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书籍信息
- 思维模式
- 思维模式解析
- 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 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 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 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 父母、老师与教练:思维模式的传播
- 改变思维模式
书籍信息
书名:《终身成长》
作者:(美)卡罗尔·德韦克
资源: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zhiyuan411/87355223,密码:book
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
- 急于一遍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
- 对自己的表现和能力评估不准确。
成长型思维模式: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
- 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 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
- 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
- 对自己的表现和能力评估非常准确。
- 热爱挑战,相信努力,面对挫折可以重新站起,以及取得更大(更有创造力)的成功。
思维模式解析
你可以进行选择。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信念。
固定型思维模式 | 成长型思维模式 | |
---|---|---|
成功 | 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 | 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
改变 | 不想暴露自己的不足 | 相信成功的关键是学习 |
脑波 | 只会对反映其能力高低的反馈展现出兴趣,只关心答案对错 | 高度关注可以提高他们知识水平的信息,关心正确答案是什么 |
挑战 | 充满挑战性时,即当他们感觉不到自己聪明且富有天赋的时候,他们就丧失了兴趣 | 主动迎接很多挑战,在挑战中成长,能力拓展和自身成长 |
超越 | 故步自封的自我限制 | 通过大幅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
追求 | 现在就要完美无缺,证明自己很特别,甚至是高人一等 | 不断进取,取得进步 |
潜能 | 固定不变 | 随着时间来提高自身技能的一种能力 |
失败 | 挫折是他们无能、没有价值,只是去尝试着修复自己的自尊(责备、找接口、向下比) | 从失败中学习并纠正自己的失败 |
努力 | 对真正的天才来说,任何事情都易如反掌,努力是有缺陷和不足的人需要做的 | 即使天才也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成功,欣赏天赋,更崇尚努力 |
高风险 | 加倍努力:努力显得不够天才,失败了也再没有借口 | 努力不够:应该为最重视的事情付出了所有努力 |
行动 | 不能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固定型思维模式会限制人的成就。它让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干扰信息,让人们不屑于努力,毁掉学习策略,也会让其他人变成审判者而非我们的同伴。
成长型思维模式给予人们明确的关注点、全身心的努力、无穷无尽的策略,还有学习中的同伴。最后,达成重要成就。
艺术才能是天赋,但有些人可以通过少量或零培训做到某些事,并不代表其他人在培训后做不到这件事(有时会做得更好)。
当我们把“有才能”“有天赋”“杰出”这些肯定的标签贴在孩子们身上时,也带来了剥夺他们对挑战的热爱,阻碍他们掌握通往成功的秘诀的风险。
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当你被贴上肯定的标签时,你害怕会失去它;而当你不幸被
贴上否定的标签时,你会害怕自己正如标签所说。
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中,被贴上否定的标签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试着迎头赶上。
成长型思维模式能让人们即使是被贴上否定标签时,也可以充分运用和开发自己的大脑。他们的头脑中不会充满局限性的思维,不会归属感薄弱,也不会担心其他人会来定义自己。
固定型思维模式则相反。
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身体上的天赋不同于智力上的天赋。身体上的天赋是显而易见的。但训练和培训也同样显而易见,它们带来的结果也一样明显。
不是一个天才,而是最努力的运动员:迈克尔·乔丹、贝比·鲁斯、威尔玛·鲁道夫。
秉性、决心、意志以及冠军思维(努力奋斗,懂得在压力下如何专注,而且在必要的时刻能够实现超水平发挥)这些品质成就了杰出的运动员,同时,它们也来源于成长型思维模式,其核心在于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责任感。
-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这也正是我们在这些冠军身上看到的。
-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挫折可以给人动力,挫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它是一记警钟。
- 在体育界中(在医学预科中),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掌控着自己走向成功以及维持成功的过程。
每一项运动都是团队运动,明星也要依靠团队的协作。
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固定型思维模式领导者的行为:(无懈可击、不可战胜、享有特权)
- 艾柯卡:我是英雄;
- 阿尔伯特·邓拉普:我是超级巨星。
成长型思维模式领导者的行为:(相信自己和他人的潜能和发展潜力)
- 韦尔奇:倾听、信任、培养;
- 郭士纳:摒弃固定型思维模式;
- 穆尔卡希:倾听、坚韧、恻隐之心。
群体思维指人们在团体决策过程中思维倾向于一致,没有人提出异议,没有人采取批判的态度。这种群体思维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决定,而且,伍德的研究表明,这种群体思维的现象一般来自于固定型思维模式。
群体思维原因:
- 领导者被下属看作永远不会犯错的圣人;
