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三章 栈和队列
- 3.1栈(stack)
- 3.1.1栈的基本概念
- 栈的基本概念知识回顾
- 3.1.2 栈的顺序存储
- 上溢与下溢
- 栈的顺序存储知识回顾
- 3.1.3栈的链式存储
- 链栈的基本操作
- 3.2队列(Queue)
- 3.2.1队列的基本概念
- 3.2.2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 3.2.2.1 队列存储的基本操作
- 3.2.2.2 循环队列 基本操作和判空方式 \color{Red}{基本操作和判空方式} 基本操作和判空方式
- 3.2.2.3 知识回顾
- 3.2.3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 3.2.3.1定义
- 3.2.3.2链式队列的基本操作——带头结点
- 3.2.3.3 不带头结点的相关操作
- 3.2.4双端队列
- 0. 限制输入输出问题(需要再验证)
- 1.定义
- 3.2.5循环队列
- 3.3栈的应用
- 3.3.1栈在括号匹配中的应用
- 流程图
- 算法代码
- 3.3.2栈在表达式求值中的应用
- 1. 中缀表达式 (需要界限符)
- 2. 后缀表达式 (逆波兰表达式)
- 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手算
- 重点: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机算
- 重点:后缀表达式的计算—机算
- 3.前缀表达式 (波兰表达式)
- 4.中缀表达式的计算(用栈实现)
- 5. 知识回顾
- 3.3.3栈在递归中的应用
- 调用过程
- 3.3.4 队列的应用
- 3.4 数组和特殊矩阵
- 3.4.1数组的存储结构
- 3.4.2普通矩阵的存储
- 3.4.3特殊矩阵的存储
- 1. 对称矩阵(方阵)
- 2. 三角矩阵(方阵)
- 3. 三对角矩阵(方阵)带状
- 4. 稀疏矩阵
第三章 栈和队列
3.1栈(stack)
3.1.1栈的基本概念
- 栈的定义
- 栈是特殊的线性表: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 其逻辑结构与普通线性表相同;
- 栈顶(Top):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的一端 (最上面的为栈顶元素);
- 栈底(Bottom):固定的,不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的一端 (最下面的为栈底元素);
- 空栈:不含任何元素的空表;
特点:LIFO 后进先出(后进栈的元素先出栈)可以实现特定的逻辑;
栈的增删改查操做的存取数据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1)
缺点:栈的大小不可变,解决方法——共享栈;
栈的数学性质: 卡特兰数
n个不同元素进栈,有
1
n
+
1
C
2
n
n
\frac{1}{n+1}C^{n}_{2n}
n+11C2nn种不同的出栈书顺序
- 栈的基本操作
“创建&销毁”
- InitStack(&S) 初始化栈:构造一个空栈S,分配内存空间;
- DestroyStack(&S) 销毁栈:销毁并释放栈S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增&删”
- Push(&S, x) 进栈:若栈S未满,则将x加入使其成为新栈顶;
- Pop(&S, &x) 出栈:若栈S非空,则弹出(删除)栈顶元素,并用x返回;
“查顶&判空”
- GetTop(S, &x) 读取栈顶元素:若栈S非空,则用x-返回栈顶元素;(栈的使用场景大多只访问栈顶元素);
- StackEmpty(S) 判空: 断一个栈S是否为空,若S为空,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栈的基本概念知识回顾
3.1.2 栈的顺序存储
- 顺序栈的定义
#define MaxSize 10 //定义栈中元素的最大个数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MaxSize]; //静态数组存放栈中元素
int top; //栈顶元素
}SqStack;
void testStack(){
SqStack S; //声明一个顺序栈(分配空间)
//连续的存储空间大小为 MaxSize*sizeof(ElemType)
}
注意此处的 int top; //栈顶元素表示存储的是数组下标
其实用int * top用一个指针来实现逻辑也行
- 顺序栈的基本操作
#define MaxSize 10 //定义栈中元素的最大个数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MaxSize]; //静态数组存放栈中元素
int top; //栈顶元素
}SqStack;
分配的空间为 Maxsize*sizeof(ElemType),
但是是程序运行时系统分配的不是自己主动malloc的
所以不需要在最后free,所以只需要逻辑上回收将指针移动就行
//初始化栈
void InitStack(SqStack &S){
S.top = -1; //初始化栈顶指针
}
//判栈空
bool StackEmpty(SqStack S){
if(S.top == -1) //栈空
return true;
else //栈不空
return false;
}
//新元素进栈
bool Push(SqStack &S, ElemType x){
if(S.top == MaxSize - 1) //栈满
return false;
S.top = S.top + 1; //指针先加1
S.data[S.top] = x; //新元素入栈
/*
S.data[++S.top] = x;
*/
return true;
}
//出栈
bool Pop(SqStack &x, ElemType &x){
if(S.top == -1) //栈空
return false;
x = S.data[S.top]; //先出栈
S.top = S.top - 1; //栈顶指针减1
return true;
/*
x = S.data[S.top--];
*/
只是逻辑上的删除,数据依然残留在内存里
但是这个程序执行结束,对应的内存系统会自行回收
}
//读栈顶元素
bool GetTop(SqStack S, ElemType &x){
if(S.top == -1)
return false;
x = S.data[S.top]; //x记录栈顶元素
return true;
}
void testStack(){
SqStack S; //声明一个顺序栈(分配空间)
InitStack(S);
//...
