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收获
- 意义
- 憧憬
收获
转载和摘抄只是对知识的搜集,不仅不会起到扩充知识体系的作用,反而会让人陷入盲目的自信或者自卑。一些人会把收藏当作底蕴,例如看到一个如何快速学Python的标题,就会逢人说自己会Python;另一些人则会淹没在自己的收藏夹中,不知从何学起,于是认为自己啥也不懂,网上时常有人说,收藏从未停止、学习从未开始,说的就是这个。
想达到对知识或者技术的真正理解,必须要做的就是应用和总结,对于编程技术来说尤为如此。将代码实现一遍,就是应用的过程,但单纯的应用无法逃脱遗忘的魔咒,将应用过程总结成文字,不仅能够温故知新,同时还可以捋顺应用过程中被忽略的技术细节,是对知识内容最佳的复习手段。
而写博客则是更加高级的总结,因为博客不仅要给自己看,也要给别人看。也就是说,从总结的水平而言,不仅要求自己能看懂,还要要求能被别人看懂,这里面会涉及到更多的细节问题。从总结的内容而言,如果一篇博客没有人看,那要么说明总结的不好,要么说明这个领域比较冷门,甚至过时。通过博客提供的反馈,来修正博文的内容,是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
意义
写博客不同于写论文,往往是对现有知识的重新梳理,正所谓千人千味,尽管同样的知识,不同的人的着眼点和着手点是不同的,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并总结成文,这些博文都有着不同的价值。
而这种开源的创作理念,会使得更新的博文建立在现有博文的基础之上,总会有人将前人的诸多理解进一步总结,随着知识不断地被磨合,后人在理解这段知识的时候显然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是博客,尤其是开源的博客最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看来,其实大多数人在这一点上做的并不够,很多人都在以洗稿的方式在创作,这是毫无价值的。一方面对自己没有意义,洗稿的过程不涉及到对知识内容的复现,也就不会发现具体的技术细节,也就无法真正掌握自己洗稿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对别人来说就是危害了,当一个人在网上搜索某个知识点时,他希望搜到更多内容不同的资料,而非内容几乎一样的资料。洗稿的行文风格,实则是对互联网内容的一种败坏。
憧憬
对于写博客这件事,我也是最近才形成习惯,目前来说,主要希望总结一些Python科学计算的常用模块,当然也包括标准库。大量优秀的编程工具,要么没有中文文档,要么中文文档除了少部分内容质量尚可,其余大部分内容都是肉眼可见的机翻,给阅读者造成了很严重的阅读障碍。
目前已经总结了五十余个标准库模块:刷完这50个标准库模块:没人比我更懂Python了
以及Numpy的大量内容:Numpy
除了单纯的整理,也做了一些有意思的事儿,比如画个足球:用Python画一个足球
画一棵分形树:用Python画一棵分形树
画一颗跳动的心:画一颗跳动的心
华强买瓜:华强买瓜的字符画视频
画个太阳系:用Python搓一个太阳系
为你的二次元老婆们做个3D画廊:WPF 3D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