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双向链表及LRU缓存的实现

news2024/11/17 14:34:51

目录

前言

1. 在原有的自定义链表类 Linked 的基础上,添加新的 “节点添加”方法 addNode(Node node)

测试用例

测试结果

2. 在自定义链表类的基础上,使用双重循环“强力” 判断两个节点是否发生相交

测试用例

测试结果

3. 在自定义链表类的基础上,使用“双指针”判断两条链表是否相交

测试用例

测试结果

4. 在自定义链表类的基础上,将一条链表进行分割

测试用例

测试结果 

5. 使用链表实现 LRU缓存

重写toString()方法

测试用例

测试结果


前言

书接上回,我们继续撕链表,不同上次的是,这次双向链表(使用“双向链表 + 哈希表”实现LRUCache缓存)也得被我们撕;

相关传送门:===》【算法】单向链表手撕代码《===


1. 在原有的自定义链表类 Linked 的基础上,添加新的 “节点添加”方法 addNode(Node node)

    //不使用 new Node 创造节点
    public void addNode(Node node){
        //获取当前链表的尾节点
        final Node l =last;

        if(l !=null){
            //链表不为空
            l.next = node;
        }else{
            //链表为空
            first =node;
        }

        last = node;

        size++;
    }

不同于之前添加节点的方法 add(int val) 的是:这个方法不使用 new Node 创造节点;

原 add(int val) 方法:

    //添加元素(尾插法)
    public void add(int val){
        //获取当前链表的尾节点
        final Node l = last ;

        //创建新节点
        final Node newNode = new Node(val);

        if(l !=null){
            //链表不为空
            l.next = newNode;
        }else{
            //链表为空
            first = newNode;
        }

        last = newNode;
        size++;
    }
  • 测试用例
        Linked.Node node1 =new Linked.Node(1);
        Linked.Node node2 =new Linked.Node(2);
        Linked.Node node3 =new Linked.Node(3);
        Linked.Node node4 =new Linked.Node(4);
        Linked.Node node5 =new Linked.Node(5);


        Linked.Node nodeA =new Linked.Node(1);
        Linked.Node nodeB =new Linked.Node(2);
        Linked.Node nodeC =new Linked.Node(3);

        Linked link1 = new Linked();
        link1.addNode(node1);
        link1.addNode(node2);
        link1.addNode(node3);
        link1.addNode(node4);
        link1.addNode(node5);


        Linked link2 =new Linked();
        link2.addNode(nodeA);
        link2.addNode(nodeB);
        link2.addNode(nodeC);
        link2.addNode(node3);   //链表相交

        System.out.println(link1);
        System.out.println(link2);
  • 测试结果

如图所示,link1链表与link2链表发生了链表相交

链表相交:顾名思义,两个链表在某个节点处有相同的节点,即它们共享同一个节点作为交点;


2. 在自定义链表类的基础上,使用双重循环“强力” 判断两个节点是否发生相交

思路:

  • 设置两个变量,分别遍历两个链表,双重 for 循环,在循环遍历过程中,如果两个变量相等,那么两个链表相交;
    //使用双重循环的方式判断两条链表是否相交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Intersect1(Linked link1,Linked link2){
        for(Node p=link1.first; p !=null;p = p.next){
            for(Node q =link2.first; q != null; q = q.next){
                if( p == q ){
                    return true; //相交
                }
            }
        }
        return false; // 不相交
    }

解读:

  • 外部循环从第一个链表的头节点开始,依次遍历每个节点;
  • 内部循环检查第一个链表的当前节点是否与第二个链表的任何节点相同;
  • 在内部循环中,通过比较节点的引用地址来判断两个节点是否相同;
  • 如果找到相同的节点,说明两个链表在此处相交,返回 true
  • 如果外部循环结束后仍未找到相交的节点,那么说明两个链表不相交,返回 false

效率较低,尤其是在处理大型链表时

  • 测试用例

 在 1 的测试用例中,添加:

