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在100岁感言的时候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百岁老人的感言,清晰透彻地道出了人生的真相。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于关系之中的,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有些人很清醒,能够坚持自己,不被关系影响,而有些人却很不幸,迷失于关系中,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然而,最可怕的并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而是卡在中间,既没有成为自己,也没有成为他人的期待,却是成为了自己和他人都讨厌的样子,被围困在人生的围城之中。
本次将与大家分享由杨绛的另一半钱钟书先生所作的作品《围城》,那么钱钟书是何许人呢?
钱钟书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教育家、诗人和作家。他出生于浙江余姚,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伦敦大学,学习了文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1935年,他回到中国,在北京大学任教,后来担任了两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务,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等领域的一位专家。钱钟书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小说和散文方面。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楚辞》、散文集《谈艺录》、《管锥编》等等。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艺术性极高,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围城》是一部由钱钟书1944年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故事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中国。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从始至终都活在他人的围观之中,想要做自己而不得,最后只能活成了他人讨厌,自己也不喜欢的样子。对于他,婚姻是一座围城,工作事业是一座围城,人生也是一座围城,其实不仅是方鸿渐,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一座座围城之中。这一座座的围城,既是“围困”之城,也是“围观”之城,它们紧紧的包围着我们、束缚着我们,给了我们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也给了我们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身处于围城之中,我们要如何自处呢?让我们透过方鸿渐的故事,看清我们自己的人生。
男主人公方鸿渐出身大家,出国留过学,但这样一个人却又是一个极具悲剧性的人物。他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一生,从始至终,他都在接受别人和命运的摆布。进入那个战乱年代,方鸿渐不是没有才能的人,只是他的才能与时代似乎格格不入,所以,虽然起点不错,可是他一直带着年少的叛逆,玩世不恭的游戏着人生。大学时期,从热门的土木工程系换到中国文学系;年少被定亲,但是未婚妻早逝,出于岳父出资留学,根本容不得他自作主张。留学时期,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从伦敦、巴黎,再到柏林,四年岁月,却学无所成,最后迫于压力花钱买了一个假文凭。
留学归国的船上,意气风华的方鸿渐与鲍小姐、苏文纨偶遇了。他温文尔雅、颀长俊秀,时不时冒点儿坏水;他的贫嘴滑舌既能逗人开心又能化解矛盾,深得女性的喜爱。苏小姐对他一见钟情,而他却被风情万种的鲍小姐勾了魂。这个极具风尘气的蛇精女鲍小姐本着消遣游乐的心愚弄了方鸿渐的一片真情,最后潇洒转身,头也不回。
被鲍小姐狠狠抛弃的方鸿渐,转而接受了本就喜欢自己的苏文纨,谁知却跳入了另一个深渊…苏文纨是留法女博士、大家闺秀、容貌清丽,性格孤傲又是个虚荣心极强的女人,她以为全天下的男人都应该对她谦逊仰慕然后伏地求爱……
但是方鸿渐很快遇见了一生最爱的唐晓芙也就是苏文纨的表妹,初见,方鸿渐对唐小姐一见钟情,年少被尘封的爱情荷尔蒙在见到唐小姐后,一发不可收拾,就觉得她是摩登文明社会里的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与鲍小姐相比,她清纯;与苏文纨相比,她可爱;她活泼而美丽。她就像《围城》上空盘旋着的精灵……
