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
王阳明晚年的时候,把他的哲学概括成了四句话,即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
西方人讨论的“心”主要指心智Mind,分为知、情、意。知指知识,情是情感,意指意志,也就是说:知道一些事情,流露出一些情感,表露出一些意志活动。而东方哲学里讨论的“心”可能指Heart,主要是指情感之心、道德之心和意志之心。
无善无恶不是指世界上没有善恶,也不是说没有任何分辨善恶的能力,而是指我们要悬置对善恶的判断,不要对善恶做出过于仓促的判断。我们给人或事贴善恶标签的速度要稍微慢一点,让事情先发展一会儿,看看事态的发展,然后再后发制人。
我们看到的一些现象可能仅仅是一种法相,得冷静地来看待这个世界的运作背后的一些更深的规律。如果仅仅因为看到一些假象,就立即对这件事下一个断语,贴一个标签,仓促地投入自己的行动,那就会陷入执着。
同时,我们的心灵也要保持一个灵动的状态,如果发现自己的判断错了,别执着于自己的面子,微笑着把原来的标签给撕掉。对待任何事情,先不妨放空心灵,不要急着下判断,然后让真相慢慢地浮现出来。社会很复杂,有些事情很难说清楚绝对的善恶的。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
这一句讲善恶的起源,也就是说,善恶的起源来自于意念的改变。
如果按照我的本心,觉得整个宇宙和我是浑然一体的,那就自然是善的。私欲会破坏这种浑然一体的心境状态。人具有二元性,一方面有天使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也有恶欲的一面,这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爱有差,对待亲人比对待别人要好一点,与万物浑然一体并不矛盾。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前面第一句讲了不要急于贴标签,这里还是要贴上善恶的标签。如果一直不贴标签,就无法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知道善,就可以大胆地继续向下去做,知道恶,就应该停止,不要让错误继续扩大。
通过良知来贴善恶的标签,良知是一种移情思考能力,站在自己和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看看对于双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体验一下。抽烟的人自己痛快了,还需要考虑其他在场人的感受。
经常听到“格物致知”这个词语,意思是通过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在事情里面反思做人做事的道理。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一句话,什么都靠心就是了,但又不是指唯心主义。我们不看竹子的时候,竹子依然存在。“心外无物”这句容易被曲解,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来理解:园丁锄草,认为草是恶的;牧民用草喂牛羊,认为草是善的。
“善恶不在物,由汝心好恶所生”。草是客观存在的,草的善恶,取决于观察者的动机和利益立场。
本质在人心,不能用二元对立思维来考虑问题,这个世界是我们内心的投射,都是我们自我好恶欲望所生。陪老婆逛街,可以看成又累又花钱又没有意义,也可以理解为牵着爱人的手看夜景,一切的苦乐,都是你自己的思维定势所决定的。
王阳明打败宁王的时候,8万军队谎称20万人,表面上看是撒了谎,但放在更大的背景中,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全,是做正义的事,对宁王说谎不用背负道德的压力。
王阳明的心学还可以引出来非常重要的一句:知行合一
很多人知法犯法,明知道做一件事是不对的,但还是那样做,这是这么回事呢?其实他并没有真正的知道。良知里的知,是一种感受之知,能感受到对方的痛,建立起一种真正的同情感,并在这样的一种同情感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些道德知识。
陈来.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