 System.out.println("link1 与 link2 是否发生相交:"+Linked.isIntersect1(link1,link2));
  • 测试结果


3. 在自定义链表类的基础上,使用“双指针”判断两条链表是否相交

思路:

  • 判断两个链表是否相交,该两个链表中长度必定有长有短,或者相等。如果这两个链表长度不相等,我们可以得到两个链表的长度的插值diff。同样也是设置两个变量 p,q,分别遍历长链表和短链表,与方法使用双重循环不同的是,p遍历长链表的时候不是从第一个节点开始遍历,而是先让p往后移动diff个节点,然后p和q同时循环往后一个节点,如果p == q,那么两个链表就相交。
    //使用“双指针”判断两条链表是否相交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Intersect2(Linked link1 ,Linked link2){
        /**
         * 不支持这个算法,需要添加代码,对链表元素进行遍历,计算链表长度
         * public int size(){
         *  return size;
         * }
         */
        // p指向长链表
        //
        Node p = link1.size() > link2.size() ? link1.first : link2.first;
        Node q = link1.size() < link2.size() ? link1.first : link2.first;

        //两条链表的长度差
        int diff = Math.abs(link1.size() - link2.size());

        //长链表移动diff个结点
        while (diff-- >0){
            p = p.next;
        }

        //遍历链表中的剩余结点
        while (p != q){
            p = p.next;
            q = q.next;
        }

        if( p != null){
            return  true;  //相交
        }
        return false;  //不相交
    }

更改原自定义链表类的链表长度计算方法 size()

    //返回链表长度
    public int size(){
        int size =0;
        for(Node x =first;x !=null; x =x.next){
            size++;
        }
        return size;
    }

解读:

  • 使用链表的 size() 方法获取链表的长度;
  • 通过比较两个链表的长度,选择其中较长的链表,将较长的链表赋值给 p,较短的链表赋值给 q
  • 然后计算两个链表的差值,并将p移动该差值的节点数目,使得 p q 所在位置到链表末尾的距离相同;
  • 使用两个指针同时遍历两个链表,直到 p q 相等,或者遍历到链表结尾;
  • 如果 p q 相等,说明两个链表在某个位置相交,返回 true 表示相交;

时间复杂度为O(m+n),其中m和n分别为两个链表的长度。相较于双重循环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具有更好的性能。

  • 测试用例
        Linked.Node node1 =new Linked.Node(1);
        Linked.Node node2 =new Linked.Node(2);
        Linked.Node node3 =new Linked.Node(3);
        Linked.Node node4 =new Linked.Node(4);
        Linked.Node node5 =new Linked.Node(5);


        Linked.Node nodeA =new Linked.Node(1);
        Linked.Node nodeB =new Linked.Node(2);
        Linked.Node nodeC =new Linked.Node(3);

        Linked link1 = new Linked();
        link1.addNode(node1);
        link1.addNode(node2);
        link1.addNode(node3);
        link1.addNode(node4);
        link1.addNode(node5);


        Linked link2 =new Linked();
        link2.addNode(nodeA);
        link2.addNode(nodeB);
        link2.addNode(nodeC);
        link2.addNode(node3);   //链表相交

        System.out.println(link1);
        System.out.println(link2);

        System.out.println("link1 与 link2 是否发生相交:"+Linked.isIntersect2(link1,link2));
  • 测试结果


4. 在自定义链表类的基础上,将一条链表进行分割

思路:

  • 遍历原链表,判断每个节点,并存入两条不同的新链表中,分别用于保存小于给定值x和大于给定值x的节点,最后合并两条链表。
    //链表的分割
    public static Node partition(Node head,int x){

        //准备两条链表,用于分别保存小于x的节点和大于x的节点
        Node linked1 = new Node(0);
        Node linked2 = new Node(0);

        Node cur1 =linked1;
        Node cur2 =linked2;

