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进入到语法部分的学习。在讲解具体的语法结构之前,这一堂课我首先要给你介绍一下 JavaScript 语法的一些基本规则。
脚本和模块
首先,JavaScript 有两种源文件,一种叫做脚本,一种叫做模块。这个区分是在 ES6 引入了模块机制开始的,在 ES5 和之前的版本中,就只有一种源文件类型(就只有脚本)。
脚本是可以由浏览器或者 node 环境引入执行的,而模块只能由 JavaScript 代码用 import 引入执行。
从概念上,我们可以认为脚本具有主动性的 JavaScript 代码段,是控制宿主完成一定任务的代码;而模块是被动性的 JavaScript 代码段,是等待被调用的库。
我们对标准中的语法产生式做一些对比,不难发现,实际上模块和脚本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包含 import 和 export。
脚本是一种兼容之前的版本的定义,在这个模式下,没有 import 就不需要处理加载“.js”文件问题。
现代浏览器可以支持用 script 标签引入模块或者脚本,如果要引入模块,必须给 script 标签添加 type=“module”。如果引入脚本,则不需要 type。
<script type="module" src="xxxxx.js"></script>
这样,就回答了我们标题中的问题,script 标签如果不加type=“module”
,默认认为我们加载的文件是脚本而非模块,如果我们在脚本中写了 export,当然会抛错。
脚本中可以包含语句。模块中可以包含三种内容:import 声明,export 声明和语句。普通语句我们会在下一课专门给你讲解,下面我们就来讲讲 import 声明和 export 声明。
import 声明
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 import 声明,import 声明有两种用法,一个是直接 import 一个模块,另一个是带 from 的 import,它能引入模块里的一些信息。
import "mod"; //引入一个模块import v from "mod"; //把模块默认的导出值放入变量v
直接 import 一个模块,只是保证了这个模块代码被执行,引用它的模块是无法获得它的任何信息的。
带 from 的 import 意思是引入模块中的一部分信息,可以把它们变成本地的变量。
带 from 的 import 细分又有三种用法,我们可以分别看下例子:
-
import x from "./a.js"
引入模块中导出的默认值。 -
import {a as x, modify} from "./a.js";
引入模块中的变量。 -
import * as x from "./a.js"
把模块中所有的变量以类似对象属性的方式引入。
第一种方式还可以跟后两种组合使用。
-
import d, {a as x, modify} from "./a.js"
-
import d, * as x from "./a.js"
语法要求不带 as 的默认值永远在最前。注意,这里的变量实际上仍然可以受到原来模块的控制。
我们看一个例子,假设有两个模块 a 和 b。我们在模块 a 中声明了变量和一个修改变量的函数,并且把它们导出。我们用 b 模块导入了变量和修改变量的函数。
模块 a:
export var a = 1;export function modify(){
a = 2;
}
模块 b:
import {a, modify} from "./a.js";console.log(a);modify();console.log(a);
当我们调用修改变量的函数后,b 模块变量也跟着发生了改变。这说明导入与一般的赋值不同,导入后的变量只是改变了名字,它仍然与原来的变量是同一个。
export 声明
我们再来说说 export 声明。与 import 相对,export 声明承担的是导出的任务。
模块中导出变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独立使用 export 声明,另一种是直接在声明型语句前添加 export 关键字。
独立使用 export 声明就是一个 export 关键字加上变量名列表,例如:
export {a, b, c};
我们也可以直接在声明型语句前添加 export 关键字,这里的 export 可以加在任何声明性质的语句之前,整理如下:
-
var
-
function (含 async 和 generator)
-
class
-
let
-
const
export 还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就是跟 default 联合使用。export default 表示导出一个默认变量值,它可以用于 function 和 class。这里导出的变量是没有名称的,可以使用import x from "./a.js"
这样的语法,在模块中引入。
export default
还支持一种语法,后面跟一个表达式,例如:
var a = {};export default a;
但是,这里的行为跟导出变量是不一致的,这里导出的是值,导出的就是普通变量 a 的值,以后 a 的变化与导出的值就无关了,修改变量 a,不会使得其他模块中引入的 default 值发生改变。
在 import 语句前无法加入 export,但是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export from 语法。
export a from "a.js"
JavaScript 引擎除了执行脚本和模块之外,还可以执行函数。而函数体跟脚本和模块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接下来,给你讲讲函数体的相关知识。
函数体
