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背景
- 新建工程
- 拷贝/编写C/C++代码
- 编写CMake配置文件
- 写Java代码加载动态/静态库
- java转换c++,c++转java
- native层打印日志
- Android去调用Java层的native方法
- 对外提供.so/.a库 + jar包
- 检查APK里面是否已经被正常包含.so/.a
- 完成
背景
突然想起做了这么久的JNI开发,却没有分享过相关内容。
今天就公司刚做完不久的一个项目来剖析,作为JNI的一个入门小实践。内容会做一些抽象,隐藏掉细节的业务部分。希望对刚学习JNI和要边学边开发的同学有所帮助。
新建工程
第一步就是新建一个C/C++工程:
一开始会有一个cpp目录,里面默认有CMakeLists.txt和一个.cpp文件:
拷贝/编写C/C++代码
通常来说C代码是由别的开发小组提供,我们负责写JNI代码,让Java层去调用C/C++的代码。
我们要做的是把C代码copy到cpp这个目录里面。
编写CMake配置文件
然后根据源代码去做一些CMake的配置,我这个项目是使用一个CMake文件去配置所有代码。想要更加灵活布局的话,也可以每个目录写一个Cmake文件,然后合并到根目录的Cmake中。
C代码的目录:
这个时候去编译,看能不能通过。
不能通过的话,说明CMake写的有问题,可以参考:Cmake专栏
写Java代码加载动态/静态库
上面搞定之后,可以正式开始写代码了。
写一个Java类用作加载原生库,可以是.so 或者.a。不了解的动态库和静态库的同学可以参考:Linux专栏
当没有实现C++方法的时候,方法名是报红的。点击:ALT+Enter可以自动生成对应的JNI方法,点击坐标的C++标记即可跳过去:
它会根据java的包名自动生成JNI方法名,方法名是由Java+包名+类名+方法名组合而成的。
需要注意的是:假如java改了包名或者类名,这个JNI方法也需要修改,不然无法映射链接过来。
java转换c++,c++转java
下面是示例代码,供参考:
C代码:
int ProcessInject(const char *ipeks, unsigned char *ipek_mkey, char *fkey_fpath, unsigned char *fk_mkey, char *datetime);
JNI代码:
extern "C"
JNIEXPORT jint JNICALL
Java_com_xxx_nativelib_NativeLib_processInject(JNIEnv *env, jobject thiz, jbyteArray ipeks,
jbyteArray ipek_mkey, jbyteArray fkey_fpath,
jbyteArray fk_mkey, jbyteArray date_time) {
jbyte *ipeks_c = env->GetByteArrayElements(ipeks, nullptr);
jbyte *ipek_mkey_c = env->GetByteArrayElements(ipek_mkey, nullptr);
jbyte *fkey_fpath_c = env->GetByteArrayElements(fkey_fpath, nullptr);
jbyte *fk_mkey_c = env->GetByteArrayElements(fk_mkey, nullptr);
jbyte *datetime_c = env->GetByteArrayElements(date_time, nullptr);
int result = ProcessInject((const char *) ipeks_c, (unsigned char *) ipek_mkey_c,
(char *) fkey_fpath_c, (unsigned char *) fk_mkey_c, (char *) datetime_c);
// Release resources
env->ReleaseByteArrayElements(ipeks, ipeks_c, 0);
env->ReleaseByteArrayElements(ipek_mkey, ipek_mkey_c, 0);
env->ReleaseByteArrayElements(fkey_fpath, fkey_fpath_c, 0);
env->ReleaseByteArrayElements(fk_mkey, fk_mkey_c, 0);
env->ReleaseByteArrayElements(date_time, datetime_c, 0);
// 返回结果给 Java
return result;
}
int类型的无需转换,直接使用即可。
Java的byte类型需要先转为jbyte* 类型,传入C/C++代码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强制。其它类型的话,
可以点jni.h头文件进去查看:
或者直接查看JNI关机文档,需要一定英文水平。
jbyte *ipeks_c = env->GetByteArrayElements(ipeks, nullptr);
//使用ipeks_c ,dosomething
...
