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代码和低代码都是这几年才诞生、但受到不少关注的新名词。无代码和低代码的发展前景如何?是一时兴起还是长久需求,是不是行业毒瘤,种种讨论络绎不绝。
无代码开发平台(NCDP,No 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无需任何代码便可实现应用程序创建的开发平台。低代码开发平台(LCDP,Low 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指通过为提供开发者可视化的应用开发环境,基于封装组建的通用模块,降低或去除应用开发对原生代码编写的需求量,即可便捷完成应用程序搭建的开发平台。低代码平台也常被称为aPaaS平台。
广义上,都认为无代码属于低代码的一种。但不得不承认,相比低代码开发平台,无代码开发平台的使用门槛更低、操作使用更简单,对没有IT基础的人来说更加友好。
技术“公民化”是大势所趋
古今中来,无论是多么先进的技术,最后是朝着“公民化”、“民主化”、“普惠化”的趋势演进的。
例如印刷术发明之前,内容传播都靠手工誊写,传播范围和受众受限,而且成本非常高昂。但随着印刷术、印刷机等的发明,内容传播成本越来越低,传播度越来越高,报纸、书籍、杂志,处处都是。
又如自计算机技术发明以来,计算机硬件越来越轻便,由沉重的大机器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轻薄的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计算机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会使用计算机的人越来越多,计算机能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可以说几乎所有人现在都会使用计算机。
早期计算机
同样,在软件研发领域也在朝这样的方向演进。上世纪五十年代,软件是通过机器语言编写的,机器语言由 0 和 1 组成(二进制数字),只有少数专业人员能够编写程序,而且过程非常笨拙。六十年代,才开始用高级语言编程。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计算机科学家才正式提出了:“软件工程”这个名词。七十年代后,C语言、Macintosh机的可视化图形界面、万维网等更多技术面世;到了九十年代,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出现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时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成为可能,系统开发工具、商品化应用程序大量出现,“程序员”从一小撮人变成一个数量极大的群体,软件研发的门槛和成本不断降低。
但是技术普惠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
虽说软件研发的门槛和成本越来越低,软件开发依旧不是一件易事。就拿得帆的客户企业来说,某家汽车制造集团有自己非常强大的IT团队。但业务部门提出需求后,IT团队要确定需求、算排期、开发,其实整体流程非常长,工作量非常大,往往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
具体分析,这样的情况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
软件研发的门槛和成本越来越低,但普通业务人员和IT人员之间还是有不可逾越的壁垒,软件研发对绝大多数业务人员而言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专业任务;
-
软件研发行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标准化程度还是非常低的,由此会导致更高的不确定性和更低的工作效率,需求的增删改非常频繁,项目复杂度不断增加;
-
业务人员和IT人员有着难以逾越的沟通壁垒,业务不懂IT、IT不理解业务,双方沟通经常产生偏差,例如IT从研发前期就需要考虑的权限管理等问题,业务人员有时在使用时才会提出需求,又增加了研发和使用成本;
-
软件研发不仅仅要研发软件,后续运维问题、软件集成问题都不容忽视,这些工作也只有IT人员可以胜任。
无代码有不可否认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无代码的出现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常见的无代码开发平台主要采用可视化界面和拖拉拽的搭建方式,并通过抽象和封装的代码降低开发人员的准入门槛。由此,一线业务人员能够自行开发出更贴近需求的应用系统,减少了IT开发人员的人力投入,从而降低了软件开发的沟通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缩短软件开发周期。
拖拉拽构建应用
其次,通过无代码开发,业务人员自己搭建就能形成新应用,也可以随时增删改查,就能快速完成系统更新维护和需求变化导致的二次开发。基于可视化的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借助表单工具、流程设计和数据统计等模块,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快速实现业务理解的统一,去除了漫长的沟通阶段。
这样IT人员更多地起到支持协助的作用,可以把自己的时间用在更重要的工作中去,也完美契合企业当下的业务诉求,能满足企业不同阶段的数字化需求。
无代码的挑战和未来
说了那么多,其实无代码最突出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方便、简单、节省时间和成本。
很多企业一线业务人员的工作方式都是“过时”的,不少企业还在用纸质文件,哪怕用了Excel、Word、在线文档,也会受到操作繁琐、数据量大等问题的困扰。就算业务提出想用软件,但软件开发,哪是那么简单,紧缺的IT资源,较高的IT门槛,业务人员想要尝试更好的工具,也往往是有心无力。
企业之间的竞争态势也越来越“卷”,谁能提升效率,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而无代码,就能成为企业拔得头筹的“利器”。
国内无代码和低代码行业发展至今总共七年多的时间,2015-2018年大致平缓发展,2018年起呈爆发式发展。从2018年到2020年,国内市场对无代码和低代码的关注与日俱增,在这个时期,国内无代码和低代码领域总体投融资事件共16起,无代码和低代码平台商共获融资近15亿人民币。截至2021年,中国无代码和低代码厂商约有120家,市场规模达到28.5亿元。据相关机构预测,现在,国内无代码和低代码行业将进入成熟发展期。在这个阶段,行业发展趋于平稳,低代码企业和资本市场趋于冷静,但发展势头不减。未来五年,中国无代码和低代码市场复合增长率为49.5%。到2025年,企业70%的新应用将会通过低代码或者无代码技术开发。
诚然,无代码和低代码行业目前发展得如火如荼。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
1.国内企业市场对无代码和低代码的认知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2.预期管理失当。国内已经成功实践无代码和低代码的企业,普遍对无代码和低代码平台预期越来越高。
3.产品在满足企业更加个性化、流程复杂度较高的业务时仍有限制。
回首过往,许多行业都是昙花一现,在簇拥中湮灭。未来,随着云计算的加速普及,全行业将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的上云进程。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整个无代码和低代码行业需要抓住机遇,不断地思考如何提高产品能力、普及市场教育。同时积极探索新业态,深化发展面向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业务对象以及不同场景的应用落地能力。
随着无代码和低代码的普及和场景渗透加深,未来低代码将整合更多技术,赋能各行业企业的复杂场景需求,推进更多企业的数字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