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定义
- 2、动机
- 3、类结构
- 4、优点
- 5、总结
- 6、代码实现(C++)
1、定义
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从而使对象看起来改变了其行为。
2、动机
- 某些对象的状态如果改变,其行为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比如文档的只读状态和读写状态的行为可能完全不同。
3、类结构
State类:抽象状态类,封装状态行为对应的接口。
StateA、StateB和StateC类:每个类对应一种具体的状态。
Context类(即状态管理类):客户端与状态类上下文类,提供客户需要的接口。封装状态的具体变化逻辑。
4、优点
- 封装转换过程,也就是转换规则
- 枚举可能的状态,因此需要事先确定状态种类
5、总结
- State模式将所有与一个特定状态相关的行为都放入一个State的子类对象中,在对象状态切换时,切换相应的对
象;但同时维持State的接口,这样实现了具体操作与状态转换之间的解耦。 - 为不同的状态引入不同的对象使得状态转换变得更加明确,而且可以保证不会出现状态不一致的情况,因为转
换是原子性的——即要么彻底转换过来,要么不转换。 - 如果State对象没有实例变量,那么各个上下文可以共享一个State对象,从而节省对象开销。
6、代码实现(C++)
状态模式源代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