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UART
- 二、SPI
- 二、IIC
前言
UART为异步串行通信,使用各自的时钟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受过程,不使用同步时钟,而是使用一些特殊位(起始位、停止位);SPI、IIC为同步串行通信,需要同步时钟。
通信三种模式:
1)单工:通信双方设备发送器和接受器分工明确,只能由发送器向接收器但一固定方向传输数据;
2)半双工:两个设备均既是发送器也是接收器,某一时刻只能向一个方式传输数据;
3)全双工:两个设备均既是发送器也是接收器,两台设备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数据。
一、UART
UART是一种使用异步串行通信方式的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他在发送数据时将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来传输,在接受数据时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在硬件连接时,发送端的Tx连接接收端的Rx,即Rx与Tx连接,Tx与Rx连接。
一、UART
UART是一种使用异步串行通信方式的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他在发送数据时将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来传输,在接受数据时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在硬件连接时,发送端的Tx连接接收端的Rx,即Rx与Tx连接,Tx与Rx连接。
UART在进行数据发送和数据接受过程在的一帧数据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四部分组成。通过特殊位可以通过移位寄存器将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空闲状态:没有数据传输,是高电平,保持高电平表示线路和传输设备没有损坏;
起始位:数据开始传输时发送端首先发送一个低电平“0”来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
数据位:数据位存放传输需要的数据,一般是8位,如果不使用奇偶校验位,则为9位,先发送低位,在发送高位;
校验位:数据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数据传送的正确性;
停止位:数据结束标志,通常有两位,但只使用了一位,为了结束数据传输,UART将数据线保持在高电压(1)。
UART发送端与接收端必须在波特率上达成一致才能成功传输数据,使用波特率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
UART优点:
1)全双工数据传输只需要两条线;
2)不需要时钟或其他定时信号;
3)奇偶校验位确保将基本错误检查集成到数据包帧中。
UART缺点:
1)帧中数据的大小有限;
2)与并行通信相比,数据传输速度要慢一些;
3)发送器和接收器必须统一传输规则,并且选择合适的波特率。
1、RS232
信号采用负逻辑电平、单端传输方式工作。通过一根信号线发送,一根信号线接受,加上一根地线,RS232可实现全双工通信。由于单端传输方式抗干扰能力差,导致RS232标准通信距离短(小于15米),数据传输速率低等问题。另外RS232仅支持一对一通信,存在无法实现多个设备互联的缺点
2、RS422
RS422采用差分传输(平衡传输)方式,将最大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ps;当传输速率在100kbps以下时,传输距离可达1200米。由于采用差分传输方式,RS422需要4根信号线来实现全双工通信,两根用于发送、两根用于接收,一般会在加上一根地线。RS422允许在一条传输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从而实现但个设备发送,多个设备接受的功能。
3、RS485
RS485采用差分传输方式,可以抑制共模干扰,但是RS485只有两根信号线,由发送和接收公用,因此发送和接受不能同时进行,只能实现半双工通信。RS485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各设备通过使能信号控制发送和接收过程。传输距离可达3000米,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
RS232、RS485区别:
1)工作模式:232全双工,485半双工;
2)传输方式:二者只是物理协议的通信(接口标准),485是差分传输方式,232是单端传输方式,通信程序没有太大区别;
3)信号线:485接口组成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要两根信号线,232一般只使用RXD、TXD、GND三条信号线;
4)传输距离: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200米,实际上可达3000米,232传输能力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米,实际上能达到15米左右;