        //从头节点开始遍历,分别判断每个节点与x之间的大小关系
        while (head !=null){
            if(head.val <=x){
                //小于x,存入链表1
                cur1.next = head;
                cur1 = cur1.next;
            }else{
                //大于x,存入链表2
                cur2.next = head;
                cur2 = cur2.next;
            }

            head = head.next;

        }
        //合并链表
        cur1.next = linked2.next;
        cur2.next = null;
        return linked1.next;
    }

解读:

  • 定义了一个静态方法 partition,该方法接收两个参数:一个是头节点 head,另一个是值 x;
  • 创建了两个新的链表 linked1 linked2,并分别用 cur1 cur2 来指向这两个链表的当前节点;
  • 从头节点开始遍历原始链表 head,对每个节点的值与给定值 x 进行比较;
  • 如果节点的值小于等于 x,则将该节点添加到 linked1 链表中,并更新 cur1 指针;
  • 如果节点的值大于 x,则将该节点添加到 linked2 链表中,并更新 cur2 指针;
  • 遍历完整个原始链表后,将 linked1 链表的尾部与 linked2 链表的头部连接起来,同时将 linked2 链表的尾部指向 null,以避免形成循环;
  • 最后返回 linked1 链表的头部作为结果,即经过分区后的新链表;
  • 测试用例
        // 创建链表节点
        Linked.Node node1 = new Linked.Node(3);
        Linked.Node node2 = new Linked.Node(5);
        Linked.Node node3 = new Linked.Node(8);
        Linked.Node node4 = new Linked.Node(5);
        Linked.Node node5 = new Linked.Node(10);
        Linked.Node node6 = new Linked.Node(2);
        Linked.Node node7 = new Linked.Node(1);

        // 构建链表:3 -> 5 -> 8 -> 5 -> 10 -> 2 -> 1
        node1.next = node2;
        node2.next = node3;
        node3.next = node4;
        node4.next = node5;
        node5.next = node6;
        node6.next = node7;

        // 执行分割方法
        Linked.Node result = Linked.partition(node1, 5);

        // 输出分割后的链表
        while (result != null) {
            System.out.print(result.val + " -> ");
            result = result.next;
        }
        System.out.println("null");
  • 测试结果 


5. 使用链表实现 LRU缓存

要求:

实现 LRUCache 类:满足 LRU ( Least Recently User 最近最少使用)缓存实现类;

  • LRUCache(int capacity) 以正整数作为容量 capacity 初始化LRU缓存;
  • int get(int key) 如果关键字 key 存在于缓存中,则返回关键字的值,否则返回 -1;
  • void put(int key,int value) 如果关键字 key 已经存在,则变更其数据值 value;如果不存在,则向缓存中插入该组 key-value 。如果插入操作导致关键字数量超过 capacity ,则应该逐出最久未使用的关键字;
  • 函数 get() put() 必须以 O(1) 的平均时间复杂度运行;
/**
 * Your LRUCache object will be instantiated and called as such:
 * LRUCache obj = new LRUCache(capacity);
 * int param_1 = obj.get(key);
 * obj.put(key,value);
 */

public class LRUCache{
    
    public LRUCache(int capacity){
    
    }
    
    public int get(int key){

    }
    
    public void put(int key,int value){

    }

}

思路:

通过双向链表 + 哈希表实现:

  • 双向链表按照被使用的顺序存储键值对,靠近头部的键值对是最近使用的,而靠近尾部的键值对是最久未使用的,用于实现 Least Recently User 最近最少使用的缓存约束;
  • 哈希表通过缓存数据的键映射在双向链表中的位置;
  • get () 根据 key 获取 value ,并同时将节点移动至链表的头部;
  • put () 添加新缓存键值对,并同时添加至链表的头部。如果超出容量,则删除链表尾部节点;
  • 通过上述操作,可保证查找函数 get() put() 的时间复杂度为 O(1);

基础代码:

