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按照要求进行排序
定义数组并存储一些朋友对象,利用Arrays中sort方法进行排序
要求1:属性有姓名、年龄、身高。
要求2:按照年龄的大小进行排序,年龄一样,按身高排序,身高一样安姓名的字母进行排序 (姓名中只能有中文)
代码:
我们先编写朋友类:
朋友类Friend:
public class Friend {
//属性有姓名、年龄、身高。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double height;
public Friend() {
}
public Friend(String name, int age, double height)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height = height;
}
/**
* 获取
* @return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 设置
* @param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 获取
* @return ag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 设置
* @param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 获取
* @return height
*/
public double getHeight() {
return height;
}
/**
* 设置
* @param height
*/
public void setHeight(double height) {
this.height = height;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Friend{name = " + name + ", age = " + age + ", height = " + height + "}";
}
}
再编写main方法:
测试类AlgorithmTest1:
public class Algorithm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数组并存储一些朋友对象,利用Arrays中sort方法进行排序
//要求1:属性有姓名、年龄、身高。
//要求2:按照年龄的大小进行排序,年龄一样,按身高排序,身高一样安姓名的字母进行排序
//(姓名中只能有中文)
//创建女朋友对象
Friend gf1 = new Friend("yang", 21, 170);
Friend gf2 = new Friend("ye", 20, 168);
Friend gf3 = new Friend("le", 22, 166);
//创建数组并存储女朋友对象
Friend[] friendArr = {gf1,gf2,gf3};
//进行排序
Arrays.sort(friendArr, (o1,o2) -> {
if(o1.getAge() != o2.getAge()){
return o1.getAge() - o2.getAge();
} else if(o1.getHeight() != o2.getHeight()) {
return (int) (o1.getHeight() - o2.getHeight());
} else {
return o1.getName().compareTo(o2.getName());
}
});
for (int i = 0; i < friend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friendArr[i].toString());
}
}
}
运行结果:
练习二:不死神兔
有一个很有名的数学逻辑题叫做不死神兔问题,有一对兔子,从出生后第三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小兔子长到第三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加入兔子都不死,问第十二个月的兔子对数为多少?
分析:
根据题目所述,即兔子出生后第一个月是小兔子,第二个月成长为大兔子,第三个月开始生小兔子,第一个月1只兔子,第二个月1只兔子,第三个月生了小兔子变成2只兔子(一只生兔子,一只小兔子),第四个月3只(一只生兔子,一致大兔子,一致小兔子),第五个月5只(两只生兔子,一只大兔子,两只小兔子),第六个月8只(三只生兔子,两只大兔子,三只小兔子)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推断出,除去第一月第二月,每个月分的兔子个数等于前一个月和前前个月兔子个数之和,我们便可以通过这个特点使用递归方法编写代码。
代码:
public class Algorithm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有一个很有名的数学逻辑题叫做不死神兔问题,有一对兔子,从出生后第三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
小兔子长到第三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加入兔子都不死,问第十二个月的兔子对数为多少?*/
//n > 2
//n月的兔子个数 = (n-1)月的兔子个数 + (n-2)月的兔子个数
//(n-1)月的兔子个数 = (n-2)月的兔子个数 + (n-3)月的兔子个数
//……
int num = getNum(12);
System.out.println(num);
}
//使用递归
public static int getNum(int month) {
//出口
if(month == 1 || month == 2) {
return 1;
}
return getNum(month - 1) + getNum(month - 2);
}
}
运行结果:
练习三:猴子吃桃子
有一堆桃子,猴子第一天吃了其中一半,并多吃了一个,以后猴子每天都吃当前剩下来的一般,然后再多吃一个,第10天还没吃的时候,发现已经剩下一个桃子了,请问,最初有多少个桃子?
分析:
前一天的桃子数 / 2 - 1 = 第二天的桃子数,即前一天桃子数=(后一天的桃子数 + 1)* 2
第十天的桃子数为1。
可以通过这两个条件使用递归方法求出第一天有多少个桃子
代码:
public class AlgorithmTest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有一堆桃子,猴子第一天吃了其中一半,并多吃了一个,以后猴子每天都吃当前剩下来的一般,
然后再多吃一个,第10天还没吃的时候,发现已经剩下一个桃子了,请问,最初有多少个桃子?*/
int num = getNum(1);
System.out.println(num);
}
public static int getNum(int day) {
if(day == 10) {
return 1;
}
return (getNum(day + 1) + 1) * 2;
}
}
运行结果:
练习四:爬楼梯
小明特别喜欢爬楼梯,他有时候一次爬一个台阶,有时候一次爬两个台阶,如果这个楼梯有20个台阶,小明一个有多少种爬法呢?
分析:
因为一次只可以爬1个台阶或者2个台阶,所以爬到第20个台阶的爬法 = 爬到第18个台阶的爬法 + 爬到第19个台阶的爬法,因为爬到第20个台阶只需要爬到第18爬两个台阶,或者爬到第19个台阶后爬一个台阶。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特点采用递归方法。
代码:
public class AlgorithmTest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小明特别喜欢爬楼梯,他有时候一次爬一个台阶,有时候一次爬两个台阶,
如果这个楼梯有20个台阶,小明一个有多少种爬法呢?*/
int num = getNum(20);
System.out.println(num);
}
public static int getNum(int number) {
if(number == 1) {
return 1;
}
if(number == 2) {
return 2;
}
return getNum(number - 1) + getNum(number - 2);
}
}
运行结果:
练习五:爬楼梯进阶版
小明特别喜欢爬楼梯,他有时候一次爬一个台阶,有时候一次爬两个台阶,有时候一次爬三个台阶,如果这个楼梯有20个台阶,小明一个有多少种爬法呢?
分析: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这种情况下第20个台阶的爬法就等于到第17个台阶的爬法加上到第18个台阶的爬法再加上到第19个台阶的爬法.
代码:
public class AlgorithmTest5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小明特别喜欢爬楼梯,他有时候一次爬一个台阶,有时候一次爬两个台阶,有时一次爬三个台阶
如果这个楼梯有20个台阶,小明一个有多少种爬法呢?*/
int num = getNum(20);
System.out.println(num);
}
public static int getNum(int num) {
if(num == 1) {
return 1;
}
if(num == 2) {
return 2;
}
if(num == 3) {
//3种:1 1 1,1 2 ,2 1,3
return 4;
}
return getNum(num - 1) + getNum(num - 2) + getNum(num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