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e是如何实现Esbuild打包的

news2025/1/23 21:13:52

前面文章说过(Vite如何实现秒级依赖预构建的能力),在 Vite 依赖预构建的底层实现中,大量地使用到了 Esbuild 这款构建工具,实现了比较复杂的 Esbuild 插件功能和技巧。接下来,我就来带你揭开 Vite 预构建神秘的面纱,从核心流程到依赖扫描、依赖打包的具体实现,带你彻底理解Esbuild预构建背后的技术。

一、预构建流程

关于预构建所有的实现代码都在optimizeDeps函数当中,对应的仓库源码:packages/vite/src/node/optimizer/index.ts,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对照学习。

1.1 缓存判断

首先,是预构建缓存的判断。Vite 在每次预构建之后都将一些关键信息写入到了_metadata.json文件中,第二次启动项目时会通过这个文件中的 hash 值来进行缓存的判断,如果命中缓存则不会进行后续的预构建流程,代码如下所示。

// _metadata.json 文件所在的路径
const dataPath = path.join(cacheDir, "_metadata.json");
// 根据当前的配置计算出哈希值
const mainHash = getDepHash(root, config);
const data: DepOptimizationMetadata = {
  hash: mainHash,
  browserHash: mainHash,
  optimized: {},
};
// 默认走到里面的逻辑
if (!force) {
  let prevData: DepOptimizationMetadata | undefined;
  try {
    // 读取元数据
    prevData = JSON.parse(fs.readFileSync(dataPath, "utf-8"));
  } catch (e) {}
  // 当前计算出的哈希值与 _metadata.json 中记录的哈希值一致,表示命中缓存,不用预构建
  if (prevData && prevData.hash === data.hash) {
    log("Hash is consistent. Skipping. Use --force to override.");
    return prevData;
  }
}

值得注意的是哈希计算的策略,即决定哪些配置和文件有可能影响预构建的结果,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生成哈希值。这部分逻辑集中在getHash函数中,代码如下。

const lockfileFormats = ["package-lock.json", "yarn.lock", "pnpm-lock.yaml"];
function getDepHash(root: string, config: ResolvedConfig): string {
  // 获取 lock 文件内容
  let content = lookupFile(root, lockfileFormats) || "";
  // 除了 lock 文件外,还需要考虑下面的一些配置信息
  content += JSON.stringify(
    {
      // 开发/生产环境
      mode: config.mode,
      // 项目根路径
      root: config.root,
      // 路径解析配置
      resolve: config.resolve,
      // 自定义资源类型
      assetsInclude: config.assetsInclude,
      // 插件
      plugins: config.plugins.map((p) => p.name),
      // 预构建配置
      optimizeDeps: {
        include: config.optimizeDeps?.include,
        exclude: config.optimizeDeps?.exclude,
      },
    },
    // 特殊处理函数和正则类型
    (_, value) => {
      if (typeof value === "function" || value instanceof RegExp) {
        return value.toString();
      }
      return value;
    }
  );
  // 最后调用 crypto 库中的 createHash 方法生成哈希
  return createHash("sha256").update(content).digest("hex").substring(0, 8);
}

1.2 依赖扫描

如果没有命中缓存,则会正式地进入依赖预构建阶段。不过 Vite 不会直接进行依赖的预构建,而是在之前探测一下项目中存在哪些依赖,收集依赖列表,也就是进行依赖扫描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必须的,因为 Esbuild 需要知道我们到底要打包哪些第三方依赖,关键代码如下:

({ deps, missing } = await scanImports(config));

在scanImports方法内部主要会调用 Esbuild 提供的 build 方法,如下所示。

const deps: Record<string, string> = {};
// 扫描用到的 Esbuild 插件
const plugin = esbuildScanPlugin(config, container, deps, missing, entries);
await Promise.all(
  // 应用项目入口
  entries.map((entry) =>
    build({
      absWorkingDir: process.cwd(),
      // 注意这个参数
      write: false,
      entryPoints: [entry],
      bundle: true,
      format: "esm",
      logLevel: "error",
      plugins: [...plugins, plugin],
      ...esbuildOptions,
    })
  )
);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传入的write参数被设为 false,表示产物不用写入磁盘,这就大大节省了磁盘 I/O 的时间,也是依赖扫描为什么往往比依赖打包快很多的原因之一。接下来,会输出预打包信息:

if (!asCommand) {
  if (!newDeps) {
    logger.info(
      chalk.greenBright(`Pre-bundling dependencies:\n  ${depsString}`)
    );
    logger.info(
      `(this will be run only when your dependencies or config have changed)`
    );
  }
} else {
  logger.info(chalk.greenBright(`Optimizing dependencies:\n  ${depsString}`));
}

