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目录:
1.1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
数据库:Database -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DBS)(有四个组成要素)
1.1.2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2数据模型
1.2.1俩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1.2.2概念模型
补1.2.2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1.2.3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1.3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3.1三级模式
外模式/模式: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物理独立性
对于模式,究竟怎么考,很头疼比如,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诸如此类综合的就下不了手
1.1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Database -DB
是永久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和操作系统一样都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
-
- 功能:数据定义功能
-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
- 数据操作功能
-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有四个组成要素)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DBA)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特点:
- 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不代表没有),易扩充
- 数据的独立性高(由DMBMS的二级映像功能保证)
- 物理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应用程序不改变
- 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 安全性:防止不合法使用造成的数据泄露和破坏
- 完整性:保证数据之间的关系
- 并发控制: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
- 数据库恢复: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正确状态
1.1.2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人工管理阶段
- 文件系统阶段
- 数据库系统阶段
1.2数据模型
1.2.1俩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现实->概念:数据库设计人员
概念->逻辑:数据库设计人员
逻辑->物理:数据库管理系统
- 概念模型(信息模型)
-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1.2.2概念模型
基本概念:
- 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 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
-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
- 实体型:用实体名机器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
-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
- 联系:事物之间均存在联系
实体-联系方法:
E-R方法
补1.2.2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
- 层次模型
- 网状模型
- 关系模型
-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 对象关系数据模型
- 半结构化数据模型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或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和选择物理模型,但用户不需要考虑物理细节
1.2.3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 数据结构
- 数据操作
-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1.3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3.1三级模式
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对应概念模式
- 它是数据库模式结构的中间层,既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又与具体的应用程序、所使用的应用开发工具及高级语言无关
-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 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统一考虑所有用户需求,并将这些需求有机结合为一个逻辑整体
- DBMS提供模式DDL来严格定义模式
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描述
- 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一个子集,所以模式与外模式的关系为一对多
内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