执行函数的行为通常是在 JavaScript 代码执行时,注册宿主环境的某些事件触发的,而执行的过程,就是执行函数体(函数的花括号中间的部分)。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感性地理解一下: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go go go");
}, 10000)
这段代码通过 setTimeout 函数注册了一个函数给宿主,当一定时间之后,宿主就会执行这个函数。
你还记得吗,我们前面已经在运行时这部分讲过,宿主会为这样的函数创建宏任务。
当我们学习了语法之后,我们可以认为,宏任务中可能会执行的代码包括“脚本 (script)”“模块(module)”和“函数体(function body)”。正因为这样的相似性,我们把函数体也放到本课来讲解。
函数体其实也是一个语句的列表。跟脚本和模块比起来,函数体中的语句列表中多了 return 语句可以用。
函数体实际上有四种,下面,我来分别介绍一下。
普通函数体,例如:
function foo(){ //Function body}
异步函数体,例如:
async function foo(){ //Function body}
生成器函数体,例如:
function *foo(){ //Function body}
异步生成器函数体,例如:
async function *foo(){ //Function body}
上面四种函数体的区别在于:能否使用 await 或者 yield 语句。
关于函数体、模块和脚本能使用的语句,我整理了一个表格,你可以参考一下:
讲完了三种语法结构,我再来介绍两个 JavaScript 语法的全局机制:预处理和指令序言。
这两个机制对于我们解释一些 JavaScript 的语法现象非常重要。不理解预处理机制我们就无法理解 var 等声明类语句的行为,而不理解指令序言,我们就无法解释严格模式。
预处理
JavaScript 执行前,会对脚本、模块和函数体中的语句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过程将会提前处理 var、函数声明、class、const 和 let 这些语句,以确定其中变量的意义。
因为一些历史包袱,这一部分内容非常复杂,首先我们看一下 var 声明。
var 声明
var 声明永远作用于脚本、模块和函数体这个级别,在预处理阶段,不关心赋值的部分,只管在当前作用域声明这个变量。
我们还是从实例来进行学习。
var a = 1;function foo() { console.log(a); var a = 2;
}foo();
这段代码声明了一个脚本级别的 a,又声明了 foo 函数体级别的 a,我们注意到,函数体级的var出现在 console.log
语句之后。
但是预处理过程在执行之前,所以有函数体级的变量 a,就不会去访问外层作用域中的变量 a 了,而函数体级的变量 a 此时还没有赋值,所以是 undefined。我们再看一个情况:
var a = 1;function foo() { console.log(a); if(false) { var a = 2;
}
}foo();
这段代码比上一段代码在 var a = 2
之外多了一段 if,我们知道 if(false) 中的代码永远不会被执行,但是预处理阶段并不管这个,var 的作用能够穿透一切语句结构,它只认脚本、模块和函数体三种语法结构。所以这里结果跟前一段代码完全一样,我们会得到 undefined。
我们看下一个例子,我们在运行时部分讲过类似的例子。
var a = 1;function foo() { var o= {a:3} with(o) { var a = 2;
} console.log(o.a); console.log(a);
}foo();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引入了 with 语句,我们用 with(o) 创建了一个作用域,并把 o 对象加入词法环境,在其中使用了 var a = 2;
语句。
在预处理阶段,只认var中声明的变量,所以同样为 foo 的作用域创建了 a 这个变量,但是没有赋值。
在执行阶段,当执行到 var a = 2
时,作用域变成了 with 语句内,这时候的 a 被认为访问到了对象 o 的属性 a,所以最终执行的结果,我们得到了 2 和 undefined。
这个行为是 JavaScript 公认的设计失误之一,一个语句中的 a 在预处理阶段和执行阶段被当做两个不同的变量,严重违背了直觉,但是今天,在 JavaScript 设计原则“don’t break the web”之下,已经无法修正了,所以你需要特别注意。
因为早年 JavaScript 没有 let 和 const,只能用 var,又因为 var 除了脚本和函数体都会穿透,人民群众发明了“立即执行的函数表达式(IIFE)”这一用法,用来产生作用域,例如:
for(var i = 0; i < 20; i ++) { void function(i){ var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innerHTML = i;
div.onclick = function(){ console.log(i);
}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
}(i);
}
这段代码非常经典,常常在实际开发中见到,也经常被用作面试题,为文档添加了 20 个 div 元素,并且绑定了点击事件,打印它们的序号。
我们通过 IIFE 在循环内构造了作用域,每次循环都产生一个新的环境记录,这样,每个 div 都能访问到环境中的 i。
如果我们不用 IIFE:
for(var i = 0; i < 20; i ++) { var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innerHTML = i;