}
另一种设置栈顶指针位置的方法:初始化时定义 S.top = 0 ;top指针指向下一个可以插入元素的位置,也就是栈顶元素的后一个位置。
(总的来说,之前那种方法是top指针指向已经有元素的位置并且top == -1为判空条件,这种方法是指向没有元素的位置并且top == 0为判空条件)
初始化时定义 S.top = 0:
- 进栈操作 :栈不满时,栈顶指针先加1,再送值到栈顶元素。S.data[S.top++] = x;
- 出栈操作:栈非空时,先取栈顶元素值,再将栈顶指针减1。`x = S.data[–S.top];
- 栈空条件:S.top==-1
- 栈满条件:S.top==MaxSize-1
- 栈长:S.top+1
3.共享栈
定义:利用栈底位置相对不变的特性,可以让两个顺序栈共享一个一维数组空间,将两个栈的栈底分别设置在共享空间的两端,两个栈顶向共享空间的中间延伸。
#define MaxSize 10 //定义栈中元素的最大个数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MaxSize]; //静态数组存放栈中元素
int top0; //0号栈栈顶指针
int top1; //1号栈栈顶指针
}ShStack;
//初始化栈
void InitSqStack(ShStack &S){
S.top0 = -1; //初始化栈顶指针
S.top1 = MaxSize;
}
共享栈 栈满条件:S.top0 + 1 = S.top
上溢与下溢
参考博客: 上溢与下溢
上溢与下溢分为堆栈的上溢与下溢和缓冲区的上溢和下溢
- 堆栈的上溢与下溢
堆栈区域是在堆栈定义时就确定了的,因而堆栈工作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溢出。堆栈溢出有两种情况可能发生:如堆栈已满,但还想再存入信息,这种情况称为堆栈上溢;另一种情况是,如堆栈已空,但还想再取出信息,这种情况称为堆栈下溢。
采取保护措施:这可以通过给SP规定上、下限,在进栈或出栈操作前先做SP和边界值的比较,如溢出则作溢出处理,以避免破坏其他存储区或使程序出错的情况发生。
共享栈只有在整个对堆栈空间被占满才发生上溢,因为栈是只在头部进行操作的一种抽象数据结构,所以只可能发生上溢
- 缓冲区的上溢和下溢
上溢就是缓冲器满,还往里写;下溢就是缓冲器空,还往外读.
软件对硬件处理的不合理,速度的不一导致的上溢与下溢
如果指数据发送太快,硬件处理不过来,缓存已经装不下那么多数据,开始丢弃这些数据,放弃处理.这就是指上溢.
如果数据发送太慢,缓冲区的数据都处理空了,输入数据还没过来,硬件还在等待缓冲区有足够数据可以处理,输出接口就在要求发送处理好的数据出去,就是指下溢.
