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软件行业技术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软件项目外包。在外包的软件项目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对这些外包的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已成为许多企业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软件的众多质量控制手段中,验收测试是其中主要的方法之一,它是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的一种测试,也是测试验收人员对质量最后一关的把控手段,直接影响客户对产品好坏的感知。怎样做好验收测试是一门学问,本文通过“某气候中心数据加工处理系统”软件项目验收测试的案例,提供一种验收报告的撰写方式。
01、项目概述
某第三方测评机构受某气象业务单位委托,对该单位的“某气候中心数据加工处理系统”软件项目进行了验收测试。
根据该单位提供的需求说明、用户文档等方面的文档说明,依据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 17544-1998)、《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GB/T 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2部分:外部度量》(GB/T 16260.2-2006)以及相关质量评价标准,从软件文档、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安全性等8方面对该软件进行了符合性测试和综合的评价。
02、系统简介
“某气候中心数据加工处理系统”系统架构层次根据MVC模式思想共分4层,分别是数据源层、数据采集与处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应用层。数据加工处理系统根据业务调研需求及建设范围边界确定其主要包括气候业务众创开发平台、气候业务算法配置系统、气候构件库以及综合气候业务应用4部分,各部分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整体。数据加工处理系统支持多家技术服务商在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架构、统一开发工具的平台上设计、开发气候业务构件和算法构件,支持多方众创、共享和协作。通过对业务构件和算法构件的应用,服务商能够快速搭建气候业务应用系统,从而提高气候软件的标准化水平、可用性以及复用率,同时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气候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应变能力。
03、测试内容
测试内容分为3方面:对系统中的每个功能项目的输入、输出、处理、限制和约束等进行验证,对各功能项的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等进行逐一检测;验证业务流程的正确性,即检查系统的业务流程是否满足该气象业务单位的要求;根据系统对非功能性方面的要求,在对常规质量特性进行测试的同时,重点对性能(效率)、安全性进行测试。
系统中的众创开发平台、气候算法配置系统、气候构件库及配套服务中心等子系统是本次测试的重点。本次测试将依据需求说明书分析气候构件开发及使用、气候算法的装配和调度处理流程,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出测试方法和用例,测试方法重点考虑用非法的数据、非法的流程、非法的操作顺序等进行测试,以检查软件的执行过程、方式和结果,验证其容错率、稳健性以及错误恢复能力。
在性能(效率)方面,本次测试将根据系统的性能需求,进行性能符合性验证,通过负载压力测试工具LoadRunner进行负载压力测试和疲劳强度测试,验证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可以长期、稳定地运行。
安全性是该气象业务单位比较关心的测试的部分,针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本次测试进行了输入验证、身份鉴别、身份认证、敏感数据、配置管理、会话管理、参数维护、错误处理、审计日志、用户登录等方面的安全性测试。
04、测试结论
被测系统为气象业务单位特别是对气候研究的相关人员提供了一套作业平台,相关业务人员、气候科研人员通过气象局内部统一的账号即可登录该系统,根据业务需求处理业务,进行科研训练及数据的调用和处理;系统能够实时查询算法的执行流程及日志等信息,可跟踪气象数据的来源、处理过程及流向实现对气候算法与数据应用的动态监控;系统有针对性地支撑了气候科研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科研人员对所属区域的气候变化状况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
在测试过程中,共计发现近270个问题,从软件的质量特性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软件的可靠性、功能性、效率、安全性上;从软件的业务功能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构件开发、构件调度、算法编排及日志输出以及与其他平台对接等方面。这些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经由开发方整改并经回归测试确认后基本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也有部分问题在测试期间未能得到解决,测试方对此提出了修改建议。
经过该软件评测机构的严格测试,认为“某气候中心数据加工处理系统”与其需求说明、用户文档所述的产品规格及其特点基本符合,该软件的开发已达到预定目标,可以在气象业务中气候变化及研究的科研工作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