到此,你可能已经明白,为什么第一次启动时会输出预构建相关的 log 信息了,其实这些信息都是通过依赖扫描阶段来搜集的,而此时还并未开始真正的依赖打包过程。

可能大家有个疑问,为什么项目入口打包一次就能够收集到所有的依赖信息呢?事实上,日志的收集都是使用esbuildScanPlugin这个函数创建 scan 插件来实现的,在 scan 插件里面就是解析各种 import 语句,最终通过它来记录依赖信息。

1.3 依赖打包

收集完依赖之后,就正式地进入到依赖打包的阶段了,主要是调用 Esbuild 进行打包并写入产物到磁盘中,关键代码如下:

const result = await build({
  absWorkingDir: process.cwd(),
  // 所有依赖的 id 数组,在插件中会转换为真实的路径
  entryPoints: Object.keys(flatIdDeps),
  bundle: true,
  format: "esm",
  target: config.build.target || undefined,
  external: config.optimizeDeps?.exclude,
  logLevel: "error",
  splitting: true,
  sourcemap: true,
  outdir: cacheDir,
  ignoreAnnotations: true,
  metafile: true,
  define,
  plugins: [
    ...plugins,
    // 预构建专用的插件
    esbuildDepPlugin(flatIdDeps, flatIdToExports, config, ssr),
  ],
  ...esbuildOptions,
});
// 打包元信息,后续会根据这份信息生成 _metadata.json
const meta = result.metafile!;

1.4 元信息写入磁盘

在打包过程完成之后,Vite 会拿到 Esbuild 构建的元信息,也就是上面代码中的meta对象,然后将元信息保存到_metadata.json文件中。

const data: DepOptimizationMetadata = {
  hash: mainHash,
  browserHash: mainHash,
  optimized: {},
};
// 省略中间的代码
for (const id in deps) {
  const entry = deps[id];
  data.optimized[id] = {
    file: normalizePath(path.resolve(cacheDir, flattenId(id) + ".js")),
    src: entry,
    // 判断是否需要转换成 ESM 格式,后面会介绍
    needsInterop: needsInterop(
      id,
      idToExports[id],
      meta.outputs,
      cacheDirOutputPath
    ),
  };
}
// 元信息写磁盘
writeFile(dataPath, JSON.stringify(data, null, 2));

到此,预构建的核心流程就梳理完了。可以看到,总体的流程上面并不复杂,具体参考依赖扫描和依赖打包这两个部分的代码。

二、依赖扫描分析

2.1 获取入口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scanImports这个函数的实现上。在正式扫描之前,需要先找到入口文件。不过,入口文件可能存在于多个配置当中,比如optimizeDeps.entries和build.rollupOptions.input,同时还需要考虑数组和对象的情况,当然也可能用户没有配置需要自动探测入口文件。那么,scanImports是如何做到这么多场景的处理的呢?首先来看一段代码:

const explicitEntryPatterns = config.optimizeDeps.entries;
const buildInput = config.build.rollupOptions?.input;
if (explicitEntryPatterns) {
  // 先从 optimizeDeps.entries 寻找入口,支持 glob 语法
  entries = await globEntries(explicitEntryPatterns, config);
} else if (buildInput) {
  // 其次从 build.rollupOptions.input 配置中寻找,注意需要考虑数组和对象的情况
  const resolvePath = (p: string) => path.resolve(config.root, p);
  if (typeof buildInput === "string") {
    entries = [resolvePath(buildInput)];
  } else if (Array.isArray(buildInput)) {
    entries = buildInput.map(resolvePath);
  } else if (isObject(buildInput)) {
    entries = Object.values(buildInput).map(resolvePath);
  } else {
    throw new Error("invalid rollupOptions.input value.");
  }
} else {
  // 兜底逻辑,如果用户没有进行上述配置,则自动从根目录开始寻找
  entries = await globEntries("**/*.html", config);
}

其中,globEntries 方法即通过 fast-glob 库来从项目根目录扫描文件。接下来,还需要考虑入口文件的类型,一般情况下入口需要是js/ts文件,但实际上像 html、vue 单文件组件这种类型我们也是需要支持的。

