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长回文子序列
链接:力扣
描述:给你一个字符串 s
,找出其中最长的回文子序列,并返回该序列的长度。
子序列定义为:不改变剩余字符顺序的情况下,删除某些字符或者不删除任何字符形成的一个序列。
思路如下:对于回文子串,而本题要求的是回文子序列, 要搞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回文子串是要连续的,回文子序列可不是连续的,回文子串,回文子序列都是动态规划经典题目。
思路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本题要比求回文子串简单一点,因为情况少了一点。
动态规划五部曲分析如下:
1、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j]:字符串s在[i, j]范围内最长的回文子序列的长度为dp[i][j]。
2、确定递推公式
在判断回文子串的题目中,关键逻辑就是看s[i]与s[j]是否相同。
如果s[i]与s[j]相同,那么dp[i][j] = dp[i + 1][j - 1] + 2;
如图:
如果s[i]与s[j]不相同,说明s[i]和s[j]的同时加入 并不能增加[i,j]区间回文子序列的长度,那么分别加入s[i]、s[j]看看哪一个可以组成最长的回文子序列。
加入s[j]的回文子序列长度为dp[i + 1][j]。
加入s[i]的回文子序列长度为dp[i][j - 1]。
那么dp[i][j]一定是取最大的,即: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3、dp数组如何初始化
首先要考虑当i 和 j 相同的情况,从递推公式:dp[i][j] = dp[i + 1][j - 1] + 2; 可以看出 递推公式是计算不到 i 和j相同时候的情况。所以需要手动初始化一下,当i与j相同,那么dp[i][j]一定是等于1的,即:一个字符的回文子序列长度就是1。
其他情况dp[i][j]初始为0就行,这样递推公式: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中dp[i][j]才不会被初始值覆盖。
vector<vector<int>> dp(s.size(), vector<int>(s.size(), 0));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dp[i][i] = 1;
4、确定遍历顺序
从递归公式中,可以看出,dp[i][j] 依赖于 dp[i + 1][j - 1] ,dp[i + 1][j] 和 dp[i][j - 1],如图:
所以遍历i的时候一定要从下到上遍历,这样才能保证下一行的数据是经过计算的。
对于j的话,可以正常从左向右遍历。
代码如下:
for (int i = s.size() - 1; i >= 0; i--) {
for (int j = i + 1; j < s.size(); j++) {
if (s[i] == s[j]) {
dp[i][j] = dp[i + 1][j - 1] + 2;
} else {
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
}
}
5、举例推导dp数组
输入s:"cbbd" 为例,dp数组状态如图: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ongestPalindromeSubseq(string s)
{//dp[i][j]:在区间s[i]和s[j]之间的最长回文子序列的长度
vector<vector<int>>dp(s.size(), vector<int>(s.size()));
//初始化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
dp[i][i] = 1;//i和j相等的时候的最长回文子序列的长度为1
}
for (int i = s.size()-1; i>=0; i--)
{//从下到上遍历
for (int j = i+1; j < s.size(); j++)
{//从左向右遍历,因为i和j相等的时候已经进行了初始化,因此j需要从i+1算起
if (s[i] == s[j])
{
dp[i][j] = dp[i + 1][j - 1] + 2;
}
else
{
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
}
}
return dp[0][s.size() - 1];
}
};
运行如下:
二、回文子串
链接:力扣
描述:给你一个字符串 s
,请你统计并返回这个字符串中 回文子串 的数目。
回文字符串 是正着读和倒过来读一样的字符串。
子字符串 是字符串中的由连续字符组成的一个序列。
具有不同开始位置或结束位置的子串,即使是由相同的字符组成,也会被视作不同的子串。
思路如下:
动规五部曲:
1、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很多这种子序列相关的题目,在定义dp数组的时候很自然就会想题目求什么,就应该如何定义dp数组。
