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0.认识计算机网络
- 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1.1概念及功能
-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 总结
- 1.2组成与分类
-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总结
- 1.3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408大纲已删)
- 标准化工作
- 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组织
- 总结
- 1.4性能指标(1)——速率、带宽、吞吐量
- 速率
- 带宽
- 吞吐量
- 1.5性能指标(2)
- 时延
- 时延带宽积
- 往返时间RTT
- 利用率
- 总结
0.认识计算机网络
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概念及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功能: 资源共享
和信息传递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大写的 I 是因特网,小写的 i 是互联网。【计算机网络】因特网和互联网的区别)
IXP:因特网交换点(一个物理基础架构,允许不同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s)在它们的自动系统之间通过对等协议来交换因特网通信)。
总结
1.2组成与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边缘部分,端系统与端系统之间的通信——强调的是进程
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广域网WAN:交换技术
局域网LAN:广播技术
(哪种网的分类要看使用的技术)
电路交换 会出现 “占线”
的情况。
报文交换 和 分组交换 存储转发
。
广播式网络:总线型
点对点网络:网状型
总结
1.3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408大纲已删)
标准化工作
法定标准:OSI
事实标准:TCP/IP
第3个阶段取消了。
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组织
总结
1.4性能指标(1)——速率、带宽、吞吐量
核心是吞吐量。
速率
注意!
速率 和 存储容量 的 单位 区别。
速率是 10^3,存储容量是2^10。
带宽
理想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高的发送速率。
带宽变大,单位时间内向链路中注入的数据量变大。
吞吐量
吞吐量:30Mb/s(尽管自身的能力可以达到100Mb/s)
1.5性能指标(2)
时延
发送时延: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传播时延:取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和链路长度(基本上是2×10^8m/s)
排队时延:等待输出/入链路可用。
处理时延:检错,找出口。
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排队时延 + 处理时延
高速链路
指的是 发送速率提高,并不会影响电磁波的传输速率。
时延带宽积
描述 数据量/信息量 的指标。
时延带宽积就是管道里的所有比特。
往返时间RTT
开始:指第一个比特发送开始。
接收:接收到第一个比特的确认为止。
这里的 RTT = 24ms、24ms、25ms、23ms
RTT 不包括传输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