在源码当中,同时对 html、vue、svelte、astro(一种新兴的类 html 语法)四种后缀的入口文件进行了解析,当然,具体的解析过程在依赖扫描阶段的 Esbuild 插件中得以实现,接着就让我们在插件的实现中一探究竟。

const htmlTypesRE = /.(html|vue|svelte|astro)$/;
function esbuildScanPlugin(/* 一些入参 */): Plugin {
  // 初始化一些变量
  // 返回一个 Esbuild 插件
  return {
    name: "vite:dep-scan",
    setup(build) {
      // 标记「类 HTML」文件的 namespace
      build.onResolve({ filter: htmlTypesRE }, async ({ path, importer }) => {
        return {
          path: await resolve(path, importer),
          namespace: "html",
        };
      });


      build.onLoad(
        { filter: htmlTypesRE, namespace: "html" },
        async ({ path }) => {
          // 解析「类 HTML」文件
        }
      );
    },
  };
}

这里来我们以html文件的解析为例来讲解,原理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插件中会扫描出所有带有 type=module 的 script 标签,对于含有 src 的 script 改写为一个 import 语句,对于含有具体内容的 script,则抽离出其中的脚本内容,最后将所有的 script 内容拼接成一段 js 代码。接下来我们来看具体的代码,其中会以上图中的html为示例来拆解中间过程。

const scriptModuleRE =
  /(<script\b[^>]*type\s*=\s*(?: module |'module')[^>]*>)(.*?)</script>/gims
export const scriptRE = /(<script\b(?:\s[^>]*>|>))(.*?)</script>/gims
export const commentRE = /<!--(.|[\r\n])*?-->/
const srcRE = /\bsrc\s*=\s*(?: ([^ ]+) |'([^']+)'|([^\s' >]+))/im
const typeRE = /\btype\s*=\s*(?: ([^ ]+) |'([^']+)'|([^\s' >]+))/im
const langRE = /\blang\s*=\s*(?: ([^ ]+) |'([^']+)'|([^\s' >]+))/im
// scan 插件 setup 方法内部实现
build.onLoad(
  { filter: htmlTypesRE, namespace: 'html' },
  async ({ path }) => {
    let raw = fs.readFileSync(path, 'utf-8')
    // 去掉注释内容,防止干扰解析过程
    raw = raw.replace(commentRE, '<!---->')
    const isHtml = path.endsWith('.html')
    // HTML 情况下会寻找 type 为 module 的 script
    // 正则:/(<script\b[^>]*type\s*=\s*(?: module |'module')[^>]*>)(.*?)</script>/gims
    const regex = isHtml ? scriptModuleRE : scriptRE
    regex.lastIndex = 0
    let js = ''
    let loader: Loader = 'js'
    let match: RegExpExecArray | null
    // 正式开始解析
    while ((match = regex.exec(raw))) {
      // 第一次: openTag 为 <script type= module  src= /src/main.ts >, 无 content
      // 第二次: openTag 为 <script type= module >,有 content
      const [, openTag, content] = match
      const typeMatch = openTag.match(typeRE)
      const type =
        typeMatch && (typeMatch[1] || typeMatch[2] || typeMatch[3])
      const langMatch = openTag.match(langRE)
      const lang =
        langMatch && (langMatch[1] || langMatch[2] || langMatch[3])
      if (lang === 'ts' || lang === 'tsx' || lang === 'jsx') {
        // 指定 esbuild 的 loader
        loader = lang
      }
      const srcMatch = openTag.match(srcRE)
      // 根据有无 src 属性来进行不同的处理
      if (srcMatch) {
        const src = srcMatch[1] || srcMatch[2] || srcMatch[3]
        js += `import ${JSON.stringify(src)}\n`
      } else if (content.trim()) {
        js += content + '\n'
      }
  }
  return {
    loader,
    contents: js
  }
)

2.2 记录依赖

入口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 如何在 Esbuild 编译的时候记录依赖呢?Vite 中会把 bare import的路径当做依赖路径,关于bare import,你可以理解为直接引入一个包名。而以.开头的相对路径或者以/开头的绝对路径都不能算bare import,比如下面这样就不算是bare import:

// 以下都不是 bare import
import React from "../node_modules/react/index.js";
import React from "/User/sanyuan/vite-project/node_modules/react/index.js";

