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互联网概述
1.2.1 网络的网络
互联网 特指Internet,起源于美国,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简称为网络) 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连网 是“网络的网络”,指在局部范围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网络
网络与互连网: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互连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
1.2.2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1985 – 1993
国家科学基金网 NSFNET
三级结构: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覆盖了全美国主要的大学和研究所,并且成为互联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三阶段:1993 – 现在
□ 出现了互联网服务提供者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提供接入到互联网的服务
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 多层次 ISP 结构:
主干 ISP、地区 ISP 和本地 ISP
覆盖面积大小和所拥有的 IP 地址数目的不同
□ 互联网交换点 IXP (Internet eXchange Point)
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快速交换分组
常采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交换机
世界上较大的 IXP 的峰值吞吐量都在 Tbit/s 量级
□ 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
在互联网上向所有用户提供视频等内容的公司
不向用户提供互联网的转接服务
1.2.3 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 成为互联网正式标准要经过三个阶段:互联网草案、建议标准、互联网标准‘
□ 各种RFC之间的关系:除了建议标准和互联网标准这两种 RFC 文档外,还有三种 RFC 文档,即历史的、实验的和提供信息的 RFC 文档。
1.3 互联网的组成
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以下的两大块: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1.3.1 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
1. 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客户与服务器的通信关系建立后,通信可以是双向的,客户和服务器都可发送和接收数据
客户软件的特点: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一般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2. 对等连接方式及特点
1.3.2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
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7.5 TCP/IP 的体系结构
还没更新完,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