绝大多数题目确实是这样,不过本题如果定义,dp[i]为下标i结尾的字符串有dp[i]个回文串的话,我们会发现很难找到递归关系。dp[i] 和 dp[i-1] ,dp[i + 1] 看上去都没啥关系。
所以要看回文串的性质。 如图:
在判断字符串S是否是回文,那么如果我们知道 s[1],s[2],s[3] 这个子串是回文的,那么只需要比较 s[0]和s[4]这两个元素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的话,这个字符串s 就是回文串。
那么能找到一种递归关系,也就是判断一个子字符串(字符串的下表范围[i,j])是否回文,依赖于子字符串(下表范围[i + 1, j - 1]))是否是回文。
所以为了明确这种递归关系,dp数组是要定义成一位二维dp数组。
布尔类型的dp[i][j]:表示区间范围[i,j] (注意是左闭右闭)的子串是否是回文子串,如果是dp[i][j]为true,否则为false。
2、确定递推公式
在确定递推公式时,就要分析如下几种情况。
整体上是两种,就是s[i]与s[j]相等,s[i]与s[j]不相等这两种。
当s[i]与s[j]不相等,dp[i][j]一定是false。
当s[i]与s[j]相等时,有如下三种情况
- 情况一:下标i 与 j相同,同一个字符例如a,当然是回文子串
- 情况二:下标i 与 j相差为1,例如aa,也是回文子串
- 情况三:下标:i 与 j相差大于1的时候,例如cabac,此时s[i]与s[j]已经相同了,我们看i到j区间是不是回文子串就看aba是不是回文就可以了,那么aba的区间就是 i+1 与 j-1区间,这个区间是不是回文就看dp[i + 1][j - 1]是否为true。
以上三种情况分析完了,那么递归公式如下:
if (s[i] == s[j]) {
if (j - i <= 1) { // 情况一 和 情况二
result++;
dp[i][j] = true;
} else if (dp[i + 1][j - 1]) { // 情况三
result++;
dp[i][j] = true;
}
}
result就是统计回文子串的数量。
当s[i]与s[j]不相等的时候,在下面dp[i][j]初始化的时候,就初始为false。
3、dp数组如何初始化
dp[i][j]初始化为false。
4、确定遍历顺序
首先从递推公式中可以看出,情况三是根据dp[i + 1][j - 1]是否为true,在对dp[i][j]进行赋值true的。
dp[i + 1][j - 1] 在 dp[i][j]的左下角,如图:
如果这矩阵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遍历,那么会用到没有计算过的dp[i + 1][j - 1],也就是根据不确定是不是回文的区间[i+1,j-1],来判断了[i,j]是不是回文,那结果一定是不对的。
所以一定要从下到上,从左到右遍历,这样保证dp[i + 1][j - 1]都是经过计算的。
有的代码实现是优先遍历列,然后遍历行,其实也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保证dp[i + 1][j - 1]都是经过计算的。
代码如下:
for (int i = s.size() - 1; i >= 0; i--) { // 注意遍历顺序
for (int j = i; j < s.size(); j++) {
if (s[i] == s[j]) {
if (j - i <= 1) { // 情况一 和 情况二
result++;
dp[i][j] = true;
} else if (dp[i + 1][j - 1]) { // 情况三
result++;
dp[i][j] = true;
}
}
}
}
5、举例推导dp数组
举例,输入:"aaa",dp[i][j]状态如下:
图中有6个true,所以就是有6个回文子串。
注意因为dp[i][j]的定义,所以j一定是大于等于i的,那么在填充dp[i][j]的时候一定是只填充右上半部分。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ountSubstrings(string s)
{//dp[i][j]:以[i,j]为区间的子字符串是否是回文串
vector<vector<bool>>dp(s.size(), vector<bool>(s.size(), false));
int result = 0;//记录回文子串的个数
//遍历顺序是从下往上,从左往右
for (int i = s.size() - 1; i >= 0; i--)
{
for (int j = i; j < s.size(); j++)
{
if (s[i] == s[j])
{//相同的元素的情况
if (j - i <= 1)
{
//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元素的子串
//此时是回文子串
result++;
dp[i][j] = true;
}
else
{
//此时子串的长度大于2
if (dp[i + 1][j - 1] == true)
{
//是回文子串
result++;
dp[i][j] = true;
}
}
}
}
}
return result;
}
};
运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