栈的顺序存储知识回顾
3.1.3栈的链式存储
- 定义:采用链式存储的栈称为链栈,且多采用单链表来实现。
- 优点:链栈的优点是便于多个栈共享存储空间和提高其效率,且不存在栈满上溢的情况。
- 特点:
进栈和出栈都只能在栈顶一端进行(链头作为栈顶)
链表的头部作为栈顶,意味着:(都是对链表的头进行操作)
- 在实现数据"入栈"操作时,需要将数据从链表的头部插入;
- 在实现数据"出栈"操作时,需要删除链表头部的首元节点;
因此,链栈实际上就是一个只能采用头插法插入或删除数据的链表;
栈的链式存储结构可描述为:
typedef struct Linknode{
ElemType data; //数据域
struct Linknode *next; //指针域
}*LiStack; //栈类型的定义
链栈的基本操作
- 初始化
- 进栈
- 出栈
- 获取栈顶元素
- 判空、判满
- 带头结点的链栈基本操作:
#include<stdio.h>
struct Linknode{
int data; //数据域
Linknode *next; //指针域
}Linknode,*LiStack;
typedef Linknode *Node; //结点结构体指针变量
typedef Node List; //结点结构体头指针变量
//1. 初始化
void InitStack(LiStack &L){ //L为头指针
L = new Linknode;
L->next = NULL;
}
//2.判栈空
bool isEmpty(LiStack &L){
if(L->next == NULL){
return true;
}
else
return false;
}
//3. 进栈(:链栈基本上不会出现栈满的情况)
void pushStack(LiStack &L, int x){
Linknode s; //创建存储新元素的结点
s = new Linknode;
s->data = x;
//头插法
s->next = L->next;
L->next = s;
}
//4.出栈
bool popStack(LiStack &L, int &x){
Linknode s;
if(L->next == NULL) //栈空不能出栈
return false;
s = L->next;
x = s->data;
L->next = L->next->next;
delete(s);
return true;
}
- 不带头结点的链栈基本操作:
#include<stdio.h>
struct Linknode{
int data; //数据域
Linknode *next; //指针域
}Linknode,*LiStack;
typedef Linknode *Node; //结点结构体指针变量
typedef Node List; //结点结构体头指针变量
//1.初始化
void initStack(LiStack &L){
L=NULL;
}
//2.判栈空
bool isEmpty(LiStack &L){
if(L == NULL)
return true;
else
teturn false;
}
//3.进栈
void pushStack(LiStack &L, int x){
Linknode s; //创建存储新元素的结点
s = new Linknode;
s->next = L;
L = s;
}
//4.出栈
bool popStack(LiStack &L, int &x){
Linknode s;
if(L = NULL) //栈空不出栈
return false;
s = L;
x = s->data;
L = L->next;
delete(s);
return true;
}
3.2队列(Queue)
3.2.1队列的基本概念
- 定义:队列(Queue)简称队,是一种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而在表的另一端进行删除。
- 特点
- 队列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 (入队),另一端进行删除 (出队)
- 操作特性:先进先出 FIFO
- 队头:允许删除的一端
- 队尾:允许插入的一端
- 空队列:不含任何元素的空表
- 队列的基本操作
- “创建&销毁”
InitQueue(&Q): 初始化队列,构造一个空列表Q
DestroyQueue(&Q): 销毁队列,并释放队列Q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 “增&删”
EnQueue(&Q, x): 入队,若队列Q未满,将x加入,使之成为新的队尾
DeQueue(&Q, &x): 出队,若队列Q非空,删除队头元素,并用x返回
- “查&其他”
GetHead(Q,&x): 读队头元素,若队列Q非空,则将队头元素赋值给x
QueueEmpty(Q): 判队列空,若队列Q为空,则返回
3.2.2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队头指针:指向队头元素
队尾指针:指向队尾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3.2.2.1 队列存储的基本操作
//队列的顺序存储类型
# define MaxSize 10; //定义队列中元素的最大个数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MaxSize]; //用静态数组存放队列元素
//连续的存储空间,大小为
//MaxSize*sizeof(ElemType)
int front, rear; //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
}SqQueue;
//初始化队列
void InitQueue(SqQueue &Q){
//初始化时,队头、队尾指针指向0
Q.rear = Q.front = 0;
}
void test{
SqQueue Q; //声明一个队列
InitQueue(Q);
//...
