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过压防反接电路
简单的过压保护电路一般加个TVS可以实现,当外部有瞬间高能量冲击时候它能够把这股能量抑制下来,虽然功率高,上千W都可以,但是维持抑制的时间很短很短,万一器件损坏或者长时间工作电压高于正常工作电压的时候,就力不从心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设计一个智能电路了,如下所示:
Vin正常输入电压时,稳压管没有反向击穿,R3,R4电流基本为0。PNP三极管的Vbe=0,即PNP三极管不导通。PMOS管Q4的Vgs由电阻R5,R6分压决定,PMOS管导通,即电源正常工作。
当Vin输入大于正常输入电压,此时Vin>Vbr,稳压管被击穿,其上电压为Vbr。PNP三极管Q1导通,VCE≈0,即PMOS管的Vgs≈0,PMOS管不导通,电路断路,即实现了过压保护。
若精度要求高,当然也可选用电压检测IC,实现电压监测。
当输入端的+和-接反了的时候同样PMOS也会截止。所以具有防反接功能。
二.IIC
- IIC接口是开漏输出,所以IIC的SCL和SDA需要加上拉电阻。(一般4.7K~10K之间);
- IIC有的典型传输速率有100Kbps(标准模式),400Kbps(快速模式),3.4Mbps(高速模式);
- 为了抑制EMC,IIC的CLK上面最大可以接100pf的电容(100Kbps),速度越快,接的电容值只能越小。
三.锂电池保护板
锂电池保护板基本模型如下。
P+和P-接到负载以及充电电路,T接到充电电路的NTC。R1:基准供电电阻,C1:起瞬间稳压和滤波作用,R2:过流 短路检测,R3:NTC电阻。
- 当电路正常工作的的时候CO DO都是高电平,U2的两个NMOS导通,充电和放电都能正常进行。
- 充电超过电池 的标称电压时,CO为低电平,U2的右边NMOS关闭(不能充电),由于右边NMOS存在体二极管(放电还是可以继续的),就实现了过冲时候自动切断充电。
- 当放电时电池电压较低的时候(具体是多少V,请看厂家的数据手册,不同厂家不一样),DO为低电平,U2的左边NMOS关闭(不能放电),由于存在体二极管(还是可以充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