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小贴士
- 1. 朋友圈“五不晒”
- 2. 手机使用“四要”、“六不要”
- 3. 电脑使用“七注意”
- 4. 日常上网“七注意”
- 5. 日常生活“五注意”
互联网就像公路,用户使用它,就会留下脚印。
每个人都在无时不刻的产生数据,在消费数据的同时,也在被数据消费。
近日,某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窃取学校内网数据,收集全校学生个人隐私信息的新闻引发了人们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再度关注。在大数据时代,推荐算法、AIGC更是对个人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朋友圈“五不晒”
(1)不晒身份信息
(2)不晒定位信息
(3)不晒老人孩子的姓名和照片
(4)不晒家庭住址
(5)不晒电话、车牌
2. 手机使用“四要”、“六不要”
(1)手机使用“四要”
- 要从权威的应用市场下载手机软件
- 要下载手机隐私安全防护软件
- 更好手机号后,要及时更新各种绑定
- 手机丢失后,要及时挂失,及时解绑账号
此外,手机话费非正常激增、电池待机时间非正常缩短时,可向专业技术人员寻求帮助,确定是否存在失泄密风险。
(2)手机使用“六不要”
- 安装使用软件时不要总点“允许”
- 不要见码就扫
- 不要随意接入安全性未知的Wi-Fi网络
- 不要把敏感隐私数据上传到云空间
- 勿点击不明人员发来的彩信、链接或文件,防范手机病毒
- 不要使用境外人员赠与或捡到的手机。
连入免费WiFi极易被窃取内存数据和操作行为信息,慎用公共场所各种无线网络,尤其是免费WiFi
外出时,关闭无线局域网功能,防止设备自动连接无密码需求的无线网络
莫名连接到了陌生的无线网络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并及时断开
3. 电脑使用“七注意”
- 要安装防、反病毒软件,及时更新并查杀病毒
- 不存储重要、敏感个人资料,重要、敏感资料可存储于脱机的移动硬盘或光盘
- 官方渠道购买,维保应交由官方售后网点处理
- 物理遮闭家用计算机摄像头
- 定期修改家用无线路由器的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可启用WPA/WEP加密方式,修改默认SSID号,关闭SSID广播等
- 常用个人电脑等设备可定期重装操作系统并全盘格式化
- 要设置强度高的登录密码
4. 日常上网“七注意”
- 尽量不在网络上发布、上传、分享包含个人信息的数据信息,包括不限于个人履历、照片、家族成员、资产状况、教育经历等
- 提高微信等社交媒体隐私权限,勿发布可能涉及个人或家族私密信息的照片,确需公开的照片建议用Photoshop、ExifTagRemover等软件删除图片中的Exif信息(如拍摄时间、地点、相机型号、拍摄时录制的声音)
- 不同账号的用户名和密码要有差异性,重要账号的用户名和密码一定要单独设置
- 如果浏览器访问的是HTTPS网站,注意地址栏左边的绿色安全标记,如果浏览器给出任何异常提示,则可能存在中间人劫持或者钓鱼攻击
- 避免在陌生电脑上登陆重要账号,如确实需要,使用后必须注销账号并及时清除网络痕迹。定期清理终端浏览器中本地缓存、历史记录及临时文件内容
- 勿点击不明人员发来的邮件,尤其是邮件中的附件,避免中病毒
- 连入免费WiFi极易被窃取内存数据和操作行为信息,慎用公共场所各种无线网络,尤其是免费WiFi。外出时,电子设备要关闭无线局域网功能,防止设备自动连接无密码需求的无线网络。当发现计算机终端莫名连接到了陌生的无线网络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并及时断开。
5. 日常生活“五注意”
- 妥善处置包含个人信息的各类物品,包括不限于信封、信件、包裹袋等,勿随意丢弃。保护好个人信用卡、银行卡、对账单等相关信息,及时将磁条银行卡替换为更高安全级别的芯片银行卡,防范银行卡复制风险。手机号注销前要解绑银行、证券、社交媒体等的关联
- 收寄快递,不使用真实姓名
- 注意保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如指纹、血型、虹膜、DNA信息等
- 慎重参加需提供个人信息的调查活动,如网上、网下的各种扫码、注册有礼活动。需提供身份证、护照、户口本等复印件时,建议注明“仅供某某单位某某用,他用无效”,多余复印件要及时销毁
- 要对家人和亲戚朋友进行适当的安全防范教育,避免因家人和亲戚朋友暴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