于是,方鸿渐的爱情之心怦然开启。接着,从来不主动的方鸿渐,更是主动邀请唐小姐吃饭,两个人的关系很快火热起来,一封一封的信件表达着情意。这是方鸿渐爱的最真的一次,也是伤的最重的一次。之所以受伤,是因为方鸿渐的懦弱,面对苏文纨的爱,他一直没有明确拒绝,暧昧不清的关系误导了苏小姐。终于,下定决心拒绝,又因为不擅长处理关系,得罪了苏小姐。愤怒的苏小姐拆散了他和唐小姐。
苏文纨的强势吓跑了方鸿渐,暗恋她多年的青梅竹马赵辛楣也被她放弃,最终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剑桥毕业的诗人曹元朗,也因如此本来视方鸿渐为情敌的赵辛楣最后与方鸿渐成为兄弟。赵辛楣富有、充满才华,意气风发,任何时候都不会让人轻视,更难以击败,不仅重义气,还很痴情,他没有方鸿渐那么好的异性缘,对感情不愿将就,苦苦追求苏文纨多年,终于被傲慢自大的苏文纨逼至绝望……失恋之后,方鸿渐痛不欲生,觉得天地都变了颜色。情感的围城开启了,没有打开幸福之门,打开的却是痛苦的闸门。爱而不得的恋爱,写满了伤痛,伤痛不仅来自于失去恋人,更来自于因无法得到而对自我产生的怀疑,就像方鸿渐所说,觉得自己可鄙可贱得不成为人。爱得很痛,付出了一次,就已经记忆犹新,杯弓蛇影,不愿意再经历第二次的痛,所以及至再遇见,也没有了爱的心情。
方鸿渐回国之后,也因为假文凭,失去了自身的光芒,将一手好牌打成了无人问津。最初,顶着留洋归国的荣耀,家乡人热情的邀请他演讲,可是他却不合时宜的乱讲一通,让人大惊失色。
后来,借助岳父在银行中谋得职位,没有干出什么成绩,却耽溺于感情中混天度日,也因为感情的原因,得罪了丈母娘失去了工作。
后面还是依靠赵辛楣的牵线搭桥去了三闾大学,因为文凭的原因只能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副教授,在赴任期途中,他遇到了孙柔嘉,孙柔嘉的温柔大网套住了方鸿渐,爱情失败的他终究选择了妥协和安逸,面对孙小姐,虽然不爱,但是不讨厌就够了。就这样稀里糊涂,方鸿渐走入了婚姻的围城。没有爱的基础,婚姻注定了不会牢固,结婚之后,方鸿渐发现孙小姐像换了一个人,不再是柔弱没有主见的小女人,而成了一个有主意,精于算计的麻烦人,两个人吵吵闹闹,一直不曾停止,再加上方鸿渐不擅交际,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他被排挤失去了工作。然后,回到上海,依然借助赵辛楣的介绍,才有了一份报社资料室的工作,乱世之中,大丈夫不能济世救国也就罢了,却东拼西凑写一些菜里如何淋麻油的文章,维持生计。
出身一乡之望家族,成为凤毛麟角的大学生,有条件光耀名门留学国外,方鸿渐有很多机会,可以让自己活得潇洒,只是最后他却活成了萧条。所有你想要逃避的,最后都会连本带息成倍的返还给你。方鸿渐大学、留洋时期,大好的时光里,没有抓住机会,充实自己,却只是留恋于享受,逃避学习的苦,而这苦在他工作之后,加倍地归还给了他。
在上海,方鸿渐与孙小姐的婚姻,简直围观者众,方鸿渐的父母、两个弟妹,还有孙柔嘉的父母,最厉害的是孙柔嘉的姑姑,以及奶妈,一众人掺和到这段婚姻里,你言我说,最后两个人的关系终于不堪重负,宣告破裂。困于围城的两个人,已经有诸多矛盾,再加上众人的围观,被围之中的方鸿渐迷失于人群之中,开始还知道自己要什么,可是怎么说都不管用,最后干脆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只是跟随着他人的言论,随波逐流,过一日是一日。
爱而不得,已经够苦,婚姻生活的鸡毛蒜皮也是满目疮痍,而最让人喘不上气来的是他人的言论与控制,人人都觉得是在帮你,人人都想插上一脚,殊不知在他们想要控制别人的时候,其实是想彰显自己的优越。
可悲的是,在这些自以为是优越的人面前,方鸿渐果然退缩了,他被彻底的围困于其中,无法喘息,找不到出路。方鸿渐的人生如此,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没有你的同意,父母早已经为你规划了道路,好不容易碰到心动的人,却因各种原因无法在一起,爱得遍体鳞伤,最后只能关闭心门,找一个人草草结婚。
可是,结婚之后才发现,这是你犯下的最大的错误,结婚并不是简单的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碰撞,三姑六舅,七大姑八大姨都想指指点点为你的生活添加色彩,这些声音成了夫妻之间不可逾越的高山,即使想法再好,这山依然越攀越累。生于围城,困于围城,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生命之重。现在结婚过日子,自己顶门立户了,才明白跟生活的苦相比,学习是最轻松的,因为学历不好,找不到什么工作,又没有一技之长,日子越过越艰难。经济不好,心情脾气也不好,夫妻之间很容易你埋怨我,我抱怨你,彼此互看不顺眼。如果婚姻情感的围城中,围观的人要对你说三道四借口还不够好,那么事业人生的围城中,你的金钱地位就直接成了他们言辞的利剑,一剑一剑刺向你的心窝,而迷失其中的你,也会觉得自己很差劲,似乎活该遭受这利刃之痛。方鸿渐工作不顺,不是借助岳父,就是借助朋友才能有一份微薄的收入,这直接成了妻子孙柔嘉抱怨的弹药,也是自己父母,以及孙柔嘉家人瞧不起他的原因。而这又能怪谁呢?还不是因为他自己在该努力的时候,没有努力,再该投入的时候,却自以为是的玩世不恭,最终越是害怕逃避,就越是被围困其中。
