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RDB
1、概念
2、RDB文件保存
3、执行RDB
4、触发RDB
5、fork原理
6、RDB的缺点
二、AOF
1、概念
2、开启AOF
3、触发AOF
4、触发重写AOF
三、区别
一、RDB
1、概念
RDB全称为Redis Database Backup File(Redis数据备份文件),也叫做Redis数据快照。简单的来说就是把某一时刻Redis内存里的数据都记录到磁盘中,当Redis实例故障重启后,从磁盘读取快照文件恢复数据
2、RDB文件保存
在Redis的配置文件中我们可以修改RDB文件的相关配置,比如RDB文件的保存路径,与该文件是否压缩
rdbcompression yes # 是否压缩、不建议开启,压缩文件会消耗CPU
dbfilename dump.rdb # RDB文件的名称
dir ./ # 文件保存路径,默认保存到当前运行目录
3、执行RDB
在Redis的客户端,我们可以通过save与bgsave执行快照操作,两者的区别是save是占用主进程去执行,而bgsave是开启一个子进程去执行,我们知道Redis是单进程的,我们如果使用save命令时,这个命令会占用当前进程使得其他命令阻塞等待,通常在Redis服务关闭时执行一次save命令
4、触发RDB
我们可以在Redis的配置文件中修改触发RDB的规则
save 900 1 # 900秒内,如果至少有一个key被修改 则执行bgsave
save 300 10 # 300秒内,如果至少有十个key被修改 则执行bgsave
save 600 10000 # 600秒内,如果至少有一万个key被修改 则执行bgsave
5、fork原理
bgsave在执行的时候会fork主进程得到子进程,子进程是共享主进程的内存数据的,在完成fork后读取内存中的数据写入RDB文件,在子进程fork主进程时也是阻塞的。fork的过程中会将主进程的页表进行复制也就是将虚拟内存进行拷贝(虚拟内存可以映射到物理内存),然后通过该页表操作主进程的内存数据,此时如果在子进程RDB的过程中,主进程进行了写操作,则可能会导致脏读,为了避免脏读,此时主进程进行写操作时会话拷贝一份数据副本进行写操作
6、RDB的缺点
RDB的执行间隔时间长,两次RDB之间写入数据有丢失风险,如果在第一次写入成功后第二次RDB之前Redis宕机则这个过程的数据会丢失,而且fork子进程、压缩、写出RDB文件都比较耗时
二、AOF
1、概念
AOF全称Append Only File(追加文件),Redis处理的没有写操作命令都会记录在AOF文件中,可以看作为命令日志文件
2、开启AOF
AOF默认是关闭的。需要修改Redis的配置文件来开启
appendony yes # 开启
appendfilename “文件名“
3、触发AOF
AOF的命令记录频率也是可以通过Redis配置文件进行修改的
apppendfsync alaways # 执行一次命令立即记录到AOF文件中
apppendfsync everysec # 写命令先存入AOF缓冲区,然后每个1s将缓冲区的数据写入AOF是默认选项
apppendfsync no # 写命令存入AOF缓冲区,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写入AOF
配置 | 刷盘时机 | 优点 | 缺点 |
alaways | 同步刷盘 | 可靠性高,数据不易丢失 | 性能影响大 |
everysec | 每秒刷盘 | 性能中 | 最多丢失1s数据 |
no | 操作系统控制 | 性能最好 | 可靠性差,易丢失大量数据 |
4、触发重写AOF
AOF是记录写命令,AOF会比RDB文件大得多,而AOF会记录对一个key的多次写操作,但是只有最后一次才有意义。我们可以通过bgrewriteaoff来触发AOF文件执行重写,用最少的命令达到同样的效果,在配置文件中可以配置触发重写的规则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 AOF文件比上次的文件增长超过多少百分比重写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 AOF文件体积最小多大以上触发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