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项目创新?机器人技术创新?能解决下文中的问题呢?
这是近两个月以来,也许唯一一篇,我自己码字写的博客。
有感于一些课程,比如:
这一类课程最为典型的特点就是课程名称上有“创新”这两个字。
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课程。
事实上这类课程,最终效果比水课还水。
创新不是一门课就能实现的。
抖抖机灵,对于任何复杂工程问题求解毫无益处,更不要说在此基础之上的创新了。
我们工业时代模式的大中小学教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更不要说智能时代了
智能时代会无限放大头部效应,强者越强,普通人越来越难。
我带过的不少已经工作的学生,很多很高比例都已经转行。
技术革命或者创新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如何体现?积极的一面是什么?
北大教授:30岁以上的人,正在成为结构性弃民。
当这样一个时代来临,机器人能做什么,智能可以改变哪些场景?
当下正在发生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cnTsHAJJq7rxEtSJ4dgTKA
当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时候,名校光环的效果越来越显现,国内就是top2之类。国外如下:
比如:孙燕姿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泰德•菲什曼(Ted C. Fishman )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普通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毕业就是失业。如果随便打打零工也算就业的话,那数据也能看得过去。
与此同时:
日本政府推动了各项政策和福利,扶持老年人再就业。比如,积极推动“人生100岁计划”社会设计,打造“老龄人友好型”职业环境,创建“老年人创业者支援资金”贷款制度,老年人创业最高可以领取72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52万元,贷款利息仅为1.5%。
2019年修订了《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废除招聘对老年人的限制,对企业雇佣65岁以上的员工进行补贴。2021年,日本实施新版《老年人就业稳定法》,规定企业为65岁至70岁老人提供继续就业,推行“同一劳动同一薪酬”。
未来10年,我们将迎来年均2000万人的退休潮,今天40岁、50岁的人都将卷入这股大潮。10年后,我们老龄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三成以上。
创新不是一项选修题,而是一项必须直面的问题,回到标题本身。
这个问题是不是真的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