对于解析 bare import、记录依赖的逻辑依然实现在 scan 插件当中,对应的代码如下:

build.onResolve(
  {
    // avoid matching windows volume
    filter: /^[\w@][^:]/,
  },
  async ({ path: id, importer }) => {
    // 如果在 optimizeDeps.exclude 列表或者已经记录过了,则将其 externalize (排除),直接 return


    // 接下来解析路径,内部调用各个插件的 resolveId 方法进行解析
    const resolved = await resolve(id, importer);
    if (resolved) {
      // 判断是否应该 externalize,下个部分详细拆解
      if (shouldExternalizeDep(resolved, id)) {
        return externalUnlessEntry({ path: id });
      }


      if (resolved.includes("node_modules") || include?.includes(id)) {
        // 如果 resolved 为 js 或 ts 文件
        if (OPTIMIZABLE_ENTRY_RE.test(resolved)) {
          // 注意了! 现在将其正式地记录在依赖表中
          depImports[id] = resolved;
        }
        // 进行 externalize,因为这里只用扫描出依赖即可,不需要进行打包,具体实现后面的部分会讲到
        return externalUnlessEntry({ path: id });
      } else {
        // resolved 为 「类 html」 文件,则标记上 'html' 的 namespace
        const namespace = htmlTypesRE.test(resolved) ? "html" : undefined;
        // linked package, keep crawling
        return {
          path: path.resolve(resolved),
          namespace,
        };
      }
    } else {
      // 没有解析到路径,记录到 missing 表中,后续会检测这张表,显示相关路径未找到的报错
      missing[id] = normalizePath(importer);
    }
  }
);

2.3 external 规则制定

上面我们分析了在 Esbuild 插件中如何针对 bare import 记录依赖,那么在记录的过程中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决定哪些路径应该被排除,不应该被记录或者不应该被 Esbuild 来解析。这就是 external 规则的概念。在这里,需要 external 的路径分为两类: 资源型和模块型。

首先,对于资源型的路径,一般是直接排除,在插件中的处理方式如下:

// data url,直接标记 external: true,不让 esbuild 继续处理
build.onResolve({ filter: dataUrlRE }, ({ path }) => ({
  path,
  external: true,
}));
// 加了 ?worker 或者 ?raw 这种 query 的资源路径,直接 external
build.onResolve({ filter: SPECIAL_QUERY_RE }, ({ path }) => ({
  path,
  external: true,
}));
// css & json
build.onResolve(
  {
    filter: /.(css|less|sass|scss|styl|stylus|pcss|postcss|json)$/,
  },
  // 非 entry 则直接标记 external
  externalUnlessEntry
);
// Vite 内置的一些资源类型,比如 .png、.wasm 等等
build.onResolve(
  {
    filter: new RegExp(`.(${KNOWN_ASSET_TYPES.join("|")})$`),
  },
  // 非 entry 则直接标记 external
  externalUnlessEntry
);

其中,externalUnlessEntry的实现相对简单:

const externalUnlessEntry = ({ path }: { path: string }) => ({
  path,
  // 非 entry 则标记 external
  external: !entries.includes(path),
});

其次,对于模块型的路径,也就是当我们通过 resolve 函数解析出了一个 JS 模块的路径,如何判断是否应该被 externalize 呢?这部分实现主要在shouldExternalizeDep 函数中,核心代码如下:

export function shouldExternalizeDep(
  resolvedId: string,
  rawId: string
): boolean {
  // 解析之后不是一个绝对路径,不在 esbuild 中进行加载
  if (!path.isAbsolute(resolvedId)) {
    return true;
  }
  // 1. import 路径本身就是一个绝对路径
  // 2. 虚拟模块(Rollup 插件中约定虚拟模块以`\0`开头)
  // 都不在 esbuild 中进行加载
  if (resolvedId === rawId || resolvedId.includes("\0")) {
    return true;
  }
  // 不是 JS 或者 类 HTML 文件,不在 esbuild 中进行加载
  if (!JS_TYPES_RE.test(resolvedId) && !htmlTypesRE.test(resolvedId))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三、依赖打包分析

3.1 产物文件结构

一般情况下,esbuild 会输出嵌套的产物目录结构,比如对于Vue 来说,其产物在dist/vue.runtime.esm-bundler.js中,那么经过 esbuild 正常打包之后,预构建的产物目录如下:

node_modules/.vite
├── _metadata.json
├── vue
│   └── dist
│       └── vue.runtime.esm-bundler.js