在 LRUCache 类中创建 Node 内部类

    //①节点类:双向链表的节点
    class Node{
        public int key;
        public int value;
        Node prev;  //节点前趋
        Node next;  //节点后继

        public Node(){}

        public Node(int key,int value){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
    }

 解读:

  • key:表示节点的键,缓存中存储的数据的标识;
  • value:表示节点的值,缓存中存储的数据;
  • prev:表示节点的前趋节点,该节点在链表中的前一个节点;
  • next:表示节点的后继节点,该节点在链表中的后一个节点;
  • 默认构造函数 public Node():创建一个空节点;
  • 构造函数 public Node(int key, int value):创建一个具有指定键值的节点;

定义缓存容量和“伪”头节点和“伪”尾节点

    //②定义缓存容量
    private int capacity;

    //②定义“伪”头节点和"伪"尾节点
    private Node first,last;

 解读:

  • capacity:表示缓存的容量,缓存可以存储的键值对的最大数量。在LRU缓存中,当缓存达到容量上限时,需要进行淘汰操作以腾出空间存储新的数据;

  • first last:分别表示双向链表中的虚拟头节点和虚拟尾节点。在LRU缓存中,使用虚拟头节点和虚拟尾节点的目的是简化链表操作,使得在链表头部和尾部插入、删除节点更加方便高效。这两个节点并不存储实际的数据,只是作为辅助节点来连接实际的数据节点;

定义 LRUCache 的有参构造方法

    public LRUCache(int capacity) {
        this.capacity = capacity;

        //③创建
        first = new Node();
        last = new Node();

        //③形成链表
        first.next = last;
        last.prev = first;
    }

解读:

  • 将输入的缓存容量赋给成员变量 capacity,保存缓存的最大容量;

  • 创建虚拟头节点 first 和虚拟尾节点 last,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双向链表。这两个节点不存储实际的数据,只作为辅助节点来连接实际的数据节点。在这里,通过将 first next 指向 last,以及 last prev 指向 first,形成了一个空的双向链表结构;

创建操作节点 Node 的三个方法:addFirst、removeNode、removeLast、moveToFirst;

    //④添加新节点至链表头部
    private void addFirst(Node newNode){
        newNode.prev = first;
        newNode.next = first.next;

        first.next.prev = newNode;
        first.next = newNode;
    }

    //④删除链表中的指定节点
    private void removeNode(Node node){
        node.prev.next = node.next;
        node.next.prev = node.prev;
    }

    //④删除链表的尾节点
    private Node removeLast(){
        Node res =last.prev;
        removeNode(res);
        return res;
    }

    //④移动指定节点至链表头部
    private void moveToFirst(Node node){
        removeNode(node);
        addFirst(node);
    }

解读:

  • addFirst(Node newNode) 方法用于将新节点添加至链表头部。该方法首先将新节点的 prev 指向虚拟头节点 first,将新节点的 next 指向原头节点的下一个节点,然后将原头节点的 prev 指向新节点,最后将虚拟头节点 first next 指向新节点,完成新节点的插入;

  • removeNode(Node node) 方法用于删除链表中的指定节点。该方法通过修改指定节点的前趋节点和后继节点的指针来实现节点的删除操作;

  • removeLast() 方法用于删除链表的尾节点,并返回被删除的节点。该方法首先找到尾节点 last 的前一个节点,然后调用 removeNode(node) 方法删除该节点,并返回被删除的尾节点;

  • moveToFirst(Node node) 方法用于将指定节点移动至链表头部。该方法先调用 removeNode(node) 方法将节点从原位置删除,然后调用 addFirst(node) 方法将节点添加至链表头部,实现节点的移动操作;