div.onclick = function(){ console.log(i);
}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
}
这段代码的结果将会是点每个 div 都打印 20,因为全局只有一个 i,执行完循环后,i 变成了 20。
function 声明
function 声明的行为原本跟 var 非常相似,但是在最新的 JavaScript 标准中,对它进行了一定的修改,这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了。
在全局(脚本、模块和函数体),function 声明表现跟 var 相似,不同之处在于,function 声明不但在作用域中加入变量,还会给它赋值。
我们看一下 function 声明的例子:
console.log(foo);function foo(){
}
这里声明了函数 foo,在声明之前,我们用 console.log 打印函数 foo,我们可以发现,已经是函数 foo 的值了。
function 声明出现在 if 等语句中的情况有点复杂,它仍然作用于脚本、模块和函数体级别,在预处理阶段,仍然会产生变量,它不再被提前赋值:
console.log(foo);if(true) { function foo(){
}
}
这段代码得到 undefined。如果没有函数声明,则会抛出错误。
这说明 function 在预处理阶段仍然发生了作用,在作用域中产生了变量,没有产生赋值,赋值行为发生在了执行阶段。
出现在 if 等语句中的 function,在 if 创建的作用域中仍然会被提前,产生赋值效果,我们会在下一节课继续讨论。
class 声明
class 声明在全局的行为跟 function 和 var 都不一样。
在 class 声明之前使用 class 名,会抛错:
console.log(c);class c{
}
这段代码我们试图在 class 前打印变量 c,我们得到了个错误,这个行为很像是 class 没有预处理,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们看个复杂一点的例子:
var c = 1;function foo(){ console.log(c); class c {}
}foo();
这个例子中,我们把 class 放进了一个函数体中,在外层作用域中有变量 c。然后试图在 class 之前打印 c。
执行后,我们看到,仍然抛出了错误,如果去掉 class 声明,则会正常打印出 1,也就是说,出现在后面的 class 声明影响了前面语句的结果。
这说明,class 声明也是会被预处理的,它会在作用域中创建变量,并且要求访问它时抛出错误。
class 的声明作用不会穿透 if 等语句结构,所以只有写在全局环境才会有声明作用,这部分我们将会在下一节课讲解。
这样的 class 设计比 function 和 var 更符合直觉,而且在遇到一些比较奇怪的用法时,倾向于抛出错误。
按照现代语言设计的评价标准,及早抛错是好事,它能够帮助我们尽量在开发阶段就发现代码的可能问题。
指令序言机制
脚本和模块都支持一种特别的语法,叫做指令序言(Directive Prologs)。
这里的指令序言最早是为了 use strict 设计的,它规定了一种给 JavaScript 代码添加元信息的方式。
"use strict";function f(){ console.log(this);
};
f.call(null);
这段代码展示了严格模式的用法,我这里定义了函数 f,f 中打印 this 值,然后用 call 的方法调用 f,传入 null 作为 this 值,我们可以看到最终结果是 null 原封不动地被当做 this 值打印了出来,这是严格模式的特征。
如果我们去掉严格模式的指令需要,打印的结果将会变成 global。
"use strict"
是 JavaScript 标准中规定的唯一一种指令序言,但是设计指令序言的目的是,留给 JavaScript 的引擎和实现者一些统一的表达方式,在静态扫描时指定 JavaScript 代码的一些特性。
例如,假设我们要设计一种声明本文件不需要进行 lint 检查的指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no lint";"use strict";function doSth(){ //......}//......
JavaScript 的指令序言是只有一个字符串直接量的表达式语句,它只能出现在脚本、模块和函数体的最前面。
我们看两个例子:
function doSth(){ //......}"use strict";var a = 1;//......
这个例子中,"use strict"没有出现在最前,所以不是指令序言。
'use strict';function doSth(){ //......}var a = 1;//......
这个例子中,'use strict'是单引号,这不妨碍它仍然是指令序言。
结语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了 JavaScript 的语法部分,在开始学习之前,我先介绍了一部分语法的基本规则。
我们首先介绍了 JavaScript 语法的全局结构,JavaScript 有两种源文件,一种叫做脚本,一种叫做模块。介绍完脚本和模块的基础概念,我们再来把它们往下分,脚本中可以包含语句。模块中可以包含三种内容:import 声明,export 声明和语句。
最后,我介绍了两个 JavaScript 语法的全局机制:预处理和指令序言。
最后,给你留一个小任务,我们试着用 babel,分析一段 JavaScript 的模块代码,并且找出它中间的所有 export 的变量。
更多内容:👉开发者网站--技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