由于各个第三方包的产物目录结构不一致,这种深层次的嵌套目录对于 Vite 路径解析来说,其实是增加了不少的麻烦的,带来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为了解决嵌套目录带来的问题,Vite 做了两件事情来达到扁平化的预构建产物输出。

  • 嵌套路径扁平化,/被换成下划线,如 react/jsx-dev-runtime,被重写为react_jsx-dev-runtime;
  • 用虚拟模块来代替真实模块,作为预打包的入口。

回到optimizeDeps函数中,在执行完依赖扫描的步骤后,就会执行路径的扁平化操作,代码如下。

const flatIdDeps: Record<string, string> = {};
const idToExports: Record<string, ExportsData> = {};
const flatIdToExports: Record<string, ExportsData> = {};
// deps 即为扫描后的依赖表
// 形如: {
//    react :  /Users/sanyuan/vite-project/react/index.js  }
//    react/jsx-dev-runtime :  /Users/sanyuan/vite-project/react/jsx-dev-runtime.js
// }
for (const id in deps) {
  // 扁平化路径,`react/jsx-dev-runtime`,被重写为`react_jsx-dev-runtime`;
  const flatId = flattenId(id);
  // 填入 flatIdDeps 表,记录 flatId -> 真实路径的映射关系
  const filePath = (flatIdDeps[flatId] = deps[id]);
  const entryContent = fs.readFileSync(filePath, "utf-8");
  // 后续代码省略
}

对于虚拟模块的处理,大家可以把目光放到 esbuildDepPlugin 函数上面,它的逻辑实现大致如下:

export function esbuildDepPlugin(/* 一些传参 */) {
  // 定义路径解析的方法


  // 返回 Esbuild 插件
  return {
    name: 'vite:dep-pre-bundle',
    set(build) {
      // bare import 的路径
      build.onResolve(
        { filter: /^[\w@][^:]/ },
        async ({ path: id, importer, kind }) => {
          // 判断是否为入口模块,如果是,则标记上`dep`的 namespace,成为一个虚拟模块
        }
    }


    build.onLoad({ filter: /.*/, namespace: 'dep' }, ({ path: id }) => {
      // 加载虚拟模块
    }
  }
}

如此一来,Esbuild 会将虚拟模块作为入口来进行打包,最后的产物目录会变成如下的扁平结构:

node_modules/.vite
├── _metadata.json
├── vue.js
├── react.js
├── react_jsx-dev-runtime.js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虚拟模块加载部分的代码在 Vite 3.0 中已被移除,原因是 Esbuild 输出扁平化产物路径已不再需要使用虚拟模块。

3.2 代理模块加载

虚拟模块代替了真实模块作为打包入口,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代理模块,后面也统一称之为代理模块。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代理模块究竟是如何被加载出来的,换句话说,它到底了包含了哪些内容。

拿import React from "react"来举例,Vite 会把react标记为 namespace 为 dep 的虚拟模块,然后控制 Esbuild 的加载流程,然后使用真实模块的内容进行重新导出。所以,第一步就是确定真实模块的路径:

// 真实模块所在的路径,拿 react 来说,即`node_modules/react/index.js`
const entryFile = qualified[id];
// 确定相对路径
let relativePath = normalizePath(path.relative(root, entryFile));
if (
  !relativePath.startsWith("./") &&
  !relativePath.startsWith("../") &&
  relativePath !== "."
) {
  relativePath = `./${relativePath}`;
}

确定了路径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模块的内容进行重新导出。这里需要分以下两种情况:

  • CommonJS 模块
  • ES 模块

那么,如何来识别这两种模块规范呢?我们可以暂时把目光转移到optimizeDeps中,实际上在进行真正的依赖打包之前,Vite 会读取各个依赖的入口文件,通过es-module-lexer这种工具来解析入口文件的内容。这里稍微解释一下es-module-lexer,这是一个在 Vite 被经常使用到的工具库,主要是为了解析 ES 导入导出的语法,大致用法如下:

import { init, parse } from "es-module-lexer";
// 等待`es-module-lexer`初始化完成
await init;
const sourceStr = `
  import moduleA from './a';
  export * from 'b';
  export const count = 1;
  export default count;
`;
// 开始解析
const exportsData = parse(sourceStr);
// 结果为一个数组,分别保存 import 和 export 的信息
const [imports, exports] = exportsData;
// 返回 `import module from './a'`
sourceStr.substring(imports[0].ss, imports[0].se);
// 返回 ['count', 'default']
console.log(exports);