初始化哈希表和定义哈希表的 put() 方法

    //⑤创建哈希表,用来提高查询链表的性能
    private Map<Integer,Node> cache = new HashMap<>();
    //⑤添加新缓存 key-value 键值对
    public void put(int key, int value) {
        Node node =cache.get(key);

        if(node == null){
            //key 如果不存在
            //创建新节点
            Node newNode =new Node(key,value);

            cache.put(key,newNode); //添加至哈希表
            addFirst(newNode);  //添加链表头部

            if(++size > capacity){
                //⑦超出缓存容量时,删除尾部节点(哈希表、链表)
                Node last = removeLast();
                cache.remove(last.key);
            }
        }else{
            //key 如果存在
            node.value = value;
            moveToFirst(node);  //移动至链表头部
        }
    }

解读:

1. 通过调用 cache.get(key) 方法从哈希表中获取指定键 key 对应的节点 node

2. 如果 nodenull,表示键 key 不存在于缓存中,需要执行以下操作:

  • 创建新的节点 newNode,使用输入的 key 和 value 初始化该节点。
  • 将新节点 newNode 添加至哈希表 cache 中,使用 key 作为键,newNode 作为值。
  • 调用 addFirst(newNode) 方法将新节点 newNode 添加至链表的头部
  • 如果缓存的大小 size 超过了最大容量 capacity,则需要执行以下操作:
    • 调用 removeLast() 方法删除链表的尾节点,并返回被删除的节点 last;
    • 从哈希表 cache 中删除键为 last.key 的键值对;

3. 如果 node 不为 null,表示键 key 已存在于缓存中,需要执行以下操作:

  • 更新节点 node 的值为输入的 value;
  • 调用 moveToFirst(node) 方法将节点 node 移动至链表的头部;

定义链表长度和 哈希表的 put() 方法

    //⑥定义链表长度(缓存个数)
    private int size;
    //⑥ 根据key,获取value
    public int get(int key) {
        Node node =cache.get(key);
        if(node == null){
            return -1;  //不存在
        }

        moveToFirst(node);  //存在则将这个元素移动至链表的头部
        return node.value;  //返回这个节点的值
    }

 解读:

  • 通过调用 cache.get(key) 方法从哈希表中获取指定键 key 对应的节点 node

  • 如果 nodenull,表示缓存中不存在键 key,则返回 -1 表示不存在该键;

  • 如果 node 不为 null,表示缓存中存在键 key,则需要执行以下操作:

    • 调用 moveToFirst(node) 方法将节点 node 移动至链表的头部,以更新节点的访问顺序;
    • 返回节点 node 的值 node.value;

在 put()方法中定义超出容量时的判断逻辑

         if(++size > capacity){
                //⑦超出缓存容量时,删除尾部节点(哈希表、链表)
                Node last = removeLast();
                cache.remove(last.key);
            }

 解读:

  • 调用 removeLast() 方法删除链表的尾节点,并将被删除的节点赋值给变量 last;

  • 通过 cache.remove(last.key) 从哈希表 cache 中删除键为 last.key 的键值对,即删除了对应的缓存项;

重写toString()方法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使用线程不安全,但性能较好的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ret = new StringBuilder();
        String ret1 ="";
        for(Node x =first;x != null;x =x.next){
//            ret.append(x.key+":"+x.value+"\t");
            ret1 += x.key + ":"+x.value+"\t\t";
        }
        return ret1.toString();
    }
测试用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RUCache lRUCache = new LRUCache(2);

        lRUCache.put(1, 1);
        System.out.println(lRUCache);

        lRUCache.put(2, 2);
        System.out.println(lRUCache);

        lRUCache.put(3, 3);
        System.out.println(lRUCache);

        lRUCache.put(2, 20);
        System.out.println(lRUCache);

        lRUCache.put(4, 4);
        System.out.println(lRUCache);

        System.out.println(lRUCache.get(2));    // 返回 20
        System.out.println(lRUCache);


    }
测试结果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515314.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Linux基础开发工具之yum与vim