}
// 判空
bool QueueEmpty(SqQueue 0){
if(Q.rear == Q.front) //判空条件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 用静态数组存放队列元素,连续的存储空间,大小为MaxSize*sizeof(ElemType)
- int front, rear; //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
- if(Q.rear == Q.front) //判空条件
用int类型表示数据在队伍的相对位置,相当于用数组的下标来表示元素的位置
front指向队头元素,rear指向下一个空缺的位置
3.2.2.2 循环队列 基本操作和判空方式 \color{Red}{基本操作和判空方式} 基本操作和判空方式
定义:将循环队列臆造为一个环状的空间,即把存储队列元素的表从逻辑上视为一个环,称为循环队列。
基本操作:
a%b == a除以b的余数
初始:Q.front = Q.rear = 0;
队首指针进1:Q.front = (Q.front + 1) % MaxSize
队尾指针进1:Q.rear = (Q.rear + 1) % MaxSize —— 队尾指针后移,当移到最后一个后,下次移动会到第一个位置
队列长度:(Q.rear + MaxSize - Q.front) % MaxSize
重点是这个循环队列的判断空的方式,以下是几种方式,这些方式都是为了与
\color{Red}{重点是这个循环队列的判断空的方式,以下是几种方式,这些方式都是为了与}
重点是这个循环队列的判断空的方式,以下是几种方式,这些方式都是为了与
队列的判空条件
Q
.
f
r
o
n
t
=
Q
.
r
e
a
r
;区分开
\color{Red}{队列的判空条件Q.front = Q.rear;区分开}
队列的判空条件Q.front=Q.rear;区分开
方案一: 牺牲一个单元来区分队空和队满
队尾指针的再下一个位置就是队头,即 (Q.rear+1)%MaxSize == Q.front
循环队列——入队:只能从队尾插入(判满使用方案一)
bool EnQueue(SqQueue &Q, ElemType x){
if((Q.rear+1)%MaxSize == Q.front) //队满
return false;
Q.data[Q.rear] = x; //将x插入队尾
Q.rear = (Q.rear + 1) % MaxSize; //队尾指针加1取模
return true;
}
循环队列——出队:只能让队头元素出队
//出队,删除一个队头元素,用x返回
bool DeQueue(SqQueue &Q, ElemType &x){
if(Q.rear == Q.front) //队空报错
return false;
x = Q.data[Q.front];
Q.front = (Q.front + 1) % MaxSize; //队头指针后移动
return true;
}
循环队列——获得队头元素
bool GetHead(SqQueue &Q, ElemType &x){
if(Q.rear == Q.front) //队空报错
return false;
x = Q.data[Q.front];
return true;
}
方案二: 不牺牲存储空间,设置size
定义一个变量 size用于记录队列此时记录了几个数据元素,初始化 size = 0,进队成功 size++,出队成功size--,根据size的值判断队满与队空
队满条件:size == MaxSize
队空条件:size == 0
# define MaxSize 10;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MaxSize];
int front, rear;
int size; //队列当前长度
}SqQueue;
//初始化队列
void InitQueue(SqQueue &Q){
Q.rear = Q.front = 0;
size = 0;
}
方案三: 不牺牲存储空间,设置tag
定义一个变量 tag,tag = 0 --最近进行的是删除操作;tag = 1 --最近进行的是插入操作;
每次删除操作成功时,都令tag = 0;只有删除操作,才可能导致队空
;
每次插入操作成功时,都令tag = 1;只有插入操作,才可能导致队满
;
队满条件:Q.front == Q.rear && tag == 1
队空条件:Q.front == Q.rear && tag == 0
# define MaxSize 10;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MaxSize];
int front, rear;
int tag; //最近进行的是删除or插入
}SqQueue;
3.2.2.3 知识回顾
3.2.3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3.2.3.1定义
1.定义:队列的链式表示称为链队列,它实际上是一个同时带有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的单链表。
链队列:用链表表示的队列,是限制仅在表头删除和表尾插入的单链表。
队列的链式存储类型可描述为:
typedef struct LinkNode{ //链式队列结点
ElemType data;
struct LinkNode *next;
}
