大并发集中对这一个点进行访问,当这个key在失效的瞬间,持续的大并发就穿破缓存,直接请求数据库,就像在一个屏障上凿开了一个洞。当某个key在过期的瞬间,有大量的请求并发访问,这类数据一般是热点数据,由于缓存过期,会同时访问数据库来查询最新数据,并且回写缓存,会导使数据库瞬间压力过大。
解决方案
设置热点数据永不过期
从缓存层面来看,没有设置过期时间,所以不会出现热点 key过期后产生的问题。
加互斥锁
使用分布式锁,保证对于每个key同时只有一个线程去查询后端服务,其他线程没有获得分布式锁的权限,因此只需要等待即可。这种方式将高并发的压力转移到了分布式锁,因此对分布式锁的考验很大。
缓存雪崩
缓存雪崩,是指在某一个时间段,缓存集中过期失效。Redis宕机!
产生雪崩的原因之一,比如在写本文的时候,马上就要到双十二零点,很快就会迎来一波抢购,这波商品时间比较集中的放入了缓存,假设缓存一个小时。那么到了凌晨一点钟的时候,这批商品的缓存就都过期了。而对这批商品的访问查询,都落到了数据库上,对于数据库而言,就会产生周期性的压力波峰。于是所有的请求都会达到存储层,存储层的调用量会暴增,造成存储层也会挂掉的情况。
解决方案
redis高可用
这个思想的含义是,既然redis有可能挂掉,那我多增设几台redis,这样一台挂掉之后其他的还可以继续工作,其实就是搭建的集群。
限流降级
这个解决方案的思想是,在缓存失效后,通过加锁或者队列来控制读数据库写缓存的线程数量。比如对某个key只允许一个线程查询数据和写缓存,其他线程等待。
数据预热
数据加热的含义就是在正式部署之前,我先把可能的数据先预先访问一遍,这样部分可能大量访问的数据就会加载到缓存中。在即将发生大并发访问前手动触发加载缓存不同的key,设置不同的过期时间,让缓存失效的时间点尽量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