1. Linux软件包管理器——yum 1.1 什么是软件包&#xff1f; 在Linux下安装软件, 一个通常的办法是下载到程序的源代码, 并进行编译, 得到可执行程序. 但是这样太麻烦了, 于是有些人把一些常用的软件提前编译好, 做成软件包(可以理解成windows上的安装程序)放在一个服务器上, …

JavaWeb06-MVC和三层架构

目录 一、MVC模式 1.概述 2.好处 二、三层架构 1.概述 三、MVC与三层架构 四、练习 一、MVC模式 1.概述 MVC是一种分层开发的模式&#xff0c;其中 M&#xff1a;Model&#xff0c;业务模型&#xff0c;处理业务 V&#xff1a; View&#xff0c;视图&#xff0c;界面展…

浅谈HTTP 和 HTTPS (中间人问题)

前言 由于之前的文章已经介绍过了HTTP , 这篇文章介绍 HTTPS 相对于 HTTP 做出的改进 开门见山: HTTPS 是对 HTTP 的加强版 主要是对一些关键信息 进行了加密 一.两种加密方式 1.对称加密 公钥 明文 密文 密文 公钥 明文 2.非对称加密 举个例子就好比 小区邮箱 提供一…

学习SSM的记录(八)-- SSM整合项目《任务列表案例》

前端程序搭建和运行 项目预览 接口分析 1.学习计划分页查询 需求&#xff1a;查询对应数据页数据 uri&#xff1a;schedule/{pageSize}/{currentPage} 请求方式&#xff1a;get 响应数据&#xff1a;json {"code":200,"flag":true,"data"…

MVP 聚技站|生成式 AI 系列(六):关于嵌入和 RAG 的那些有趣的事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MVP 聚技站 微软最有价值专家推出“MVP 聚技站”系列主题专栏&#xff0c;邀请多位微软最有价值专家&#xff0c;针对初学者、开发者感兴趣的技术话题&#xff0c;带来专业的技术课程讲解与实践经验分享&#xff0c;帮助大家更快掌握最新的技术技能。 随着人…

前端框架的发展史介绍框架特点

目录 1.前端框架的发展历程 2.官网、优缺点、使用场景 2.1 jQuery 2.2 AngularJS 2.3 React 2.4 Vue.js 2.5 Angular 1.前端框架的发展历程 jQuery&#xff08;2006年&#xff09;&#xff1a;jQuery是一个非常流行的JavaScript库&#xff0c;用于简化DOM操作和事件处理…

从零开始学习深度学习库-1:前馈网络

你好&#xff01;欢迎来到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xff0c;我们将尝试用Python构建自己的深度学习库。在这篇文章中&#xff0c;我们将开始编写一个简单的前馈神经网络。我们将仅在这篇文章中处理前向传播&#xff0c;并在下一篇文章中处理网络的训练。这篇文章将介绍基本的前…

3.2 Beautiful Soup 的使用

目录 一、Beautiful Soup 的简介 二、解析器 三、基本使用 四、节点选择器 1 选择元素 2 获取名称、属性、文本内容 五、方法选择器 1 find_all 传入 name 节点名 传入 attrs 属性 传入 text 2 find 六、CSS 选择器 1 实例 2 获取属性 3 获取文本 七、结语 一…

TQ15EG开发板教程:运行MPSOC+AD9361

目录 1&#xff0c;下载工程需要使用的文件 2&#xff0c;编译以及修改工程 3&#xff0c;获取生成BOOT.BIN所需要的3个文件 3.1生成bit文件 3.2生成elf文件 3.3生成fsbl文件 4&#xff0c;生成boot.bin文件 5&#xff0c;上板测试 6&#xff0c;切换FMC接口 7&#…

JAVA的编译过程

1.通过使用 javac.exe 对 xxx.java文件进行编译&#xff0c;生成相应的 xxx.class&#xff08;字节码文件&#xff09; 2.使用 java.exe 对 xxx.class 进行相应解码&#xff0c;并将结果送给JVM&#xff08;java虚拟机&#xff09;中的类装载器 3. 字节码验证器会判断代码类…