《围城》书中的故事,随着孙柔嘉的离家出走戛然而止,掩卷沉思,似乎意犹未尽,还没有看到结局的感觉,可是细思一下,又觉得理所当然,人生哪有什么结局,要说结局最后的结局都是死亡。可是,关键是在这围城之中的“方鸿渐”,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呢?要想看清以后的路怎么走,就要理顺之前所有发生的原因。方鸿渐跟孙柔嘉吵完架之后,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感想,自己即使再见到唐小姐也会木然无动于中吧,因为爱唐小姐,怕苏文纨的自己已经死了,被鲍小姐诱惑的自己也死了,还有几个自己也死了,只有向爱尔兰人买文凭的自己始终消灭不了。为什么向爱尔兰人买文凭的自己无法消灭?这个自己是不屑于世俗的自己向世俗的妥协,也是进入世俗的自己矮人一等的原因,正因如此,他在情感上不敢申辩,在事业上无法抬头。
可是追根溯源,为什么他要落得向骗子买假文凭的地步。因为他从大学到留学就从来没有好好的努力过,只是觉得这也不适合自己,那也不适合自己,只在各个系之间换来换去,在各个国家之间辗转玩乐。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他一直无法真正的踏实下来好好学习呢?从方鸿渐封建家族的出身可以看出,封建家长的父亲对他管教的严格,正是这份过分的严苛,抹杀了方鸿渐成长中的自我,因为失去了自我,他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能凭着一时的冲动换来换去,无法定性。他说,一个个的自己都在路上死掉了,其实死掉的那些自我也全然不是核心的他自己,而只是组成那个核心自己的一部分。
方鸿渐不是没有努力反抗过,比如写退婚书,比如主动追求唐小姐,可是由于他懦弱的性格,这些反抗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性格,也是因为他的人生有太多人围观。当然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围观之人,可是重点是有些人在被围观的时候,是清醒的,能够分得清哪些是自己的想要,哪些是别人的期待;而有些人则没有那么幸运,他们用尽全力去追求的都是别人期待,付出一生,最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方鸿渐的悲哀在于,他既没有活成自己的想要,也没有成为别人的期待,而是想要反抗,又不彻底,最后卡在中间,活成了自己和别人都讨厌的样子。所以悲哀,是因为他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没有自己的原则与界限,因为他没有建立自己的原则和界限,他的人生才会有如此多不相干的来说三道四的围观,也是因为他的妥协,才会让他在别人的眼光中,路越走越窄。人们之所以能够勉强地忍受别人的打扰,那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在有一个更大的扰乱者,在这种情况下,别人的到来简直就是救场。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人被他人围观是因为自己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只能允许他人进来,让自己找到埋怨无法活出自己的借口。
方鸿渐接下来的路,会走成什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透过他的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就是:一个人要想活好,必须要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能够在社会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勇敢去实现自己的想要。三毛说:“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一个人只有能够打造出坚固的自我城堡,才能够不被围困于他人的围城与围观之中,才能找到突破围城之困的出路。
“找到自我”说起来很简单的四个字,可是做起来却是一个漫长的自我修心的道路,这条道路没有捷径,只有你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索坚持下去。也许有人通过心理学找到了自己,也许还有人通过不断地经历生活悟得了人生,更有些人只是通过每天给到自己一小段与自己相处的时光,就获益匪浅。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请始终记得,我们生活于人群,但不要被人群牵着鼻子走,不要迷失于人群,活成他者的人生,你应该有自己的城堡,这城堡只属于你,规则由你来制定。
祝愿每个人都可以生活于围城,但不会被围困,而是能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