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7版 第1章 概述
- 1.01
- 1.02
- 1.03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4
- 1.25
- 1.26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第七版)答案
1.01
计算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哪些服务?
计算机网络使用户在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文件。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 将较长的报文(message)分成多个更小的等成数据段,然后添加首部(header)构成分组(packet)作为互联网中的传送的数据单元。
- 经路由器(router)存储转发,路由器是计算机,因此可以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逐段占用,不用提前建立连接。
- 有可靠的网络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 电路交换
- 端到端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需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 先建立连接,在连接被释放前一直占用通信资源,用来传送计算机数据时,因为数据突发式的出现在传输线路,传输数据的时间短,被占用的通信线路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空闲状态,因此传输效率低;
- 优点:适合传输连续大量的数据,且其传输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的情况;
- 报文交换
- 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 报文交换传输的是整个整个报文,时延长;
- 分组交换
- 同报文交换一样,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 传输的分组(packet)比整个报文小,时延小,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1.07
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 Internet 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 小写的 internet 是通用名词,泛指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 大写的 Internet 是专用名词,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的互联网,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规则,前身为美国的 ARPNET;
1.08
计算机网络由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由哪些特点?
1、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
- 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
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有时也称远程网(long haul network)。广域网是互联网的核心部分,用于长距离(如不同国家)运送主机发送的数据。 - 城域网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作用范围一般为一个城市,5 ~ 50km。城域网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单位所有,或者是一种公共设施,用来连接多个局域网。 - 局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
一般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速率通常在 10Mbit/s 以上),范围小,如 1km 左右。学校过企业大都由多个互联的局域网(常称为校园网或企业网)。 - 个人区域网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个人工作的地方吧属于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如便携式电脑)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区域网 WPAN (Wireless PAN),范围小,大约在 10 m 左右。
-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分类
- 公用网 (pubic network)
电信公司出自建造的大型网络,只要按照规定交费即可使用。 - 专用网 (private network)
某个部门为满足特俗工作而建造的网络,不向本单位外的人提供服务,如军队,银行等。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主干网
- 本地接入网是用来将用户接入到互联网的网络。接入网从某个用户端系统到互联网中的第一个路由器(也称边缘路由器)之间的一种网络。
1.10
链路和节点:
数据率:
时延:
电路交换:需要建立连接,报文一次发送。
- 建立连接时间 = s s s(s)
- 发送时延 = x / b x/b x/b
- 传播时延 = k ∗ d k*d k∗d
- 总时延 = s + x / b + k ∗ d s + x/b + k*d s+x/b+k∗d
分组交换:不需要建立连接,在本题中,分组交换经过各个节点(路由器)时的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忽略不计,报文分为 ( x / p ) (x/p) (x/p) 个包发送,经过 k − 1 k-1 k−1 个节点。
- 源点处的发送时延 = ( x / p ) ∗ ( p / b ) (x/p)*(p/b) (x/p)∗(p/b) = x / b x/b x/b
- 每个节点处存储再转发的发送时延 = ( k − 1 ) ∗ ( p / b ) (k-1)*(p/b) (k−1)∗(p/b)
- 传播时延 = k ∗ d k*d k∗d
- 总时延 = x / b + ( k − 1 ) ∗ ( p / b ) + k ∗ d x/b + (k-1)*(p/b) + k*d x/b+(k−1)∗(p/b)+k∗d
因此,当 ( k − 1 ) ∗ ( p / b ) < s (k-1)*(p/b) < s (k−1)∗(p/b)<s 时,分组交换的总时延小于电路交换。
1.11
忽略传播时延和排队时延后,总时延 = x p ∗ ( p + h ) ∗ b + ( k − 1 ) ∗ p + h b \frac{x}{p}*(p+h)*b+(k-1)*\frac{p+h}{b} px∗(p+h)∗b+(k−1)∗bp+h
1.12
互联网的两大知组成部分(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主机所在的边缘部分用于信息处理;
路由器所在的核心部分,作用是按存储转发方式进行分组交换;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 P2P 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 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指应用进程,描述进程之间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
- 对等连接方式(peer-to-peer, P2P)
两台主机在通信时不区分哪个是服务请求方哪个是服务提供方。只要两台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 软件),双方可以平等的连接通信。
1.14
计算机网络由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
速率
1.09 有介绍 -
带宽
-
吞吐量
-
时延
1.09 有介绍 -
时延带宽积
-
往返时间 RTT
-
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
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完全空闲则信道利用率为0。 - 网络利用率
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 利用率与时延
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信道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会迅速增加(类似高速公路车太多会造成堵塞,增加行车时间)。
网络通信量增大后,由于分组在网络节点进行处理时需要排队,因此增大时延。
1.16
计算机通信有哪些非性能特征?非性能特征和性能指标有什么区别?
- 费用
- 质量
- 标准化
- 可靠性
- 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 易于管理与维护
1.17
1) 发送时延 为 100s,传播时延为 5ms;
2)发送时延 1 us,传播时延 5ms;
结论:
- 如果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 如果数据长度小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可能是总时延的主要成分;
1.18
传播时延 = 媒体长度 / 传播速率;
传播的比特数 = 传播时延 * 数据率;
1.19
- 数据长度为 100 字节,传输效率 = 100 / (100 + 20 + 20 + 18)$ = 63.3%
- 数据长度为 1000 字节,传输效率 = 1000 / (100 + 20 + 20 + 18)$ = 94.5%
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
计算机网络是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分层将复杂的问题转换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要分层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协议必须把一切不利的条件事先估计到,而不能假设一切是正常和非常理想的。
1.22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1.24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就是网络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五层协议:
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25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种名词的例子。
3.1.2 节介绍:
1.26
试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 -服务 器方式。
- 协议栈
几个层次的协议堆在一起像一个栈的结构,因此叫协议栈(protocol stack)。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二二)——啥是协议栈? - 实体
实体(entity)指任何可以发送或者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许多情况下,指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 - 对等层
计算机网络协议层次中,实现相同功能的两个层。 - 协议数据单元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PDU(Protocol Data Unit)。 - 服务访问点
客户和服务器前面 1.13 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