Vue组件中引入jQuery

两种在vue中引入jQuery的方式 1、普通html中使用jQuery 将jQuer的文件导入到项目中&#xff0c;然后直接使用<script src"jQuery.js"></script>即可。 <script src"jQuery.js"></script> 2、vue组件中使用jQuery 安装依赖 c…

华为OD机试 - 运输时间(Java 2023 C卷 100分)

目录 专栏导读一、题目描述二、输入描述三、输出描述1、输入2、输出3、说明 四、解题思路五、Java算法源码六、效果展示1、输入2、输出3、说明 华为OD机试 2023C卷题库疯狂收录中&#xff0c;刷题点这里 专栏导读 本专栏收录于《华为OD机试&#xff08;JAVA&#xff09;真题&a…

【分明集合】特征函数、关系与运算

经典的集合论中&#xff0c;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xff0c;任意一个元素&#xff0c;或者属于这个集合&#xff0c;或者不属于这个集合&#xff0c;二者必居其一&#xff0c;且仅居其一&#xff0c;为了加以区分&#xff0c; 通常将这样的集合称为分明集合、经典集合或者普通集…

MySQL的事务隔离是如何实现的?

目录 从一个例子说起 快照读和当前读 事务的启动时机和读视图生成的时刻 MVCC 隐藏字段 Undo Log回滚日志 Read View - 读视图 可重复读(RC)隔离级别下的MVCC 读提交(RR)隔离级别下的MCC 关于MVCC的一些疑问 1.为什么需要 MVCC &#xff1f;如果没有 MVCC 会怎样&am…

矢量场的通量和散量

矢量与矢量场 矢量&#xff1a;又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xff08;力、速度、电场强度等&#xff09; 矢量场&#xff1a;如果空间中处处都有矢量存在&#xff0c;则称形成了一个矢量场。 表示矢量场的方法&#xff1a; 1、数学表达式&#xff1a; 此表达式为直角坐标系下表…

腾讯云轻量服务器地域选择方法整理,选择不能修改!

腾讯云轻量应用服务器地域如何选择&#xff1f;地域就近选择&#xff0c;北方选北京地域、南方选广州地域&#xff0c;华东地区选上海地域。广州上海北京地域有什么区别&#xff1f;哪个好&#xff1f;区别就是城市地理位置不同&#xff0c;其他的差不多&#xff0c;不区分好坏…

全球首位AI软件工程师诞生,未来程序员会被取代吗?

今天早上看到一条消息&#xff0c;Cognition发布了世界首位AI程序员Devin&#xff0c;直接把我惊呆了&#xff0c;难道程序员是真要失业了吗&#xff1f; 全球首位AI软件工程师一亮相&#xff0c;直接引爆整个互联网圈。只需要一句指令&#xff0c;Devin就可以通过使用自己的s…

QT----基于QT的人脸考勤系统(未完成)

目录 1 编译opencv库1.1 下载源代码1.2 qt编译opencv1.3 执行Cmake一直卡着data: Download: face_landmark_model.dat 2 编译SeetaFace2代码2.1 遇到报错By not providing "FindOpenCV.cmake" in CMAKE_MODULE_PATH this project has2.2遇到报错Model missing 3 测试…

Android 13 源码编译及报错修复

下载AOSP指定分支 repo init -u git://aosp../platform/manifest -b android-13.0.0_r83 同步代码到本地 repo sync -c 初始化编译环境, 选择构建目标 source build/envsetup.sh lunch 选择需要构建的目标&#xff0c;此处以aosp_arm64-eng为例 进行固件编译 make -j12 期间编译…

蓝桥杯 填空 卡片

蓝桥杯 填空题 卡片 解题思路&#xff1a; 我们只需要消耗完卡片的个数即可。 代码示例&#xff1a;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10]; bool isEnd(){for(int i0;i<10;i){if(a[i]-1)return false;}return true; } bool getN(int x){while(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