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前言
二、Lazy-tag技术
1、update() 中的lazy-tag
三、例题
1、区间修改、区间查询(lanqiaoOJ 1133)
一、前言
本文主要讲了线段树的Lazy-tag技术和一道例题,建议自己要多练习线段树的题目。
二、Lazy-tag技术
- 背景:区间修改
- 简单区间修改,例如对一个数列的 [L, R] 区间内每个元素统一加上 d。
- 如果在线段树上用 “单点修改” 一个个修改这些元素,一次区间修改O(nlogn),还不如直接暴力修改的 O(n)。
- 解决办法,利用线段树的特征:线段树的结点 tree[i],记录了 i 这个区间的值。
- 再定义一个 tag[i],用它统一记录 i 这个区间的修改,而不是一个个修改区间内的每个元素。
- 这个办法被称为 “lazy-tag”。一次区间修改 O(logn)。
- lazy-tag (懒惰标记,或者延迟标记)。
- 修改一个线段区间时,只对这个线段区间进行整体修改 (把修改记录在子树的根结点上),其内部每个元素的内容先不做修改。
- 当这个线段区间的一致性被破坏时,才把变化值传递给下一层。
- 复杂度:每次区间修改的复杂度是 O(logn) 的。
1、update() 中的lazy-tag
例:把 [4, 9] 区间内的每个元素加 3:
1)左子树递归到结点 5,即区间 [4, 5],完全包含在 [4, 9] 内,打标记 tag[5] = 3,更新 tree[5] 为 20,不再继续深入;
2)左子树递归返回,更新 tree[2] 为 30;
3)右子树递归到结点 6,即区间 [6, 8],完全包含在 [4, 9] 内,打标记 tag[6]=3,更新 tree[6] 为 23。
4)右子树递归到结点 14,即区间 [9, 9],打标记 tag[14]=3,更新 tree[14]=13;
5)右子树递归返回,更新 tree[7]=20;继续返回,更新 tree[3]=43;
6)返回到根结点,更新 tree[1]=73。
【多次修改】
- 如果发生多次修改同一个结点上的 tag 会发生多次修改,导致冲突。
- 例如做 2 次区间修改,一次是 [4, 9],一次是 [5, 8],它们都会影响 5:[4, 5] 这个结点。
第一次修改 [4, 9] 覆盖了结点 5,用 tag[5] 做了记录;
第二次修改 [5, 8] 不能覆盖结点 5,需要再向下搜到结点 11:[5, 5],从而破坏了 tag[5],此时原 tag[5] 记录的区间统一修改就不得不往它的子结点传递和执行了,传递后 tag[5] 失去了用途,需要清空。
【push_down】
lazy-tag 的主要操作是解决多次区间修改的冲突,用 push_down() 函数完成。它首先检查结点 p 的 tag[p],如果有值,说明前面做区间修改时给 p 打了 tag 标记,接下来就把 tag[p] 传给左右子树,然后把 tag[p] 清零。push_down() 函数不仅在 “区间修改” 中用到,在 “区间查询” 中同样用到。
三、例题
1、区间修改、区间查询(lanqiaoOJ 1133)
注:该题用树状数组讲过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数组 a,初值为 a1, a2, ..., aN
有 Q 个操作,操作有两种:
1 L R d:将区间 [L,R] 内每个数加上 d。
2 L R:输出区间 [L, R] 内每个数的和。
【输入描述】
第 1 行是整数 N、M,表示数组 a 的长度和操作个数。1<=n, m<=10^5
第 2 行包含 N 个非负整数 a1, a2, ..., aN,表示数组 a 的初值
第 3~M-2 行每行表示一个操作
【输出描述】
输出每行一个整数,表示查询的答案
【输入样例】
5 5
1 2 3 4 5
2 1 2
1 2 3 1
2 1 3
1 1 5 1
2 1 5
【输出样例】
3
8
22
【完整代码】
def bulid(p,pl,pr): #建树
if pl==pr:
tree[p]=a[pl]
return
mid=(pl+pr)>>1
bulid(p<<1,pl,mid)
bulid(p<<1|1,mid+1,pr)
tree[p]=tree[p<<1]+tree[p<<1|1] #push_up(p)
def addtag(p,pl,pr,d): #给结点p打tag标记,并更新tree
tag[p]+=d #打上tag标记
tree[p]+=d*(pr-pl+1) #计算新的tree
def push_down(p,pl,pr):
if tag[p]>0: #有tag标记,这是以前做区间修改时留下的
mid=(pl+pr)>>1
addtag(p<<1,pl,mid,tag[p]) #把tag标记传给左子树
addtag(p<<1|1,mid+1,pr,tag[p]) #将tag标记传给右子树
tag[p]=0 #p自己的tag被传走了
def update(L,R,p,pl,pr,d):
if L<=pl and pr<=R: #在这个区间里面
addtag(p,pl,pr,d)
return
push_down(p,pl,pr) #将懒惰标记传递给孩子.tree[p]不能完全被包含在需要修改的区间[L,R]中,需要解决多次修改的冲突问题
mid=(pl+pr)>>1
if L<=mid:
update(L,R,p<<1,pl,mid,d)
if R>=mid+1:
update(L,R,p<<1|1,mid+1,pr,d)
tree[p]=tree[p<<1]+tree[p<<1|1] #push_up(p)
def query(L,R,p,pl,pr):
if L<=pl and pr<=R:
return tree[p]
push_down(p,pl,pr)
res=0
mid=(pl+pr)>>1
if L<=mid:
res+=query(L,R,p<<1,pl,mid)
if R>mid:
res+=query(L,R,p<<1|1,mid+1,pr)
return res
n,m=map(int,input().split())
a=[0]+list(map(int,input().split()))
tag=[0]*(len(a)<<2) #4倍大
tree=[0]*(len(a)<<2)
bulid(1,1,n) #建树
for i in range(m):
w=list(map(int,input().split()))
if len(w)==3: #区间查询:[L,R]的区间和
q,L,R=w
print(query(L,R,1,1,n))
else: #区间修改:把[L,R]的每个元素加上d
q,L,R,d=w
update(L,R,1,1,n,d)
1)build()建树
2)update() 函数更新区间的值,把区间内所有元素的值加上 d。如果 tree[p] 这棵子树完全被包含在需要修改的区间 [L, R] 中,只需要对根 tree[p] 打上标记即可,不用修改 p 的子结点。
3)addtag() 打标记
4)update() 中的 push_down。update() 函数更新区间的值,把区间内所有元素的值加上 d。如果 tree[p] 这棵子树不能完全被包含在需要修改的区间 [L,R] 中,需要解决多次修改的冲突问题,用 push_down() 实现。
解决 tag 的冲突问题。把 tag 分别传给左右子树。
注意:tag 应该持续向下传递,直到能覆盖区间为止。但是 push_down() 只向下传递了一次。因为使用 push_down() 的 update() 是个递归函数,update() 会在递归时一层层地用 push_down() 来传递 tag。
5)query() 查询区间和。查询时用到 tag,也就是用 push_down() 来处理 tag。
【总结】
线段树是一个综合的知识点,它能锻炼以下能力:
1)计算理论:二分法、二叉树。
2)逻辑思维:懒惰标记技术 lazy-tag。
3)代码能力:递归。
请大量做线段树的练习,对线段树的掌握说明进入了算法竞赛的大门。而且线段树的扩展应用极多,可阅读资料了解。
【习题】
以上,线段树的懒标记与应用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