5)抗干扰性:485接口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噪声干扰性好,232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
6)通信能力:232纯属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位20Kbp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位10Mbps;
7)电气电平值:485的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位+(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在232中任何一条信号线的电压均为负逻辑关系。即:逻辑“1”,-(5~15)V;逻辑“0”,+(5~15)V。
二、SPI
Motorola公司开发的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外部引脚使用四根线。与IIC不同,SPI没有明文标准,SPI数据传输速度比IIC要快。SPI的四根信号线为SCLK、MOSI、MISO、SS。
SCLK:时钟信号,由主设备产生;
MOSI: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
MISO:从设备输出,主设备输入;
SS:从设备使能信号,由主设备控制。
SPI是单主设备通信协议,即总线中只有一个中心设备能发起通信。在点对点的通信时,SPI不需要寻址操作,且为全双工通信,效率高;当存在多个从设备时,每个从设备都有独立的时能信号,硬件上比IIC要复杂。SPI当SPI主设备想读/写从设备时,首先拉低从设备对应的SS线(SS是低电平有效),然后发送工作脉冲到时钟线上,在相应的脉冲时间上,主设备把信号发到MOSI实现写操作,同时可对MISO采样而实现读操作。
SPI有四种传输模式:模式0、模式1、模式2和模式3,通过控制寄存器中的CPOL(时钟极性)和CPHA(时钟相位)来进行设置。它们的区别是定义了在时钟脉冲的哪条边沿转换(toggles)输出信号,哪条边沿采样输入信号,还有时钟脉冲的稳定电平值(即时钟信号无效时是高还是低)。主从设备必须使用相同的工作参数SCLK、CPOL、CPHA,才能正常工作。如果有多个从设备,并且它们使用了不同的工作参数,那么主设备必须在读写不同从设备间重新配置这些参数。
SPI是一个环形总线结构,SPI接口在内部硬件实际上是两个简单的、传输数据8位的移位寄存器。SPI不规定最大传输速率,没有地址方案;SPI也没规定通信应答机制,没有规定流控制规则。
缺点:
1)没有指定的流控制;
2)没有应答机制确认是否接收到数据;
二、IIC
Philips公司开发的一种使用两根线连接所有外围芯片的总线协议,两条信号线都是双向传输的,IIC协议标准规定发起通信的设备称为主设备,主设备发起一次通信后,其它设备均为从设备。IIC是一种多向控制总线,多个芯片可以连接到同一总线结构下,每个芯片都可以作为实时数据传输的控制源,是多主设备的总线,且没有物理芯片选择信号线,没有仲裁逻辑电路,只有两根信号线,一条为双向数据传输的SDA,一根是时钟线SCL。主从设备之间通信是利用每个从设备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主设备可以通过该地址与从设备进行通信。最初定义总线速度为100Kbps,后来发展为400Kbps和3.4Mbps。
IIC协议规定:
每一IIC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七位设备地址;
数据帧大小为8位的字节;
数据(帧)中的某些数据位,用于控制通信的开始、停止、方向(读写)和应答机制。
IIC数据传输速率有标准模式(100kbps)、快速模式(400kbps)和高速模式(3.4Mbps),另外一些变种实现了低速模式(10kbps)和快速+模式(1Mbps)。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START信号与STOP信号的电平变化。
START信号:时钟信号SCL为高电平,SDA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开始传输数据;
STOP信号:时钟信号SCL为高电平,SDA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结束传输数据;
IIC通信过程大概如下:当起始信号发生时,所有的从设备准备接受主设备发送的从设备地址(7位设备地址加1位读写操作的数据帧),从设备接收到地址后开始与自身地址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被选中,并向主机发出应答(ACK),如果不同,则进行等待状态,等待STOP信号到来。当主设备收到应答后便开始传送或接收数据。数据帧大小为8位,尾随一位的应答信号。主设备发送数据,从设备应答;相反主设备接数据,主设备应答。当数据传送完毕,主设备发送一个STOP信号,向其它设备宣告释放总线,其它设备回到初始状态。
基于IIC总线的物理结构,总线上的START和STOP信号必定是唯一的。另外,IIC总线标准规定:SDA线的数据转换必须在SCL线的低电平期,在SCL线的高电平期,SDA线的上数据是稳定的。主设备向从设备写数据时,SDA线由主设备控制,从设备负责接受信号;相反,主设备读取从设备数据时,SDA线由从设备控制,主设备负责接受信号。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度学习与路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