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e Powel Douglass大师介绍-CSDN博客https://blog.csdn.net/ChatCoding/article/details/134665868嵌入式软件开发从小工到专家-CSDN博客https://blog.csdn.net/ChatCoding/article/details/135297955C嵌入式编程设计模式源码-CSDN博客https://blog.csdn.net/ChatCoding/article/details/134819019
静态分配模式是一种内存管理策略,仅适用于系统本质上静态的系统。
内存池模式也是一种内存管理策略,它在系统启动时预先分配一定数量的对象,并在需要时提供给客户端使用。这种模式既避免了动态分配的非确定性和碎片化,又提供了静态分配的灵活性,适用于需要在运行期间分配和回收大量相似对象的系统。
6.3.1 Abstract
许多应用程序中,大量的客户端可能需要创建对象,例如数据对象或消息对象。这些对象的需求往往难以预测。这时,预先创建对象池就很有意义(此时,没必要初始化对象)。客户端可根据需要获取对象,用完后归还池中。
6.3.2 Problem
内存池模式适用于以下系统:
- 系统需要频繁创建和销毁大量相似的小型对象,例如事件、消息或数据对象。
- 系统无法承受动态内存分配带来的问题,例如内存碎片、性能开销和安全问题。
- 系统无法预先静态分配所有对象,例如由于系统过于复杂或对象的数量无法确定。
具体来说,内存池模式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 内存碎片:内存池模式可以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对象造成的内存碎片,从而提高内存利用率。
- 性能开销:内存池模式可以减少系统的性能开销,例如减少垃圾回收的开销。
- 安全问题:内存池模式可以减少内存泄漏和越界访问等安全问题。
6.3.3 Pattern Structure
图 6-3 展示了内存池模式的结构。可参数化的泛型池管理器类用于创建特定类型的池化对象。系统中通常会存在多个这样的实例化池,但每个特定的池化类型只有一个。
每个池创建并管理其对象集,在需要时分配对象,并返回分配对象的引用或句柄给客户端。在释放后,对象将被放回可用对象列表。
6.3.4 Collaboration Roles
客户端(Client)
在嵌入式系统中,任何需要使用resourceClass
类的对象都是客户端。客户端通过调用ResourcePool::allocate()
向池请求对象,并在使用完成后通过ResourcePool::release()
释放对象归还给池。
通用池管理器(Generic Pool Manager)
通用池管理器是一个模板类,它使用模板参数pooledClass
和BufferSize
分别指定要池化的对象类型和数量。
内存池(PooledClass)
PooledClass 表示实例化类对象对所对应的存储空间(内存池)。它可以是任何你想要的对象,但通常情况下,它们是简单、小型的类,由各种客户端使用。例如,在嵌入式系统中,PooledClass 可以是事件、消息、数据对象等。
资源池管理器(Resource Pool Manager)
资源池管理器类是已实例化的通用池管理器,系统中可以有多个这样的实例,但每个特定资源类最多只有一个实例。
模板实例化是指为模板类或模板函数指定具体的类型的过程。
6.3.5 Consequences
优点:
- 避免动态内存分配的复杂性: 内存池模式在系统启动时一次性分配所有内存,不需要动态分配内存。这消除了动态内存分配带来的诸多问题,例如内存碎片、分配时间不确定性等,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 适用于复杂系统: 内存池模式可以处理一定程度的非确定性对象分配,因此比静态分配模式更适合复杂系统。尤其适用于以下场景:
- 系统可能需要许多不同的客户端共享大量通用对象,但这些对象的分配数量和分布无法在设计阶段确定。
- 系统需要在运行时根据实际需求动态分配对象。
- 提高性能: 由于所有池化对象都在系统启动时创建,不需要动态分配内存,可以减少内存分配的操作,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缺点:
- 对设计要求高: 内存池模式要求在设计阶段确定所有池化对象的类型和数量。如果这种决策失误,可能会导致系统在启动或运行过程中内存不足而崩溃。
- 系统扩展受限: 内存池模式的系统难以根据新的需求进行扩展,因为池的大小在设计阶段就已确定。因此,该模式更适合于需求明确、相对稳定的嵌入式系统。
总结:
内存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内存管理模式,适用于需要频繁创建和销毁大量相似小型对象的嵌入式系统。在使用该模式时,需要注意其对设计要求高、系统扩展受限等缺点,并结合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权衡。
6.3.6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本节提供了实现模式的策略,特别是在C++中。建议重写new和delete操作符以使用池管理器,这可以隐藏应用程序程序员不必直接处理池化与动态分配的复杂性。
内存池模式的实现相对简单。在 C++ 中,为了方便使用,通常会重写 new
和 delete
运算符,使其直接调用池管理器进行分配和释放操作。这样,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无需关心是动态分配还是池化分配,简化了代码。
扩展与组合:
内存池模式可以与其他设计模式组合使用,例如与工厂模式([1])结合,根据需要创建特定的子类型对象。
具体实现参见《C++高级编程》
6.3.7 Related Patterns
内存池模式与其他内存管理模式的关系:
- 静态分配模式: 适用于相对简单的嵌入式系统,所有内存分配都在系统启动时完成,不需要动态分配,优点是稳定可预测,缺点是灵活性较低。
- 动态分配模式及其变种: 适用于更复杂的系统,允许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优点是更灵活适应需求变化,缺点是容易产生内存碎片降低性能,并带来内存泄漏风险。
- 抽象工厂模式 [1] (Abstract Factory Pattern): 可以与内存池模式结合使用,在不同的运行环境中创建针对特定环境的池化对象,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灵活性。
总结:
内存池模式是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内存管理技术,适用于需要频繁创建和销毁大量相似小型对象的场景。选择合适的内存管理模式需要根据系统复杂性、性能需求和灵活性等因素进行权衡,并考虑与其他模式的组合使用。
6.3.8 Sample Model
原书内容存在错误,见红色
对象模型 (图 6-4a):
图 6-4a 展示了基于图 6-3 所示模式派生出来的类模型的对象关系。系统中存在一个 TempDataPool
对象,管理着 1000 个 TempData
对象实例。图中还展示了三个 TempDataPool
的客户端:
- TempSensor: 每半秒记录一次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每次记录温度时,TempSensor 会从池中分配一个
TempData
对象来存储温度信息。然后,它将这个对象传递给两个客户端:TempView 和 TempHistory。TempView 用于将温度显示在 GUI 界面上,TempHistory 用于维护最近几秒钟的温度历史记录。 - TempView: 一个 GUI 对象,负责将温度值显示在用户界面上。
当 TempView 显示完温度后,它会释放之前从池中分配的TempData
对象,归还给池中。 - TempHistory: 维护最近 10 秒钟的温度历史数据。对于前 20 个温度样本,TempHistory 不会释放接收到的
TempData
对象,而是将它们缓存起来。当收到新的温度数据时,它会释放最老的TempData
对象,腾出空间存储新的数据。
时序图 (图 6-4b):
图 6-4b 演示了对象在运行期间的一个场景:
- 系统启动时,首先创建
TempDataPool
对象,并由它创建 1000 个TempData
对象,存储在池中。 - TempSensor 从池中分配一个
TempData
对象,存储测得的温度值。 - TempSensor 将
TempData
对象分别传递给 TempView 。 - TempView 将温度值显示在 GUI 界面上。
- TempView 显示完温度后,释放
TempData
对象,将其放回池中。 TempSensor 将TempData
对象分别传递给 TempHistory。- TempHistory 将
TempData
对象存储起来,维护最近 10 秒钟的温度历史记录。 - 对于前 20 个温度样本,TempHistory 不会释放接收到的
TempData
对象。 - 当收到第 21 个温度数据时,TempHistory 会释放最老的
TempData
对象,腾出空间存储新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