值得注意的是, export * from 导出语法会被记录在 import 信息中。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optimizeDeps 中如何利用 es-module-lexer工具来解析入口文件的,实现代码如下:

import { init, parse } from "es-module-lexer";
// 省略中间的代码
await init;
for (const id in deps) {
  // 省略前面的路径扁平化逻辑
  // 读取入口内容
  const entryContent = fs.readFileSync(filePath, "utf-8");
  try {
    exportsData = parse(entryContent) as ExportsData;
  } catch {
    // 省略对 jsx 的处理
  }
  for (const { ss, se } of exportsData[0]) {
    const exp = entryContent.slice(ss, se);
    // 标记存在 `export * from` 语法
    if (/export\s+*\s+from/.test(exp)) {
      exportsData.hasReExports = true;
    }
  }
  // 将 import 和 export 信息记录下来
  idToExports[id] = exportsData;
  flatIdToExports[flatId] = exportsData;
}

在代码的最后,会有两张表记录下 ES 模块导入和导出的相关信息,而flatIdToExports表会作为入参传给 Esbuild 插件:

// 第二个入参
esbuildDepPlugin(flatIdDeps, flatIdToExports, config, ssr);

如此,我们就能根据真实模块的路径获取到导入和导出的信息,通过这份信息来甄别 CommonJS 和 ES 两种模块规范。现在,回到 Esbuild 打包插件中加载代理模块的代码:

let contents = "";
// 下面的 exportsData 即外部传入的模块导入导出相关的信息表
// 根据模块 id 拿到对应的导入导出信息
const data = exportsData[id];
const [imports, exports] = data;
if (!imports.length && !exports.length) {
  // 处理 CommonJS 模块
} else {
  // 处理 ES  模块
}

如果是 CommonJS 模块,则执行如下的代码:

let contents = "";
contents += `export default require( ${relativePath} );`;

如果是ES 模块,则分默认导出和非默认导出这两种情况来处理:

// 默认导出,即存在 export default 语法
if (exports.includes("default")) {
  contents += `import d from  ${relativePath} ;export default d;`;
}
// 非默认导出
if (
  // 1. 存在 `export * from` 语法,前文分析过
  data.hasReExports ||
  // 2. 多个导出内容
  exports.length > 1 ||
  // 3. 只有一个导出内容,但这个导出不是 export default
  exports[0] !== "default"
) {
  // 凡是命中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一种,则添加下面的重导出语句
  contents += `\nexport * from  ${relativePath} `;
}

现在,已经组装好了代理模块 的内容,接下来就可以放心地交给 Esbuild 加载了:

let ext = path.extname(entryFile).slice(1);
if (ext === "mjs") ext = "js";
return {
  loader: ext as Loader,
  // 虚拟模块内容
  contents,
  resolveDir: root,
};

3.3 代理模块为何要与真实模块分离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 Vite 是如何组装代理模块,以此作为 Esbuild 打包入口的,整体的思路就是先分析一遍模块真实入口文件的import和export语法,然后在代理模块中进行重导出。那为什么代理模块要与真实模块进行区分呢?

对于这个问题,官方的回答是:这种重导出的做法是必要的,它可以分离虚拟模块和真实模块,因为真实模块可以通过相对地址来引入。如果不这么做,Esbuild 将会对打包输出两个一样的模块。

刚开始看的确不太容易理解,接下来我会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告诉你这种设计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假设我不像源码中这么做,在虚拟模块中直接将真实入口的内容作为传给 Esbuild,代码如下:

build.onLoad({ filter: /.*/, namespace: 'dep' }, ({ path: id }) => {
  // 拿到查表拿到真实入口模块路径
  const entryFile = qualified[id];
  return {
    loader: 'js',
    contents: fs.readFileSync(entryFile, 'utf8');
  }
}

那么,此时会产生什么问题呢?我们可以先看看正常的预打包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Vite 会使用 dep:react这个代理模块来作为入口内容在 Esbuild 中进行加载,与此同时,其他库的预打包也有可能会引入 React,比如@emotion/react这个库里面会有require(‘react’)的行为。那么在 Esbuild 打包之后,react.js与@emotion_react.js的代码中会引用同一份 Chunk 的内容,这份 Chunk 也就对应 React 入口文件(node_modules/react/index.js)。

