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锁
- 行级锁
- 共享 (S) 锁
- 排他 (X) 锁
- 间隙锁
- 表级锁
- 意向锁
- 自增锁
- Lock Table/DDL
- 事务
- ACID 原则
- 1. 原子性 A
- 2. 一致性 C
- 3. 隔离性 I
- 4. 持久性 D
- 隔离级别
- 1. READ UNCOMMITTED(未提交读)
- 2. READ COMMITTED(提交读)
- 3. 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
- 4. SERIALIZABLE(可串行化)
- MVCC原理
- 小结
锁
行级锁
InnoDB 实现标准的行级锁定,其中有两种类型的锁:共享(S)锁和排他(X)锁。
共享 (S) 锁
允许持有该锁的事务读取行。
如果事务 T1 持有 r 行上的共享 (S) 锁,则来自某个不同事务 T2 对 r 行上的锁的请求将按如下方式处理:
- T2 对 S 锁的请求可以立即获得批准。结果,T1 和 T2 都持有 r 上的 S 锁。
- T2 对 X 锁的请求无法立即获得批准。
排他 (X) 锁
允许持有该锁的事务更新或删除行。
如果事务 T1 持有行 r 上的独占 (X) 锁,则某个不同事务 T2 对 r 上任一类型的锁的请求不能立即被授予。相反,事务 T2 必须等待事务 T1 释放其对行 r 的锁定
间隙锁
是对索引记录之间间隙的锁定,或者对第一个索引记录之前或最后一个索引记录之后的间隙的锁定。在可重复读的事务级别中解决幻读的问题。
例如,SELECT c1 FROM t WHERE c1 BETWEEN 10 and 20 FOR UPDATE;防止其他事务将值 15 插入到列 t.c1 中,无论该列中是否已经存在任何此类值,因为范围中所有现有值之间的间隙已被锁定。
表级锁
意向锁
意向锁设置在表上,简化其他事务是否可以上锁,当某个操作需要拿某种锁的时候,先判断与表锁是否冲突,减少更细力度行上是否有冲突的锁。上锁之前先上意向锁,意向锁表明稍后要进行哪种类型的行锁
- 共享意向锁(IS): 表示事务打算在表中的各个行上设置共享锁。
- 排他意向锁(IX): 表示事务打算对表中的各个行上设置排它锁。
意向锁定协议如下:
在事务可以获取表中行的共享锁之前,它必须首先获取IS表上的锁或更强的锁。
在事务可以获取表中行的排他锁之前,它必须首先获取IX 表上的锁。
如果请求事务与现有锁兼容,则将锁授予该事务,但如果与现有锁冲突,则不会授予该锁。事务会等待,直到释放冲突的现有锁。如果锁请求与现有锁冲突并且由于会导致 死锁而无法被授予,则会发生错误。
意向锁不会阻止除全表请求之外的任何内容(例如,LOCK TABLES … WRITE)。意向锁的主要目的是表明有人正在锁定一行,或者将要锁定表中的一行
3. insert意向锁:insert操作设置间隙锁 (不重要)
自增锁
Lock Table/DDL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判断当前数据库上边有哪些锁
事务
什么是事务?
事务就是将一组SQL语句作为一个工作单元以原子的进行处理,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
银行应用是解释事务必要性的经典例子。假设一个银行的数据库有两张表:支票表(checking)和储蓄表(savings)。现在要从用户Jane的支票账户转移200美元到她的储蓄账户,那么需要至少三个步骤:
1.确保支票账户的余额高于200美元。
2.从支票账户的余额中减去200美元。
3.在储蓄账户的余额中增加200美元。
以上三步操作必须打包在一个事务中,以保证一旦其中任何一步失败,都能够回滚所有的操作。
·
下图为可能的事务相关的SQL语句:
ACID 原则
单纯的事务概念并不能保证我们业务的正常工作。试想一下,基于上面的银行应用如果数据库在执行第4条语句时崩溃了,会发生什么?天知道,客户可能会损失200美元。再假如,在执行到第3条语句和第4条语句之间时,另外一个进程要删除支票账户的所有余额会发生什么?结果可能是银行不知不觉白白给了Jane 200美元。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有更多的失败可能性。连接可能会断开、会超时,甚至数据库服务器在操作执行过程中会崩溃。这就是为什么存在高度复杂且缓慢的两阶段提交系统的典型原因:为了应对各种失败场景
除非系统通过严格的ACID测试,否则空谈事务的概念是不够的。ACID代表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一个确保数据安全的事务处理系统,必须满足这些密切相关的标准。
1. 原子性 A
一个事务必须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整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提交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对于一个事务来说,不可能只执行其中的一部分操作,这就是事务的原子性。
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
2. 一致性 C
数据库总是从一个一致性状态转换到下一个一致性状态。在前面的例子中,一致性确保了,即使在执行第3、4条语句之间时系统崩溃,支票账户中也不会损失200美元。两个账户的总额总是合理的,如果事务最终没有提交,该事务所做的任何修改都不会被保存到数据库中。在处理一致性时,通常使用锁来保证。
事务前后数据完整性要一致
3. 隔离性 I
通常来说,一个事务所做的修改在最终提交以前,对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这就是隔离性带来的结果。在前面的例子中,当执行完第3条语句、第4条语句还未开始时,此时有另外一个账户汇总程序开始运行,其看到的支票账户的余额并没有被减去200美元。因此隔离性会带来相应的问题。
并发执行时,数据库为每个用户开启一个事务,各事物之间互相不可见,事物之间相互隔离
4. 持久性 D
一旦提交,事务所做的修改就会被永久保存到数据库中。此时即使系统崩溃,数据也不会丢失。持久性是一个有点模糊的概念,实际上持久性也分很多不同的级别。有些持久性策略能够提供非常强的安全保障,而有些则未必。而且不可能有100%的持久性保障(如果数据库本身就能做到真正的持久性,备份的策略就不会被提出)
事务一旦提交就不可逆
例如· 转账200
操作前 A :800 B:200
操作后 A: 600 B:400
如果在操作前 (事务还没有提交)服务器断电,那么重启后,数据状态为
A:800 B:200
如果在操作后 (事务已经提交) 服务器断电,那么重启数据库以后 ,数据状态为 A: 600 B : 400
隔离级别
隔离性在实际操作中比看起来复杂得多。ANSI SQL标准定义了4种隔离级别,每种存储引擎实现的隔离级别都不尽相同。这个通用标准的目标是定义在事务内外可见和不可见的更改的规则。较低的隔离级别通常允许更高的并发性,并且开销也更低。
1. READ UNCOMMITTED(未提交读)
在READ UNCOMMITTED级别,在事务中可以查看(获取)其他事务中还没有提交的修改。
以上面银行应用举例,如果当你在查看你的余额时期间(你这边网络比较慢),你妈妈给你转账200元,但由于某停电原因,转账动作并没有提交,ATM机并没有收取这200元,此时你读取了没提交的这个+200元的记录。这就叫读未提交
读未提交会有什么后果呢?
