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发展史
1.1 独立模式
最开始的网络,计算机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比如,三个计算机分别存着各自的数据,A正在获取第一台计算机的数据,等要获取第二台计算机的数据时要移动到第二台计算机那里,B想要获取第一台计算机的数据,就要等A使用完.
1.2 网络互连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越来越重要,这时候,网络互连就出现了.
网络互连 : 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到一起,完成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本质是网络数据传输,即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来传输数据,也成为网络通信.
1.3 局域网LAN
局域网内的主机之间能够进行方便的通信交流,又称为 内网 . 局域网与局域网之间没有链接的话是无法进行通信的.
局域网组建网络的方式有很多种:
1 -> 基于网线直连
2 -> 基于集线器组件
3 -> 基于交换机组件
4 -> 基于交换机和路由器组件
1.4 广域网WAN
通过路由器,将多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在物理上组成很大范围的网络,就形成了广域网.广域网内部的局域网都是其子网.
1.5 其他
猫 : 调制解降器
之前用电话线上网的时候,猫把电话线中的模拟信号转化成以太网的数字信号.
光猫 : 是把光纤中的光信号转化为以太网电信号.
路由器--wifi/猫 ,上面的口分为两种 -> WAN和LAN.
运营商接过来的网线链接到WAN口上,各种需要连接的设备链接到LAN口上.
LAN口也能连接交换机,对LAN口进行扩充.
基于这种结构,就能形成非常庞大的网络结构.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二、网络通信基础
2.1 IP地址
IP地址用于定位主机的网络地址.
格式 : 是一个32位,4个字节的正式.
为了方便表示,一般把IP地址表示为 " 点分十进制 "的方式.
2.2 端口号
端口号用于定位主机中的进程.
每个程序在进行网络通信过程中,都需要一个端口号.
进行一次网络通信,涉及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各有两个:
源端口,源IP
目的端口,目的IP
2.3 协议
协议,是网络中非常核心的概念.
协议就是一种通信过程中的约定,经过的所有网络设备都必须遵守协议.
协议最终体现为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的格式.
市面上的计算机各种型号的都有,为了确保任意两个计算机之间能进行网络通信,就要求这些计算机都需要遵守相同的网络协议.
协议是一种约定,确保不同的厂商之间生产出的设备能够相互配合.
网络通信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节,是非常多的,如果要有一个协议来完成网络通信,就要约定好方方面面.就导致这个协议非常复杂.
一个协议太庞大不适合学习和维护,就把一个高大全的协议,拆分为多个功能更单一, " 小而美 " 的协议.
网络通信协议拆分的多了之后也分为了很多层.
把功能定位相似的协议放到同一层中.
上层协议会调用下层协议的功能.
下层协议给上层协议提供服务.
只有相邻的层次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不能跨层次调用.
协议分层的初心是为了让一个复杂的协议变为多个更简单的协议.
还附带了一些好处:
1 -> 上层协议直接使用下层协议即可,不需要了解下层协议的细节.(相当于下层协议把细节封装好了).
2 -> 某一层的协议进行替换后,对于其他层没什么影响.
OSI -> 七层协议 -> 太麻烦,被简化了 -> TCP/IP -> 五层网络协议
五层协议
->
应用层 -> 程序拿到数据后,要用来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传输层 -> 负责关注 网络数据包 起点和终点 端到端之间的传输
网络层 -> 负责关注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路径
数据链路层 -> 负责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传输
物理层 -> 通信过程中的基础设施
TCP/IP五层模型
ps : 四层的话就是不算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