typedef struct{ //链式队列
LinkNode *front, *rear; //队列的队头和队尾指针
}LinkQueue;
3.2.3.2链式队列的基本操作——带头结点
- 初始化 & 判空
void InitQueue(LinkQueue &Q){
//初始化时,front、rear都指向头结点
Q.front = Q.rear = (LinkNode*)malloc(sizeof(LinkNode));
Q.front -> next = NULL;
}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bool IsEmpty(LinkQueue Q){
if(Q.front == Q.rear) //也可用 Q.front -> next == NULL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 入队操作
//新元素入队 (表尾进行)
void EnQueue(LinkQueue &Q, ElemType x){
LinkNode *s = (LinkNode *)malloc(sizeof(LinkNode)); //申请一个新结点
s->data = x;
s->next = NULL; //s作为最后一个结点,指针域指向NULL
Q.rear->next = s; //新结点插入到当前的rear之后
Q.rear = s; //表尾指针指向新的表尾
}
- 出队操作
//队头元素出队
bool DeQueue(LinkQueue &Q, ElemType &x){
if(Q.front == Q.rear)
return false; //空队
LinkNode *p = Q.front->next; //p指针指向即将删除的结点 (头结点所指向的结点)
x = p->data;
Q.front->next = p->next; //修改头结点的next指针
if(Q.rear == p) //此次是最后一个结点出队
Q.rear = Q.front; //修改rear指针
free(p); //释放结点空间
return true;
}
-
队列满的条件
顺序存储:预分配存储空间
链式存储:一般不会队满,除非内存不足 -
计算链队长度 (遍历链队)
设置一个int length 记录链式队列长度
3.2.3.3 不带头结点的相关操作
3.2.4双端队列
0. 限制输入输出问题(需要再验证)
对于双端队列的限制输出以及输出问题,做以下考虑
- 限制输入的,就意味着单边输入,注意输入顺序,怎么输入就怎么按照什么顺序写下去,再去左右判断是否可以输出
- 限制输出的,就意味着单边输出,注意输出顺序,按照输入顺序的第一个,选项中左右寻找临近的输入顺序,找得到则合法
1.定义
双端队列是指允许两端都可以进行入队和出队操作的队列
- 双端队列允许从两端插入、两端删除的线性表;
- 如果只使用其中一端的插入、删除操作,则等同于栈;
- 输入受限的双端队列:允许一端插入,两端删除的线性表;
- 输出受限的双端队列:允许两端插入,一端删除的线性表;
栈合法的序列,双端序列也合法(只用一边就是一个栈),所以只要考虑不合法的那些
3.2.5循环队列
3.3栈的应用
3.3.1栈在括号匹配中的应用
用栈实现括号匹配
-
((())) 最后出现的左括号最先被匹配 (栈的特性—LIFO);
-
遇到左括号就入栈;
-
遇到右括号,就“消耗”一个左括号 (出栈);
匹配失败情况:
-
扫描到右括号且栈空,则该右括号单身;
-
扫描完所有括号后,栈非空,则该左括号单身;
-
左右括号不匹配;
流程图
算法代码
#define MaxSize 10
typedef struct{
char data[MaxSize];
int top;
} SqStack;
//初始化栈
InitStack(SqStack &S)
//判断栈是否为空
bool StackEmpty(SqStack &S)
//新元素入栈
bool Push(SqStack &S, char x)
//栈顶元素出栈,用x返回
bool Pop(SqStack &S, char &x)
bool bracketCheck(char str[], int length){
SqStack S; //声明
InitStack(S); //初始化栈
for(int i=0; i<length; i++){
if(str[i] == '(' || str[i] == '[' || str[i] == '{'){
Push(S, str[i]); //扫描到左括号,入栈
}else{
if(StackEmpty(S)) //扫描到右括号,且当前栈空
return false; //匹配失败
char topElem; //存储栈顶元素
Pop(S, topElem); //栈顶元素出栈
if(str[i] == ')' && topElem != '(' )
return false;
if(str[i] == ']' && topElem != '[' )
return false;
if(str[i] == '}' && topElem != '{' )
return false;
}
}
StackEmpty(S); //栈空说明匹配成功
}
3.3.2栈在表达式求值中的应用
1. 中缀表达式 (需要界限符)
运算符在两个操作数中间:
① a + b
② a + b - c
③ a + b - c*d
④ ((15 ÷ (7-(1+1)))×3)-(2+(1+1))
⑤ A + B × (C - D) - E ÷ F
2. 后缀表达式 (逆波兰表达式)