- 一个团体的成员认为自己拥有特殊的天赋和权力;
- 领导者为了强化自我,压制不同意见;
- 员工为了获得领导的肯定,站在和领导统一的立场上。
成长型思维模式消除了“能力是固定的”这个概念给人们带来的错觉及负担,让人们能够进行全面的、开放的信息交流和讨论,从而提高决策水平。
如果错误的夸奖方式导致孩子们变得过分看重成就,过分依赖夸奖,心理脆弱,那么正确的夸奖方式就可以引领他们努力工作,并让他们变得更坚强。
正确的反馈:公司不应该因为员工的一个绝妙的想法或者聪明的行为而奖励他们,而是应该因为员工们具有主动性、能够解决难题、不断奋斗学习新技能、不惧挫折并坦然接受批评而奖励他们,甚至可以因为他们不需要频繁的奖励就能好好工作而奖励他们。
成长型思维模式,在谈判任务中的表现更好、管理才能提升明显。
领导者是后天培养而非天生的,而且通常是通过自我培养而不是什么外在的方法形成的。
一个企业可能会体现出固定型思维模式,会判定员工是否“拥有才能”,我们将其称之为“天才文化”。也可能更偏向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员工通过努力以及正确的策略和指导,可以获得成长和进步,我们将其称为“发展文化”。
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自己的特质、伴侣的特质、你的恋爱关系的特质都是固定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则认为这一切都可以被培养,可以成长和改变。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的问题:
- 希望所有事都能够自动发生。应该心有灵犀、对一切意见统一、不需要付出努力。
- 认为问题意味着根深蒂固的缺陷。
友谊应该促进彼此成长,并互相肯定。从自我意识来看,在别人有需求的时候表现出同情心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对于那些把自尊建立在自己的优越性之上的人来说,你的财富和成功才是他们耿耿于怀的事。
害羞的人会担心他人贬低自己。他们经常担心受到他人评价或者在社交场合遭遇尴尬。害羞心理会阻碍人们交友和发展恋爱关系。
-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更容易害羞。
- 对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害羞掌控了一切。害羞让他们无法在社交场合结交新朋友,而且身处社交场合当中的时候,他们无法卸下防备,消除心中的恐惧。
-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害羞者将这种社交场合当成一次挑战。即使感到焦虑,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欢迎这种结识新人的机会。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他们认为有些人高人一等,而另一些人身份卑微,他们也都是喜欢评价他人的人。
在分手或受到伤害时,对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他们的第一目标就是报复。对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来说,正确的反应应该是去理解和原谅,并继续生活。
父母、老师与教练:思维模式的传播
对孩子的智力水平进行表扬,会损害他们学习的动力和表现。
孩子们都喜欢被表扬,他们尤其喜欢别人表扬自己的智力和天赋。这种称赞确实能给他们打气,给他们带来特别的喜悦感,但这种感觉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他们的自信心就会消失,积极性也会跌到谷底。如果成功意味着他们很聪明,那么失败则意味着他们很愚蠢。这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思考方式。
父母们认为,通过表扬孩子的头脑和天赋,他们可以给予孩子们持久的自信心,但事实上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或者任何事出现问题的时候,立即对自己产生怀疑。
父母最好是教会他们热爱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成为赞扬的奴隶。他们将拥有一种可以建立和修复自信心的终生有效的方法。
我们应该夸奖孩子们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夸奖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学习、坚持不懈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的成就。而且我们可以在和他们谈到其成就时,更倾向于表示自己欣赏和赞扬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做出的选择。
谈论别人家的孩子也是一样,避免对他们的智力和才能做出评价的方式。
当孩子们要参加考试或接受某项任务前,从智力和天赋方面入手安慰孩子会适得其反,他们会更害怕暴露出自己的不足。可以运用上面同样的方法。
面对失败时,孩子们需要诚实而有建设性的反馈。“建设性”的意思是帮助孩子弥补某些事情,创建一种更好的情形,或者更好地完成工作。
如果孩子们被“保护”起来,他们将无法从失败中很好地学习。他们会认为建议、指导和反馈是消极而具有破坏性的。回避建设性的批评并不会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反而会危害他们的未来。
错误的做法是:如果不按照父母的规则和价值观办事,就会受到评判和处罚。正确的做法是:教给孩子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做出更有道理、更成熟的决定。
当父母为孩子设立了一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理想目标时,他们其实是要求孩子符合一个聪明、有天赋的孩子的模型,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价值。他们没有留给孩子犯错的空间,也没有留给孩子展现自我个性的空间:孩子自己的兴趣、性格、欲望和价值受到了压抑。
当父母帮助孩子建立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理想形象时,他们给了孩子一个奋斗的目标。他们同样给了孩子成长的空间,给他们空间长成拥有完整人格的人,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
成为好父母/老师/教练:
- 优秀教师相信人的智力和才能是可以成长和发展的,他们也都对学习的过程非常感兴趣。
- 优秀教师会给所有学生设立高标准,而不是只给那些相对优秀的学生。维持一个非常严格、有纪律,但是充满爱的氛围。同样会引领学生达到自己期望的高度。
