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正在成为车企「价格战」的牺牲品。尤其是纯视觉方案带来的巨大显性降本效应,开始动摇车企的传感器配置策略。
本周,随着极越01的上市,相比去年发布的探月版车型39.98万的定价,大幅下降至24.99-33.99万,两颗激光雷达也被放弃。
一方面,肯定是出于成本的考量,为了可以对标特斯拉Model Y;另一方面,纯视觉方案的不断成熟,也让作为技术提供方的百度,有足够的勇气来应对复杂的高阶智驾场景。
在极越看来,“激光雷达可在短期内迅速提升系统表现,但存在上限;而长期来看,纯视觉在系统成本、迭代速度、数据闭环,甚至向端到端发展都具备优势。”
10月17日,极越官方发布了一台仅搭载纯视觉感知架构的极越01跑完了上海陆家嘴-外滩-南浦大桥等路段,全程零接管的“一镜到底”路试视频。
而在此之前,华为ADS2.0版本也拿起了「减配」激光雷达的大刀(从3颗改为1颗);此外,改款的小鹏P5(国内最早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之一)更是直接取消了激光雷达配置。
事实上,这样的变化,底层逻辑还是「降本」。
本月,毫末智行发布三款千元级智能辅助驾驶产品——HP170、HP370、HP570,可全面满足高中低价位智驾车型量产需求,预计将于2023年和2024年先后上车。
其中,5000元级别的HP370,依靠9V3R(可选装5R)的低成本配置,可实现高速、城快,以及城市内的记忆行车(介于高速NOA与全场景NOA之间),免教学记忆泊车等功能。
而8000元级别的HP570,支持城市全场景无图NOH方案,也仅仅是提供了支持选配1颗激光雷达。这意味着,激光雷达的配置,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可有可无」的选择。
此前,毫末智行的感知视觉自监督大模型是互监督,用激光雷达作为监督信号训练视觉,目前已经升级到纯视觉。
而目前,不依赖激光雷达,毫末智行就能将收集的大量量产回传视频转化为可用于BEV模型训练的带3D标注的真值数据。
此外,最早实现在国内乘用车量产上车的Livox,也被兄弟公司大疆车载(卓驭)“抛弃”,后者目前主打低成本的纯视觉感知方案。
目前一些新车仍然会选用激光雷达来实现高阶智驾的落地,但由此推高的售价,似乎更多是为了「营销卖点」的需求。
比如,刚刚上市的合创V09,次顶配价格为37.38万元,而配置了1颗激光雷达的顶配车型则是大幅升至43.88万元。
而从实际搭载交付数据来看,今年1-9月,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超过30万颗。禾赛、图达通、速腾聚创排名前三位,合计占有超过85%的市场份额。不过,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
最典型的代表,则是理想。
作为目前国内乘用车市场激光雷达前装搭载量的主要贡献者,随着理想L9 Pro版本(无激光雷达配置,与MAX版本相差3万元)的上市,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从今年6月开始,理想品牌旗下无激光雷达配置车型交付量开始超过激光雷达配置车型。
其中,今年9月,L8车型MAX(激光雷达配置)版本月交付量仅为Pro/Air(无激光雷达)约1/4。而在价格更低的L7车型上,激光雷达版本的交付量,更是仅占约10%。
此外,即将在旗舰SUV EX90上实现激光雷达标配的沃尔沃汽车,近期也对外披露,在后续面向中低价位市场的多款新车,将不再提供标配,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
而作为沃尔沃的激光雷达供应商,Luminar正在涉及一起集体诉讼,原因是投资者认为,该公司的董事会对公司的业务、运营和前景做出了重大虚假和误导性陈述。
由于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实现规模化前装量产交付,Luminar公司的股价在过去半年内再度下滑近30%,而相比于历史股价最高点,市值更是缩水近9成。
这背后有两个因素,一是高速NOA的现有应用场景,在基于视觉+毫米波雷达的高性价比方案支持下,已经“够用”;另一方面,激光雷达的成本,对于车企来说,压力依然巨大。
同时,上游产业链也已经感受到不确定性。
作为激光雷达元器件供应商,炬光科技上半年披露,受激光雷达宏观行业进展不及预期以及相关配套车型销量的影响,上半年公司客户提货量未及预期。
该公司表示,目前整体市场环境变化较多,今年整体来看相比预期提货量可能会有所不足。此外,部分没有进入前装市场的激光雷达公司,也陆续传出裁员、大幅缩减成本的消息。
此外,另一家供应商—海创光电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度该公司的激光雷达光学元器件产销率下降较大,主要原因是客户推迟提货32.79万件。而截至2023年5月31日,该产品也仅提货13.44万件。
不过,从激光雷达供应商的角度来看,行业依然需要高性能的激光雷达;因为系统做得越稳定,但是如果很多长尾问题解决不了,实际上是更危险的。
在图达通CEO鲍君威看来,纯视觉方案分辨率可以足够高,但是很多场景由于训练数据集(有限性)的问题,再加上物理性能的局限,系统的安全冗余度还远远不够。
而对于成本问题,图达通给出了答案。
今年早些时候,蔚来自研的第一款芯片产品-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正式亮相并开启交付。这款由蔚来和图达通(蔚来的独家激光雷达供应商)联合研发的芯片,可以降本几百元。
目前,不管是激光雷达还是4D成像毫米波雷达,主流的信号及数据处理芯片都是采用FPGA为主。而提高收发模块集成度及自研SoC芯片替代FPGA是降本的主要方向之一。
尤其是FPGA会导致成本更高、效率更低、尺寸更大且功耗更高,并且在点云处理等方面,由于不同激光雷达存在一些技术差异,通用FPGA更是无法实现「精准」降本和灵活的扩展性。
事实上,芯片(更高集成度、更灵活的软件集成)、算法尤其是系统级的感知融合能力,一直是激光雷达全方位降本增效的关键。
目前,蔚来旗下车型均已经完成NT2.0平台的切换(也是市场唯一全系车型标配激光雷达的品牌),今年1-9月激光雷达上车量已经超过10万台,是2022年全年的2倍之多。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作为车企曾经的“军备竞赛”的王牌之一,激光雷达赛道正在回归理性。短期的波动,也属于正常现象。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从定点到实际交付量兑现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