运算符在两个操作数后面:
① a b +
② ab+ c - / a bc- +
③ ab+ cd* -
④ 15 7 1 1 + - ÷ 3 × 2 1 1 + + -
⑤ A B C D - × + E F ÷ - (机算结果)
A B C D - × E F ÷ - + (不选择)
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手算
-
步骤1: 确定中缀表达式中各个运算符的运算顺序
-
步骤2: 选择下一个运算符,按照[左操作数 右操作数 运算符]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新的操作数
-
步骤3: 如果还有运算符没被处理,继续步骤2
“左优先”原则: 只要左边的运算符能先计算,就优先算左边的 (保证运算顺序唯一);
中缀:A + B - C * D / E + F
① ④ ② ③ ⑤
后缀:A B + C D * E / - F +
重点: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机算
初始化一个栈,用于保存暂时还不能确定运算顺序的运算符。从左到右处理各个元素,直到末尾。可能遇到三种情况:
- 遇到操作数: 直接加入后缀表达式。
- 遇到界限符: 遇到 ‘(’ 直接入栈; 遇到 ‘)’ 则依次弹出栈内运算符并加入后缀表达式,直到弹出 ‘(’ 为止。注意: ‘(’ 不加入后缀表达式。
- 遇到运算符: 依次弹出栈中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当前运算符的所有运算符,并加入后缀表达式,若碰到 ‘(’ 或栈空则停止。之后再把当前运算符入栈。
按上述方法处理完所有字符后,将栈中剩余运算符依次弹出,并加入后缀表达式。
重点:后缀表达式的计算—机算
先出栈的是“右操作数”
3.前缀表达式 (波兰表达式)
运算符在两个操作数前面:
① + a b
② - +ab c
③ - +ab *cd
中缀表达式转前缀表达式—手算
-
步骤1: 确定中缀表达式中各个运算符的运算顺序
-
步骤2: 选择下一个运算符,按照[运算符 左操作数 右操作数]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新的操作数
-
步骤3: 如果还有运算符没被处理,就继续执行步骤2
“右优先”原则: 只要右边的运算符能先计算,就优先算右边的;
中缀:A + B * (C - D) - E / F
⑤ ③ ② ④ ①
前缀:+ A - * B - C D / E F
注意: 先出栈的是“左操作数”
4.中缀表达式的计算(用栈实现)
两个算法的结合: 中缀转后缀 + 后缀表达式的求值
初始化两个栈,操作数栈 和运算符栈
若扫描到操作数,压人操作数栈
若扫描到运算符或界限符,则按照“中缀转后缀”相同的逻辑压入运算符栈 (期间也会弹出运算符,每当弹出一个运算符时,就需要再弹出两个操作数栈的栈项元素并执行相应运算,运算结果再压回操作数栈)
5. 知识回顾
3.3.3栈在递归中的应用
迷宫求解也用到栈
函数调用的特点:=最后被调用的函数最先执行结束(LIFO)
函数调用时,需要用一个栈存储:
- 调用返回地址(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 实参(传递的)
- 局部变量(自己的)
递归调用时,函数调用栈称为 “递归工作栈”:
- 每进入一层递归,就将递归调用所需信息压入栈顶;
每退出一层递归,就从栈顶弹出相应信息;
缺点:太多层递归可能回导致栈溢出(空间复杂度升高);也可能含有很多重复计算过程
适合用“递归”算法解决:可以把原始问题转换为属性相同,但规模较小的问题;
调用过程
3.3.4 队列的应用
树的层次遍历、图的广度优先遍历、操作系统FCFS(先来先服务)
3.4 数组和特殊矩阵
矩阵定义: 一个由m*n个元素排成的m行(横向)n列(纵向)的表。
矩阵的常规存储:将矩阵描述为一个二维数组。
3.4.1数组的存储结构
- 一维数组
Elemtype a[10];
各数组元素大小相同,物理上连续存放;
起始地址:LOC
数组下标:默认从0开始!
数组元素 a[i] 的存放地址 = LOC + i × sizeof(ElemType)
- 二维数组
Elemtype b[2][4]; //2行4列的二维数组
行优先/列优先存储优点:实现随机存储
起始地址:LOC
M行N列的二维数组 b[M][N] 中,b[i][j]的存储地址:
行优先存储: LOC + (i×N + j) × sizeof(ElemType)
列优先存储:LOC + (j×M + i) × sizeof(ElemType)
3.4.2普通矩阵的存储
二维数组存储:
- 描述矩阵元素时,行、列号通常从1开始;
- 描述数组时,通常下标从 0 开始;
3.4.3特殊矩阵的存储
特殊矩阵——压缩存储空间(只存有用的数据)
矩阵的压缩存储:为多个相同的非零元素只分配一个存储空间;对零元素不分配空间。
1. 对称矩阵(方阵)
列优先:
-
n >1
n+ (n-1)+ ······+(i-j)+1 -
n = 1
i-j+1
2. 三角矩阵(方阵)
n + (n-1) +······(n-i+1) +(j-i)
3. 三对角矩阵(方阵)带状
4. 稀疏矩阵
设在mn的矩阵中有t个非零元素,令c=t/(mn),当c<=0.05时称为稀疏矩阵。
压缩存储原则:存各非零元的值、行列位置和矩阵的行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