当然,这是理想情况下的打包结果,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上述有问题的版本是如何工作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如果代理模块通过文件系统直接读取真实模块的内容,而不是进行重导出,因此由于此时代理模块跟真实模块并没有任何的引用关系,这就导致最后的react.js和@emotion/react.js两份产物并不会引用同一份 Chunk,Esbuild 最后打包出了内容完全相同的两个 Chunk。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 Vite 中要在代理模块中对真实模块的内容进行重导出了,主要是为了避免 Esbuild 产生重复的打包内容。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730356.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JVM进阶】JVM看这一篇就够了(类加载器、垃圾回收、JVM调优、内存泄漏、CPU飙高)

文章目录 1、JVM组成1.1、JVM组成及运行流程1.2、程序计数器什么是程序计数器&#xff1f; 1.3、Java堆你能给我详细的介绍Java堆吗? 1.4、虚拟机栈什么是虚拟机栈垃圾回收是否涉及栈内存&#xff1f;栈内存分配越大越好吗&#xff1f;方法内的局部变量是否线程安全&#xff1…

spring boot学习之自定义starter启动器

starter启动器的目标 引入maven包即可自动装配配置&#xff0c;个人理解&#xff0c;如jdbc引入即可操作数据库 实现 1新建springboot工程编写实现类 2编写配置类 3配置 4打包 4新建工程引入使用

【Linux】进程信号之信号的保存

进程信号 二 一、信号的保存1、信号其他相关常见概念2、信号在内核中表示3、系统内核中信号集sigset_t类型介绍 二、信号集操作函数1、sigset_t 类型的操作函数2、关于block表的系统调用3、关于pending表的系统调用 三、结语 一、信号的保存 1、信号其他相关常见概念 实际执行…

1、vscode+cmake c++环境配置

文章目录 1、安装2、开发环境 关于vscode c环境的配置&#xff0c;应该有两种一种是vscodec/c插件&#xff0c;另一种是vscodecmake插件&#xff0c;第一种没太多用过&#xff0c;感觉就像python那样&#xff0c;要写相关配置文件&#xff0c;有自己的一套规则&#xff1b;另一…

【雕爷学编程】Arduino动手做(155)---2262/2272四键无线遥控套件模块

37款传感器与执行器的提法&#xff0c;在网络上广泛流传&#xff0c;其实Arduino能够兼容的传感器模块肯定是不止这37种的。鉴于本人手头积累了一些传感器和执行器模块&#xff0c;依照实践出真知&#xff08;一定要动手做&#xff09;的理念&#xff0c;以学习和交流为目的&am…

ISO接口隔离

IIC为例 为什么需要隔离—隔离电路 隔离电性干扰&#xff0c;增强抗干扰能力&#xff0c;保护隔离总线iic确保系统的稳定型和可靠性。【通过我们强大的I2C缓冲转换器、I/O扩展器和交换机组合&#xff0c;简化您的I2C总线并减少通信错误。这些器件具有宽电压范围和小型工业标准…

手写操作系统--读写硬盘操作

以下图片均来自王道考研视频我们先来看看硬盘的结构&#xff1a; 这是物理图上的磁盘构造。 一个盘片被分成一个个的磁道。 在划分一下就会出现我们的扇区&#xff0c;每个扇区的大小是固定的&#xff0c;一般来说是512个字节。最内侧的扇区面积小&#xff0c;因此数据密度就密…

c++11 标准模板(STL)(std::basic_istream)(一)

定义于头文件 <istream> template< class CharT, class Traits std::char_traits<CharT> > class basic_istream : virtual public std::basic_ios<CharT, Traits> 类模板 basic_istream 提供字符流上的高层输入支持。受支持操作包含带格式…

C#核心知识回顾——11.各数据集合的汇总区分、委托、事件、匿名函数

变量: 无符号 byte正8位 ushort正16位 uint正32位 ulong正64位 有符号 sbyte8位 short16位 int32位 long64位 浮点数 float double decimal 特殊 char bool string 复杂数据容器: 枚举enum 结构体struct 数组(一维、二维、交错) [] [,] [][] 类 数据集合&#xff1a;…

