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已经喊了很多年了,但是很多人仍然不明白数字化转型是怎么回事,为啥要转。很多人甚至以为数字化转型就是个营销噱头,还有人跟着瞎起哄什么互联网红利消失、中国供给侧和消费侧人口红利消失等等。
我不讲,很多人都不知道。
很多人看到的是一个个的相:今天看到这股风起来了,明天看到那股风下去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起为什么落。不过我知道。任何事情没有平白无故的爱与恨,后面都有必然的逻辑和刚需。
(1)数字中国
一、
2015年营改增。2018年全国统筹。
倒逼省级大集中、中央大集中,这又倒逼必须数字化转型-分布式微服务技术架构-政务云计算。这是真正的刚需啊。
二、
我父亲住院。过去需要出院时纸质打印全部医疗信息,然后回家乡报销,报销周期很长,而且报销什么不能报销什么破费周折。由于全国统筹,所以倒逼全国数据交换
三、
我母亲过去每半年要回一次家乡去刷脸来领社保养老金。但是疫情防控三年无法回去,这倒逼政府搞了在线人脸识别、全国证照大集中-主数据治理。
四、
我去年需要办理一些政务的事。过去咱们老百姓跑政务大厅,需要多次、线下打印递交资料、长时间等候。由于疫情防控三年,政府也非常讲究线下隔离无接触服务,所以被迫倒逼政府在线数字化:提交数字资料、在线审核、在线签字。
这都是刚需啊。
(2)产业集群-产业链
中国产业集群存在了几十年,如长三角珠三角,它们在线下已经形成了非常默契的、敏捷灵活的合作。但是这个合作一直没能转移到线上(当然你也可以说微信IM+EXCEL就是线上)。
但是现在还存在一种形式,是体制内的链长链主制度,他们是刚需: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所以他们通过混改制度、参股投资并购手段,形成集团内的端到端产业链:一业一企、一企一业。
这种形态不同于咱们看到的体制外的产业集群,也不同于咱们平时说的企业ERP产供销,也不同于咱们平时说的集团统一管控信息化。我姑且称它们为企业互联网。
这也是实打实的刚需啊。
(3)数字经济-信创国产化替代
国家喊数字经济也喊了很多年了,这非常利好乙方供给侧厂商。
我过去说过,中国转型最好的厂商可能是三大运营商,三十年,成功转型了三次,每十年一次:
从固定电话通信业务开始转型为无线电话通信业务(这不知道算不算转型?可能这不算转型,但短信业务介于通信和数据传输业务中间,在那么特殊的几年确实赚的盆满钵满)
从通信业务开始转型到数据传输业务。一开始开展的是电话拨号上网,后来是ADSL-光纤数据传输-WiFi,后来是3G/4G/5G这样的数据传输业务和通信业务混合的业务,但是数据传输占了主要营收。
现在,又开始从数据传输业务,借新基建、东数西算战略,转型开展云计算业务。云计算业务需要成熟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设备、网络带宽、以及混合了存储和网络的CDN。现在三大运营商的云业务在高速增长,而三大体制外的中国云巨头厂商在缓慢发展。
说完乙方供给侧,再说说甲方消费侧。
信创国产化替代也发展了很多年了。从政府到重点行业,从央企到地方国企,从系统硬件到系统软件到应用软件,一层层推。但是进展仍然比较缓慢。最大的挑战就是:老软件怎么迁移到新技术。那么多年陆陆续续上了那么多各种软件,而且每种软件都互相集成调用形成蜘蛛网。一下子替换的风险太高,分步走怎么走,需要先打断老集成然后再新旧集成上。怎么搞。这是很现实的刚需。
所以现在国产化替换、数字化转型,明显能看到的就是大家先从建设数字化底座开始,而不是一上来就搞应用的国产化替换。先把数据平台、集成平台、低代码开发平台、协同集成门户平台这四大平台上了,这样就容易做上层的应用软件一块块迁移到新技术,一块块打断再一块块再连上。
很多人不明白为啥数字化底座业务会莫名其妙就增长了,其实背后都有刚需因果,不是市场瞎忽悠。
(4)互联网溢出效应
中国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建设成为全球最发达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应用的国家。经过十五年的618/双十一的洗礼,我国拥有了成熟的在线数字营销、成熟的在线电子商务交易。
这些业务又倒逼咱们最谨慎的银行业务进行在线化、开放化、数字化技术转型。大家想想2013年以前,只要一搞618双十一大促,银行系统就会崩溃。无他,因为过去的银行系统是为你每次取1000元现金然后日常慢慢花而设计的,而不是为你现在每天早上买个3块钱早餐也做个扫码支付而设计的,所以肯定一大促就崩。所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达倒逼了中国谨慎的银行业做数字化技术改造。
还有一个事也是和电子商务相关,但是更和中国税务总局主动力推相关,那就是电子发票的推广。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划是到2025年,80%的发票都是电子发票。
这样:在线数字营销-在线电子商务交易-在线支付-在线对账-在线发票-在线税务处理,整个应用基础设施都打通了。
而这一切,现在都被吸收应用到了中国企业软件行当。所以才产生了被逼公有云化的:在线商旅报销费控服务、在线企业办公采购服务、在线企业营销服务、在线企业协同服务。
想想过去企业管理软件中的:费用管理、采购管理、营销和销售管理、协同OA工作流审批管理,这和我上述讲到的截然不同。
这就是真真切切的数字化转型的刚需。
(5)政府溢出效应
这几年政府换届二十大,官员调动频繁。不少官员从政府调动到了央企和地方大型国企。
政府在2013年以后就一直在推行严格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所以这个制度也随着官员从政府调动到央企和地方大型国企而被开始推行。
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预算、资金计划、运营绩效,这四个典型的财务模块、本来已经存在很多年的模块,不温不火的模块,因此死灰而复燃。无他,一切都有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