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识别主数据的两个方法
1.1主数据特征识别法
主要评估企业全部数据中的各类主数据是否符合主数据的每个特征,如发现任何不符合主数据特征的数据,则将其剔除出主数据管理的范畴。
- 高价值性:主数据具备极高的业务价值。主数据描述企业最核心的数据,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数据资产。
- 高共享性:主数据一般是不同业务部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高度共享的数据,如果数据只在一个系统中使用,并且未来也不会共享给其他系统,则一般不将其纳入主数据管理。
- 实体独立性:主数据是不可拆分的数据实体,如产品、客户等,是所有业务行为和交易的基础。
- 识别唯一性:在组织范围内同一主数据要求具有唯一的识别标志,如物料、客户都必须有唯一的编码。
- 相对稳定性:与交易数据相比,主数据是相对稳定的,变化频率较低。
- 长期有效性:主数据一般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需要长期保存。
1.2业务影响和共享程度分析矩阵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数据的共享程度及业务实体相对业务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建立业务影响和
共享程度分析矩阵
,从而确定适合纳入主数据管理的数据范围。
2.识别消费者和生产者
识别产生主数据的应用系统和消费主数据的应用系统,有助于我们完全了解MDM实施的范围,受影响的系统数量以及数据的流向。
基于主数据识别结果,结合企业业务需求,确定主数据的生产方和消费者,明确主数据的来源和去向。在这一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输出物是主数据的
U/C矩阵
。
其中,C
表示创建,是对应主数据的生产者;U表示对应主数据的消费者。
通过U/C矩阵可以反映主数据管理的范围和主数据的数据流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