ChatGPT 提示词设置

提示词 Prompt&#xff08;提示词&#xff09;&#xff1a;当我们询问GPT时&#xff0c;发送的消息就是Prompt。 通过给出合适的Prompt&#xff0c;可以让GPT了解我们的想法&#xff0c;在根据我们的想法做出更加合适的判断&#xff0c;帮助我们完成任务&#xff0c;提高效率。…

Oracle存储过程的使用DEMO(一)

文章目录 Oracle存储过程的使用DEMO&#xff08;一&#xff09;1. Oracle中块的使用2. IF使用2.1 IF...ELSE...2.2 IF嵌套 3. CASE...WHEN...4. LOOP5. WHILE6. FOR Oracle存储过程的使用DEMO&#xff08;一&#xff09; 1. Oracle中块的使用 DECLAREI NUMBER; BEGINSELECT EM…

Obfuscar的使用

1、在程序中nuget安装Obfuscar 2、在工程中新建Obfuscar.xml文件&#xff0c;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Obfuscator><!-- 输入的工作路径&#xff0c;采用如约定的 Windows 下的路径表示法&#xff0c;如以下表示当前工作路径 --><!-- 推荐使用当前…

【Spring】项目创建和使用

一、Spring 的概念 Spring : 包含众多工具方法的 IoC 容器。 Spring 的核心 &#xff1a;IoC &#xff08;控制反转&#xff09;&#xff0c; DI (依赖注入)。 loC &#xff08;Inversion of Control&#xff09;翻译成中文就是 “控制反转” 的意思&#xff0c;控制反转一种…

嵌入式QT- QT使用MQTT

目录 一、MQTT介绍 二、MQTT概念 2.1 订阅(Subscribtion) 2.2 会话&#xff08;Session&#xff09; 2.3 主题名&#xff08;Topic Name&#xff09; 2.4 主题筛选器&#xff08;Topic Filter&#xff09; 2.5 消息订阅 三、MQTT中的角色 3.1 客户端 3.2 服务器 四、X86平…

2.1.cuda驱动API-概述

目录 前言1. Driver API概述总结 前言 杜老师推出的 tensorRT从零起步高性能部署 课程&#xff0c;之前有看过一遍&#xff0c;但是没有做笔记&#xff0c;很多东西也忘了。这次重新撸一遍&#xff0c;顺便记记笔记 本次课程学习精简 CUDA 教程-Driver API 概述 课程大纲可看下…

【UE】点击场景中的物体生成介绍标签

效果 步骤 首先创建一个控件蓝图添加如下控件 给水平框控件添加了一段动画&#xff0c;让该控件显示2秒钟&#xff0c;然后在2~3秒间位置上移并且不透明度减少 在图表中播放动画&#xff0c;延迟3秒后移除控件蓝图 在玩家控制的Pawn中添加如下节点 首先由“由通道检测线条”节…

基于Swing的校园管理系统

1 引言 1.1项目背景 我校积极举办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种科技、文艺、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xff0c;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由于学校各级通讯不太方便&#xff0c;活动筹备过程中&#xff0c;无论是活动参与者的报名、观众的报名还是组织者的…

Image Sensor的FSIN/VSYNC

本文介绍Image Sensor的FSIN/VSYNC。 产品开发过程(比如3D成像)中&#xff0c;有时会遇到需要2个及以上的Image Sensor同步采集&#xff0c;因此&#xff0c;Image Sensor厂家对于他们的产品都提供了同步功能&#xff0c;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见的FSIN/VSYNC(OV),XVS(Sony IMX3系列…

飞行动力学 - 第6节-part1-喷气式飞机的航时及等高航程 之 基础点摘要

飞行动力学 - 第6节-part1-喷气式飞机的航时及等高航程 之 基础点摘要 1. 续航性能2. 巡航受力运动方程3. 喷气式飞机3.1 航时3.2 航程3.3 等高巡航 4. 参考资料 1. 续航性能 耗油率航程航时 2. 巡航受力运动方程 6个方程表达式来进行表达&#xff1a; 3. 喷气式飞机 3.1 …

chatgpt api + function calling + 高德天气API + google custom search【联谷歌,联高德】

OpenAI 发布几个重磅更新 1、 开放 16k 上下文的 GPT-3.5-Turbo 模型&#xff08;gpt-3.5-turbo-16k&#xff09;&#xff0c;是目前的4倍 2、 新的 GPT-4 和 3.5 Turbo 模型 3、Chat Completions API 中的新增加函数调用功能 &#xff08;实时获取网络数据成为可能&#xf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