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看B站UP主达尔闻关于电源视频,做的笔记。下述内容中,如有芯片比较皆是性能层面的比较,暂未考虑成本。且老师在视频中,也多次建议说,可以多关注比较新兴的芯片,一般会是有更好的性能。讲的真的很好,笔记也也不能很好概括,建议大家有学习需求的可以去看看原视频。
视频地址:电源芯片大盘点!超详细选型攻略?经典VS新兴哪个好
四大类型
视频中分类
- REF电压基准源(LTC6655>REF3325)(分流/并联型,串联型)
- 低噪声
- 虽然日常用的干电池,锂电池在测试时噪声很低,但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变得不稳定,所以不适合直接做基准源。
- 初始电压精度
- 芯片手册会标注,例如:High Accuracy: ±0.025% Max
- 温度稳定性
- 芯片手册会标注,例如:Low Drift: 2ppm/°C Max,意思是每度百万分之二。
- 长期漂移
- 芯片手册会标注,例如:Long-Term Drift (LS8): 20ppm/(根号)(kHr),意思是根号下每千小时会漂移百万分之二。
- 静态电流
- 一般是手持终端要重视的地方,Low Operating Current: 800nA
- 低噪声
- LDO线性稳压器(LT1763)
- 输出电流能力
- 芯片最小压差
- 实际工况压差
- 封装热阻
- 低噪声
- 瞬态响应
- 当负载电流发生转变时,电压调整速度。电容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
- 静态电流
- Buck开关电源(LM8614>LM53603>LM2596)/ Boost开关电源
- 输入输出电压
- 电压瞬态过压波形,例如:直流5V的适配器热拔插时的瞬态电压峰值能有九点多。1.5倍~2倍耐压,如果是板级可以选1.5倍的,如果是拔插线的最后按两倍来选。
- 输出电流能力
- 一般的DC/DC效率,在50%负载的时候效率最大化,所有说选输出电流时,可以看最大输出的电流的一半,是否符合系统长期供电的要求,且系统要的最大峰值比较大的话,选型时还要在主要下最大输出电流能力。
- 开关频率
- 转换效率
- 瞬态响应
- 可以简单的认为,开关频率高,补电能力更好。
- 纹波及EMI
- 寄生电感来源:PCB走线,芯片内部bond线,电容的寄生电感,MOSFET的内部走线
- SW端(在Vout的电感的一端),抖动比较大。在一些新品的芯片中,主要有下列因数去降低:两个Vin做环路。改善芯片封装,降低寄生电感。
- 最大占空比(Buck)
- 主要影响在电压输入输出方面,例如锂电池,在使用时电压是会下降的,当输入电压要等于输出电压时,如果最大占空比做不到100%,那很显然,是做不到输入电压等于输出电压的。
- 输出隔离(Boost)
- 当升压停止时,输出端还有从输入端流入的电压,就属于是没隔离。针对芯片本身没有输出隔离的,可以在输出端接MOS管,在连接到芯片来实现。
- 输入输出电压
扩展
- 问题:为何要使用外置MOSFET开关电源控制器
- 转换效率
- 封装热阻
- 外置的导通电流大,像TI的TPS53XXX的可以达到几百安了。内置的一般不能超过几十安。
- 内置MOS的RdsON
- 多通道多相位
- 关于学习的建议
-
要学会去各大公司的官网,去做参数的筛选和检索,因为就算是经典的电路也会有过时的时候。要去学会去查询。
-
数字电路不等于模拟电路。仿真不能解决下述问题:减少优化电路板的阻抗,电流环路对性能的影响。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参照电源芯片规格书的布局走线建议。
-
知识
- LDO线性稳压器
- 要尽可能降低工况压差,选型时挑选输入输出接近的。
- 当输出电流达到5安10安以上时,不建议用LDO了,芯片会太热。
- Buck开关电源/ Boost开关电源频率可调的好处
- 优化效率
- 优化EMI
- 优化占板面积
- 车载应用避开AM频段(535~1656KHz)
- 影响Buck开关电源/ Boost开关电源转换效率因数
- 是否同步整流
- 开关损耗
- 电感因数
- PWM斜率及死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