你读取了错误的+200的余额,导致你认为你有这些钱,当你在你女朋友面前给她买东西付款时,此时余额不足的大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展示在你女朋友面前,尴尬了不哥们!!!哈哈哈哈嗝~~
专业术语来说,读未提交会产生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后续会讲解)。
脏读:读取并使用了失效的数据记录
2. READ COMMITTED(提交读)
大多数数据库系统的默认隔离级别是READ COMMITTED(但MySQL不是)。READ COMMITTED满足前面提到的隔离性的简单定义:一个事务可以看到其他事务在它开始之后提交的修改,但在该事务提交之前,其所做的任何修改对其他事务都是不可见的。
还是银行的例子来举例,你有两张建行的卡,建行一卡和建行二卡,建行一卡中有10元,建行二卡中有100万元,这两证卡都已经绑定在了建行APP上了。某一天,你女朋友想要确定一下你的潜(钱)力,想看看你的资产额度,你信誓旦旦的掏出手机,打开建行APP。(建行APP的资产计数是当时将两张银行卡的余额做相加实现的,也就是先查第一张卡,然后再查第二张卡,你查看余额的这个事务包含了查卡一和卡二两个步骤)在这个执行事务第一步拿到卡一的10元时,你妈妈突然把卡二的钱转到卡一,并且此你妈妈的这个事务已提交。当你的事务再去读卡二时读到的是0元,两卡相加10元。这就叫做读提交。
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你读取了第二张卡的余额并不是错误的,读取的是你妈妈那个事务规规矩矩提交了的,只是因为你读取了不同的快照导致的。10元余额再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呈现在你可爱的女朋友面前!!真是潜(钱)力满满!!分手!!当然你再次刷新,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情况,余额会显示你真正的潜(钱)力。
专业术语上来说,读已提交会导致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不可重复读:两次读取的数据不一样。
3. 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
REPEATABLE READ结合MVCC原理(下面会将讲解)解决了READ COMMITTED级别的不可重复读问题,保证了在同一个事务中多次读取相同行数据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理论上,可重复读隔离级别还是无法解决另外一个幻读的问题。
为什么解决了不可重复读的问题?
基于MVCC原理,在事务开启之前,innodb会记录一个当前事务的ID,通过当前只能读取比自己事务id小于或等于的数据值的原则,相当于建立了一个视图,这样每次读取的数据都是不变的,从而解决了不可重复的的问题。
幻读:同一个事务中,读取的数据个数不一样;
REPEATABLE READ是MySQL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
4. SERIALIZABLE(可串行化)
SERIALIZABLE是最高的隔离级别。该级别通过强制事务按序执行,使不同事务之间不可能产生冲突,从而解决了前面说的幻读问题。简单来说,SERIALIZABLE会在读取的每一行数据上都加锁,所以可能导致大量的超时和锁争用的问题。实际应用中很少用到这个隔离级别,除非需要严格确保数据安全且可以接受并发性能下降的结果。
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事务,都要进行排队,可能造成系统卡顿问题
MVCC原理
MVCC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数据在一个事务中看到的数据是一致的,他通过快照来实现的。这意味着,无论事务运行多长时间,只要这个事务没结束,都可以看到数据的一致视图,也意味着不同的事务可以在同一时间看到同一张表中的不同数据。
为了实现这个机制,innodb在表中添加了一些隐藏列,其中一列记录最新改动此条数据的事务的id,当出现一个早期事务读取此条记录时,发现自己的事务id比这条数据的事务ID要小,那么这个事务就知道这个值被改动过,从而去通过undolog日志去读取此条数据小于等于自己事务ID的数据值。通过这样一个机制相当于维护了一张专属于这个事务的视图,从始至终都不会发生不可重复读的情况。
也就是说,基于MVCC原理,innodb引擎在事务开始是会记录此此事务的事务id,在读取数据时,通过比较事务id来判断当前要读的数据是否发生过变动,说白了,当前事务只能读取小于等于自己事务ID的数据值。
小结
在事务并发控制的内容中,但是依赖事务、ACID原则、隔离原则等这些概念单独使用不能保证并发事务的执行正确的结果,需要各种概念原则相互贯通核融合。
无论天气如何,无论白天黑夜,我都想要改善每个此刻,也把它刻在我的拐杖上 ——《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