// Release resources
env->ReleaseByteArrayElements(ipeks, ipeks_c, 0);
传入并使用对象类型的时候,记得用完立刻释放,不然有时候需要循环的业务逻辑会消耗掉JNI可以开辟的空间,听说最多是五百个对象。没有实际考察和测试,供参考。
至于JNI使用的栈内存的原理我在公司部分已经做过一期技术分享。后续有时间会做相应的分享到网上,可以先关注一波这个账号。
关于ReleaseByteArrayElements的最后一个参数,绝大部分场景使用0就OK,意思是他会把C/C++源码对这个变量所做的修改刷新回去给Java层。
还有一个点要注意,就是Java层的byte是有符号的,可以是负数,C/C++层的unsigned char是无符号的。写业务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个点,要了解清楚。
native层打印日志
打印日志可以直接copy这个,Google那边薅过来的:
/*
* Copyright (C) 2015 The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
* Licensed under the Apache License, Version 2.0 (the "License");
* you may not use this file except in compliance with the License.
* You may obtain a copy of the License at
*
* http://www.apache.org/licenses/LICENSE-2.0
*
* Unless required by applicable law or agreed to in writing, software
* distributed under the License is distributed on an "AS IS" BASIS,
* WITHOUT WARRANTIES OR CONDITIONS OF ANY KIND, either express or implied.
* See the License for the specific language governing permissions and
* limitations under the License.
*
*/
#ifndef NATIVE_AUDIO_ANDROID_DEBUG_H_H
#define NATIVE_AUDIO_ANDROID_DEBUG_H_H
#include <android/log.h>
#if 1
#define MODULE_NAME "xxxxx"
#define LOGV(...) \
__android_log_print(ANDROID_LOG_VERBOSE, MODULE_NAME, __VA_ARGS__)
#define LOGD(...) \
__android_log_print(ANDROID_LOG_DEBUG, MODULE_NAME, __VA_ARGS__)
#define LOGI(...) \
__android_log_print(ANDROID_LOG_INFO, MODULE_NAME, __VA_ARGS__)
#define LOGW(...) \
__android_log_print(ANDROID_LOG_WARN, MODULE_NAME, __VA_ARGS__)
#define LOGE(...) \
__android_log_print(ANDROID_LOG_ERROR, MODULE_NAME, __VA_ARGS__)
#define LOGF(...) \
__android_log_print(ANDROID_LOG_FATAL, MODULE_NAME, __VA_ARGS__)
#else
#define LOGV(...)
#define LOGD(...)
#define LOGI(...)
#define LOGW(...)
#define LOGE(...)
#define LOGF(...)
#endif
#endif // NATIVE_AUDIO_ANDROID_DEBUG_H_H
CMake文件里面记得确认已经引入log库。Google爸爸已经在NDK包里面提供,直接引入即可。
日志的使用示例:
Android去调用Java层的native方法
上面这些搞定之后,直接在MainActivity里面new出前面创建的对象:
调用native函数即可。
对外提供.so/.a库 + jar包
假如我们在CMake里面写了SHARED的话,编译之后,生成的是动态库,.so文件。
我们通过JNI代码调用的C/C++源码会被打包成一个.so库。也就是说,我们JNI写完之后提供给别人的就是这个.so库,再加上Java文件,就是这个:
因为JNI需要类名、包名完全一致,为了避免用户改了它们,导致调用不到JNI代码。我们把所有相关的Java代码打包为一个jar文件包。
不叫了解怎么通过Android studio打包jar文件包的可以参考:jar生成
那么.so在哪里呢?
检查APK里面是否已经被正常包含.so/.a
再看看APK里面是否已经把动态库文件打包进去了
完成
好了,这就是写一个JNI工程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