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环境]过xhs的x2环境检测 – part1
Xhs的jsvmp用算法逆向确实容易头秃,扣代码对vmp而言也用处不大,此时补环境的重要性就出来了,通过把运行js的环境伪造得像浏览器一样,就能模拟出好像请求都是通过浏览器发起的一样。
这里要区分两个问题:
1.补环境是为了补充nodejs没有的一些方法,对象等
2.补环境同样是为了规避nodejs被检测
这两个听起来很类似但确实不同
比如如果node运行代码提示没有window对象,那么这个属于情况1
但是如果代码里有这么一段代码:
let nd = global==undefined
if (!nd){
X2=“此人不是浏览器”
//做一些见不得人的检测勾当,把你的调试引入歧途……
}
这样的代码即为检测nodejs的代码,这些代码悄悄地进行检测,然后把xhs的x2参数变得和浏览器不一样,让你无法得到正确的x2,
为了生动形象,加深对技术本质的理解,本着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态度,我们以xhs的代码为例,一步一步深入挖掘,看看补环境的是是非非……
故事开始……
今天我拿到了xhs的加密js源码,我直接一个Ctrl c把所有的代码,复制到本地,添加下面的代码测试加密函数:
var u = “/api/sns/web/v2/comment/page?note_id=648723c9000000001300a677&cursor=”;
function get_xsxt(url, json_data){
let ans = window._webmsxyw(url, json_data)
return ans
}
let ans = get_xsxt(u,“”)
console.log(ans)
保存为xhs.js,好!打开终端,输入node xhs.js,坐等结果,好!逆向真简单!
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意外了,提示没有window对象,这就是补环境的发源之地,行吧,那我就补上window对象!也就是说这份代码会使用到window对象里面的一些东西,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里面的对象啊、方法啊、值啊等的,这个时候补充window=global、(或者window={},然后一步一步的补充需要的对象),但是window=global简单粗暴但是也容易被检测到你使用的js runtime和浏览器不一样,那么你就坐等被检测吧……,但是!我们由浅入深,就看看他妈的,他能怎么检测,我就用window=global试试先:
提示没有RegExp这个东西,但是明明global对象是有这个函数的啊:
不管他,我们按照浏览器的将RegExp补充在window对象上,我们补上:
window.RegExp = function RegExp(){};
再次运行:
好家伙,还是有问题,于是,我们一观察调用位置,也许_ace_0a916._ace_936这个对象就不是window呢?
于是我们直接打个断点来进行调试看看,到底是谁调用了RegExp属性!
我勒个去去,调用者936是undefined……,那肯定是没有RegExp属性的……,那么这条路走到这,是不是意味着走不下去了呢?如果就自己手动往上跟栈的话,是比较头疼的……那么,我们不妨试试一开始补window={}看看效果如何?
结果出乎意料的相似,是一样的,那么现在怎么办呢?打开思路,我们去浏览器同样断下来看看这个地方正确的应该是什么?
那么就奇了怪了,为什么我们补充了window对象却没有??
这时候,我们请出所谓的补环境框架,看看这框架到底是如何解决我们这些问题的?:
通过补环境的框架可知,它是因为有circle的引用,导致我们上面的补法出现问题,因为我们上面的补法,window下面并没有window,于是我们加上看看!:
let window = global
window.RegExp = function RegExp(){};
window.window = window
再次运行:
这个RegExp的报错我们就通过了,那么为什么这个补环境的框架能够捕捉到这种情况,而我们手动没法捕捉到呢?这就是得益于proxy的运用,每次一旦访问和设置proxy代理的对象的值,都会hook到,也就是链式的hook,于是,便有了补环境框架的由来。
书归正传,我们现继续手动补着看!
现在需要补充createElement,这个定义在了document上,我们直接补充:
let document = {};
document.createElement = function createElement(tagName) {
let tagname = tagName.toLowerCase() + ‘’
debugger;
return {}
}
运行看看:
还是这个错,借鉴上面的思路,我们需要把document作为window的属性加入进去,于是调整补充的代码:
let document = {};
document.createElement = function createElement(tagName) {
let tagname = tagName.toLowerCase() + ‘’
debugger;
return {}
}
let window = global
window.RegExp = function RegExp(){};
window.document = document;
window.window = window
运行看看:
补充这个getAttribute,这个有过正向设计的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HTML元素获取自己的属性的方法,那么假如你是没有正向设计的经验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个网站去查看,(不过我建议最好学习正向设计,后面看效益也会在星球发布教程,主打一融会贯通和深入理解)。
getAttribute 如下资料:
这个方法应该定义在被创建的元素的对象上,那么我们这次仅仅针对xhs就直接这样补:
let document = {};
document.createElement = function createElement(tagName) {
let tagname = tagName.toLowerCase() + ‘’
debugger;
return {
“getAttribute”:function getAttribute(attName){
debugger;
return “”
}
}
}
let window = global
window.RegExp = function RegExp(){};
window.document = document;
window.window = window
运行看看:
也不行,这个就奇怪了……,
那么答案只可能有一个就是,调用者不是创建的元素,而是另有其人!
那么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打上断点,去浏览器看是什么元素调用的getAttribute属性:
通过断点能看到是documentElement,查资料如下:
因此补充为: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getAttribute = function getAttribute(attName) {
console.log(“getAttribute->”,attName)
}
再次运行:
这里也是老方法,打上断点对比浏览器得出,8721是getContext方法,于是补充:
let window = global;
let document =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getAttribute = function getAttribute(attName) {
console.log(“getAttribute->”,attName)
}
document.createElement = function createElement(tagName) {
let tagname = tagName.toLowerCase() + ‘’
console.log(“createElement->”,tagname)
const canvas = new (function () { })
canvas.getContext = function getContext(pixs) {
console.log(“getContext->”, pixs)
debugger;
return {}
}
return canvas
}
window.RegExp = function RegExp(){};
window.document = document;
window.window = window;
再次运行:
终于输出值了,很明显值不对,此时的x2为:
而浏览器的x2为:x2=0|0|0|1|0|0|1|0|0|0|1|0|0|0|0,显然是不正确的
肯定是某些环境检测没有通过,导致的,就比如我们的cookie是必须的,但是手动补的方法,从头到尾对于我们来说对cookie的关键性都是无感知的,因此,这种错误驱动型的补环境策略并不靠谱。
因此,我们需要引入proxy代理,便于对那些不抛出异常的检测点进行捕捉,然后补上环境,我们放在下一篇part2中介绍。
记得加入我们的学习群呀!
52952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