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IB、AP、A Level三大国际课程体系都有中文,尤其IB学生,由于必选一门母语与语言,中文成了必选项。IB中文可以说是很多IB学子的心头大患了,引发焦虑的文章比比皆是。
不少家长看到这可能会问,中国学生选中文不就是能混分么?还真不是这个样子的,下面就给大家聊聊什么是IB中文,在IB中文活下来是多么难的事情。
IB中文并不是一门语言课
准确来说,IB中文并不是中文课,而是用母语来上的语言+文学课。
即所有母语级别的语言课都用的是一个课纲,比如English A, Chinese A和Japanese A就都会用同一个课纲,教学目标和评分标准也会是一样的,而且难度高,相当于大学中文系水平。
所以你学英语课时有多狼狈,你学语文课可能也会这么狼狈,因为如果不懂得正确的赏析方法的话,换了哪种语言都不会让你在文章整体的思想部分加多什么分。虽然是母语课程,不要小瞧IB中文的难度!根据2022年IB大考数据显示,语言A组别的整体7分率只有8.1%,远低于其他几门课程。那么IB中文到底难在哪里?
IB语言课结构
IB课程总共分为以上六大学科组,其中包括语言与文学、语言习得、个人与社会、科学、数学、艺术这六大学科,IB中文课是属于第一个学科组:语言和文学这一组。这个学科组下面又分了三个学科:
1. Literature (SLHL)2.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LHL)3. Literature and performance (SL)第一个就是Literature,我们一般称之为ChineseA1。A1一般是适合家庭母语为中文,并且全英文授课的时间不足三年的同学。当然,这只是官方的一个建议。如果你的全英文授课时间超过了三年,那你同样可以去选修这个Literature,也就是中文A1的课程。可以自修SL,重点研修各种文学作品。这个课程体系下的第二个科目,语言与文学(Language and literature)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hinese A2。 A2适合家庭母语为中文,并且在国际学校读书的时间比较长的一些同学。Chinese A2是必须要求学生所在的IB学校有老师开课,才能去选修这门课的。如果说你所在的那个中文学校没有老师教授这门课。那你只能去选A1,因为A1是允许学生自学的。
学习IB中文的几大难点
IB中文难点一:
不是故事性描述,而是有深度、逻辑、术语的文本分析。
IB中文难点二:
学生不会使用术语,无法用专业的学科术语去解读文本。
IB中文难点三:
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单一,无法多层次去解读文本。
如何攻克IB文学难点呢?
01.文学课-聚焦文学作品
文学课,根据字面意思就不难看出,这个课程的重点就是学习不同作家,文学体裁,地方和时期的作品。学生将主要探究作者的创作过程以及对文本做出批判性的理解。
这将帮助他们认识到文本是如何影响读者的,以及读者可以用哪些种不同的方式解读文本。
文学课只聚焦于文学作品,特别注意学生对于语言运用的理解,并使他们能够思考文学作品是如何呈现和塑造世界以及社会对于某种文化的文化认同的。
也就是说,学生主要的目标就是解读不同的国家,地方和时期不同的文学作品,试图去通过自己的认知来得到对于该读物的独特理解。
同时还要去思考为什么一本书可以成为一个全世界火爆的作品,为什么外国读者也能接受或者理解书的价值观,其中的文化认同感主要体现在哪里。
如果是一个中文HL的学生,就需要在两年间阅读由《国际文凭指定阅读书单》规定范围内的至少4本译著,5本原著以及4本自选作品共计13本书,就算是SL的学生也至少需要读9本书。(如果同时选择了中英双母语课程的学生,就将需要在2年里读完20本书,平均一个月就得一本书)。
同时,这些书的类型和年代也是有严格的规定的,以HL为例,学生必须选择5本中文的原著,和6本译注,其中部分必须是“IB推荐作者”的作品。
同时这些书还不能全都是小说,需要包括4 种文学体裁(散文,小说,戏剧,诗歌)、3 个时期,和至少属于两个洲的 4 个国家或地区。所以这真正意义上就是不能偏科,什么类别和种类的书都得学习到。
以上是《国际文凭指定阅读书单》部分
02.语言与文学课
不局限于文学,包含新闻、博客等多类型载体相比之下,语言与文学课学习的内容和语言的载体就会宽泛许多,除了正常的文学类书记作品以外,其中还有很多传媒学科的内容,就比如广告,新闻稿,甚至博客,图片等等。
学生将探索语言选择、文本类型、文学体裁和背景因素影响意义产生的各种方式。
通过对各种文本类型和文学体裁的仔细分析,学生将考虑并且得出自己的诠释,以及与其他人的批判性观点进行探索,研究人们的立场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文化信仰系统形成的,并磋商文本的意义,并努力使自己写的内容符合特定读者的需求。
就好比正式的新闻稿与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的文体一定是不一样的,那么学生就将需要对比其中的差异在哪里了。
当然,由于其他的内容多了,所以文学作品的需求就也比“文学课“少得多了,HL只需要6本书,而SL则只需要4本书就可以了。
但是同样的,HL学生需要在4种提供的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中选择三种进行学习,而SL只需要两种。
03.重点关注现代诗歌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重点,就是IB阅读的书籍严格要求了不同的文学体裁。也就是说一个学生不可能由于只擅长小说便全部研究小说。
不管你会不会,你一定都要去学习分析研究你不擅长的那个文体。这时,诗歌的重要性就被体现出来了,毕竟如果是HL学生,那是非常有可能会需要学习的。
况且,IB要求的可不是我们日常所谓的古诗词,或者民国时期的白话诗歌,而是现
在很少有人接触到的现代诗歌。
比如说,在IB官网的推荐书单中(ibpublishing.ibo.org),我们选到中文原著的推荐作者书单中,唯一的推荐诗人,就是我们现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北岛。由此可见IB对于现代诗歌的重视。
如何拓展和积累中文学习能力?
如何积累
多阅读,涵盖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如纪录片、电影、新闻评论等问题拓展
记住术语,并使用术语
联系全球性问题等考核部分,切中要点,靠近评估
除了课上的学习,那么课外我们应该如何去拓展中文学习能力呢?
文化、认同(身份)和社区
学生可以关注文本在家庭、阶级、种族、族裔、民族、宗教、性别、性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以及它们影响个人和社会的方式。他们也可以关注有关移民、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各种问题。
政治、权利和公平正义:(批判男权中心主义阶级差评)
学生可以关注文本探索权利和责任的方方面面,探索政府和机关的运作和结构的各种方式。他们还可以调研权力的等级制、财富和资源的分配、正义和法律的局限性、平等与不平等现象、人权、和平与冲突等等问题。
学会批判性阅读文本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学会批判性阅读文本。鼓励孩子们做到以下几点:
可以检索资料,但是要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形成自己的逻辑与观点
文本可以帮助理解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如全球性问题
不仅要审美,也可以审丑
IB中文对学习国际课程的中国孩子大有裨益,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行走于“国际”!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IB中文的海洋里遨游,找到学习IB中文的乐趣,培养深刻的看问题的方式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