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包替换攻击
该攻击过程如下:伪造服务器响应客户端的数据包。监听客户端的数据包,用预先伪造的数据包,伪装成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发送给客户端。
因为攻击者跟目标在同一个局域网,所以攻击者发送的数据包肯定比服务器的响应数据要快很多,只要数据包构造正确,就一定可以被客户端按正常的数据处理。
这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要构造正确的数据包,需要根据攻击者的目的,修改数据包中的数据、MAC、IP、TCP(UDP)层的长度、校验值等多个字段的值,还要兼容多种网络协议,另外还需要高效的处理数据包。
这部分内容对于熟悉tcp/ip协议栈的程序员来讲非常容易,唯一需要注意的坑就是,udp和tcp封包中的checksum字段的计算,其格式不是简单的tcp和udp包头字节的crc校验,而是:
- 先将checksum字段清零
- 再将ip数据包中的 原ip(dword)、目的ip(dword)、包含tcp或者udp包头在内的数据长度值(short)、ip包中的协议字段(short)这4个字段加上tcp或者udp的包头加上数据部分之和(该长度还要2字节对齐,假如长度是奇数的话还要再补一个0)计算出来的校验和值。其结构体如下: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char SrcIP[IPV6_IP_SIZE];
unsigned char DstIP[IPV6_IP_SIZE];
unsigned short Protocol;
unsigned short PackLen;
}IPV6FAKEHEADER, *LPIPV6FAKEHEADER;
计算tcp和udp中校验和的代码大体如下所示:
WORD Checksum::checksum(WORD *buffer,int size)
{
unsigned long cksum = 0;
while(1<size)
{
cksum += *buffer++;
size -= sizeof(USHORT);
}
if(0<size)
cksum += *(UCHAR*)buffer;
cksum = (cksum>>16) + (cksum&0xffff);
cksum += (cksum>>16);
return(unsigned short)(~cksum);
}
USHORT Checksum::subPackChecksum(char * lpCheckSumData,WORD wCheckSumSize,DWORD dwSrcIP,DWORD dwDstIP,unsigned int wProtocol)
{
char szCheckSumBuf[MAX_SINGLE_PACKET_SIZE];
LPCHECKSUMFAKEHEADER lpFakeHdr = (LPCHECKSUMFAKEHEADER)szCheckSumBuf;
lpFakeHdr->dwSrcIP = dwSrcIP;
lpFakeHdr->dwDstIP = dwDstIP;
lpFakeHdr->Protocol = ntohs(wProtocol);
lpFakeHdr->usLen = ntohs(wCheckSumSize);
memcpy(szCheckSumBuf + sizeof(CHECKSUMFAKEHEADER),(char*)lpCheckSumData,wCheckSumSize);
*(DWORD*)(szCheckSumBuf + sizeof(CHECKSUMFAKEHEADER) + wCheckSumSize) = 0;
unsigned short nCheckSum = checksum((WORD*)szCheckSumBuf,wCheckSumSize + sizeof(CHECKSUMFAKEHEADER));
return nCheckSum;
}
该模块基于winpcap开发。
各层封包的包头处理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在实际场景中,抓到的数据包并不是mac层,而是大多是pppoe或者wlan格式,其包头格式如下:
typedef struct {
char version : 4;
char type : 4;
unsigned char code;
unsigned short sessionid;
unsigned short len;
unsigned short protocol;
}PPPOEHEADER, *LPPPPOEHEADER;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char idhigh : 4;
unsigned char canonical : 1;
unsigned char priority : 3;
unsigned char id : 8;
unsigned short type;
}HEADER8021Q, *LPHEADER8021Q;
具体处理流程更多是包头协议格式的解析,在此按下不表。
本程序支持tcp和udp数据包的伪造、欺骗攻击,其代码主要位于ReplacePacket.cpp中。其中,dns劫持就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数据包替换攻击,其代码位于 PacketProc.cpp中,要实现攻击需要了解dns数据包的格式,读者请自行百度。其主要数据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short TransactionID; //交易ID,发出和接收必须相同
unsigned short Flags; //标志字段,发出和接收都应该修改该字段
unsigned short Questions; //问题格式
unsigned short AnswerRRS; //回答资源记录个数
unsigned short AuthorityRRS; //认证资源记录个数
unsigned short AdditionalRRS; //附加资源记录个数