- 他们热爱学习,而教学是学习的绝佳途径。他们可以通过教学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学习自己的教学内容,理解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 给了球员在基本技巧方面的不断训练,给了他们自我调节的能力,也同样给了他们思维模式(充分准备,全力付出)。
- 给予每个球员相同的时间和关注,对每个球员都同样尊重。
- 分析和调动球员的积极性。
- 小心应对胜利。胜利可以将你推入固定型思维模式:“我能赢是因为我有才能。所以,我肯定能一直赢下去。”
虚假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 很多人将他们身上某些他们喜欢的优点称作“成长型思维模式”。比如,拥有灵活性和开放的思维,与专注于个人能力的发展,是两件不同的事。
- 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只关乎努力,特别是去夸奖别人的努力。需要注意:努力的过程并不只包含努力本身、不应该称赞根本不存在的努力(或者努力过程中的其他部分)、当没有学到东西时称赞不应该当作一种安慰奖、对努力的过程进行称赞的同时要将其与结果(学习、进步与成就)关联。
- 成长型思维模式等同于告诉孩子他们可以做任何事。这只是一句空洞的安慰,这是将责任完全抛给学生们。
父母、老师和教练如果想要传递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是头脑里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就够了,而是要通过行为体现:称赞学生的方法(告诉学生,这样的努力过程可以帮助他们学到知识),在学生遭遇挫折时的反应(认为失败是学习的好机会)以及是否重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认为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改变思维模式
信念是通往幸福(或痛苦)的关键。我们的思维一直在不断观察和解读一切,使我们的生活得以在轨道上正常行进。
思维模式构建了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复杂思绪,引领了整个解读的过程:
-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会对每一个信息做一次强烈的评估。如果是好事,他们就会贴上一个积极的标签,反之,坏事就会带来强烈的消极标签。
-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同样经常观察身边发生的事,但他们的内心独白与评判自己或他人无关。他们对积极和消极的信息同样很敏感,但他们更注重这个信息在学习和建设性行为方面能带来什么:我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我怎么做才能提高?
学习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带来巨大的转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制定一个具体的、成长型导向的计划,并坚持不懈地实行它。
拒绝改变的人:
- 特权意识:都是我应得的。认为需要改变的是世界而非自己。
- 否认现实:我的生活很完美。往往会逃避问题。
有时,对孩子来说,问题不是付出的努力太少,而是太多了,而且用错了地方。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学习本身的热爱,而往往只是要向父母证明自己的价值。
将自身的需要和希望与孩子的分割开来。也许你要的是一个处处拔尖的孩子,但你女儿要的是其他东西:父母的包容和自由的成长环境。
你放手以后会发现,女儿能衷心地投入她所做的事了。(按作者所设想,不一定是要成绩好、上好高中,而可能就是上一家感觉自由、压力不大的高中)
有的人会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来考虑减肥或控制怒气的问题。他们意识到,想要成功,就必须学习一些能够帮助自己的策略,并加以练习。
采取更好的学习方法,用心规划学习时间并长期保持学习动力。
他们会积极考虑如何长期保持干劲,考虑取得一定成果后,要养成哪些习惯才能继续保持成功。
他们也会遇到挫折。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问自己:“我能从挫折中学到什么呢?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我该怎么做呢?”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事实上,我们都同时拥有两种思维模式,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思维模式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足够的时间、努力与相互支持。
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 接受:去拥抱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面对这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
- 观察:明确是什么激发了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 命名:给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
- 教育:知道了触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诱因以及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他也有了命名。接下来教育他,让他和你一起走过这段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设立成长型目标:
- (考虑这一天该怎么过)对我来说,今天有哪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对我周围的人呢?
- (利用这些机会制定一个计划)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实行这个计划?
- (遇到不可避免的阻碍与挫折时,制定一个新的计划)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实行我的新计划?
- (获得成功后)要保持不断成长,我还要做些什么?
改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问题能解决我所有的问题吗?不能。
但我因为这种思维模式而拥有了不同以往的生活:更加丰富的生活。因为这种思维模式,我成了一个更积极、更有勇气、更加开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