}DNSHEADER,*LPDNSHEADER;
//中间的要解析的名称以一个非可打印字符开头,以0结尾,后面紧跟着解析的类型要求,和CLASS要求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short Name; //名称,低字节为从开头的偏移地址,只想要解析的内容
unsigned short Type; //类型,0005为解析字符串,0001为解析IP地址
unsigned short Class; //输入
unsigned short HighTTL; //生存周期
unsigned short LowTTL;
unsigned short AddrLen; //解析的长度
unsigned int Address; //解析的内容
}DNSANSWER,*LPDNSANSWER;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short Name; //名称,低字节为从开头的偏移地址,只想要解析的内容
unsigned short Type; //类型,0005为解析字符串,0001为解析IP地址
unsigned short Class; //输入
unsigned short HighTTL; //生存周期
unsigned short LowTTL;
unsigned short AddrLen; //解析的长度
unsigned char Address[16]; //解析的内容
}DNSANSWERIPV6, *LPDNSANSWERIPV6;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short dnstype;
unsigned short dnsclass;
}DNSTYPECLASS,*LPDNSTYPECLASS;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short Name;
unsigned short Type;
unsigned short Class;
unsigned int TTL;
unsigned short AddrLen;
}DNSANSWERHEADER, *LPDNSANSWERHEADER;
如下以下视频中,当dns欺骗未开启时,在nslookup中查询到的www.baidu.com的IP地址是182.61.200.7,而当dns攻击开启时,www.baiducom的ip地址被替换为192.168.101.122,这个地址正好是本机的ip地址,本机上有一个服务器程序,监听443或者80端口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当作下一步https攻击的服务器。
(二)https劫持
https劫持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比如dns劫持方式和数据包转发。
数据包转发方式较为复杂,各有各的实现方法。一般原理是:
- 在数据包监听处,有一链路层处理程序S,识别并修改ssl数据包,将目的mac和目的ip地址改为解析程序的mac和ip、并重新校验之后,从链路层发送。
- 解析程序在recv函数之后,会收到目的地址是自己的数据包,然后调用openssl接口,进入openssl接口处理部分,其返回结果是将https脱去后的明文数据。此时,解析程序可以当作中间人,将客户端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的数据,从host取出真正的服务器地址,数据部分根据需要加工处理后发送给真正的服务器。对于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根据攻击者的目的,处理之后发送给真正的客户端。
- 最后,S需要将链路层监听到的、跟发送给解析程序相匹配的、返回数据包,在链路层修改原mac和ip地址,并重新校验之后,从链路层上放回原来的数据流中。
另一种方式较为简单,其过程如下:
- 预先获取客户端要访问的域名,对其进行dns数据包替换攻击,将客户端对域名M的访问,定向到特定的主机H上
- 客户端想要访问M域名时,由于伪造的dns数据包中返回的地址指向H,故此时客户端程序会误以为H就是M.
- 在H主机上有一特定程序,采用中间人方式,对客户端的数据访问伪装成服务器,将客户端数据再次转发给真正的服务器,对于服务务器返回的数据,再次转发给真正的客户端。
本程序采用第二种方法,主要的https中间人代码在sslEntry.cpp,sslProxyListener.cpp,sslProxy.cpp,makeCert.cpp,sslPublic.cpp等几个文件中,搬砖的工作暂且不表:)。
在https劫持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证书问题。这里采取的方式是,将生成次级证书的根证书导入到本机的根证书授信中心,接下来利用此证书签名的二级证书和三级证书在chrome和edge中的访问都是没问题的,但是firefox有单独的证书认证体系,windows等操作系统认可的证书、包括我们我们导入的证书不在其认可范围之内。
程序中实现了域名证书证书自动生成功能,可以根据客户端的clienthello数据包中的域名,动态生成域名证书。另外还支持自动检测和生成、导入根证书。
程序运行需要预先安装openssl。
在实际测试中,国内大厂包括阿里系,腾讯系的软件大都采用了https传输方式,但是也有极个别软件的服务器域名的ssl流量可以劫持成功,特别是某些Android移动端软件,ios端也发现过此种情况。当然,现在的趋势是验证机制越来越严格,难度越来越大。
本实例程序运行时,会将ssl数据存放在output目录下的ssl.dat文件中,如下截图所示,当未开启ssl攻击时,浏览器访问正常;当开启ssl劫持后,浏览器依然正常,此时ouput目录下的ssl.dat中存放着https中的明文数据。从host或者域名可以验证我们刚才点击访问的网址,证明ssl劫持成功。
本次测试的具体代码下载地址:点击下载
该项目具有tcp和udp数据包伪造替换、dns欺骗劫持、https中间人(mid in man)劫持攻击等多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