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观察者模式:指多个对象间存在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换种说法,定义两种对象,观察者和目标对象,多个观察者同时监听一个目标对象,一旦这个目标对象发生改变,这些观察者都能立马知道并作出反应。
观察者模式又叫发布-订阅模式、模型-视图模式,它是对象行为型模式。
举个栗子:
最近世界杯,假设内马尔是目标对象,观众是观察者,内马尔连过五人射门成功,观众热烈鼓掌;内马尔被恶意犯规,观众发出嘘~声。
二、结构
如图所示:抽象观察者,抽象目标对象,具体观察者,具体目标对象。
三、代码实现
抽象目标:
/**
* 目标对象——被观察者
*/
public interface MyTestSubject<T> {
void setState(Integer state);
//加入观察者
void register(T t);
//移除观察者
void remove(T t);
//通知观察者
void notifyOthers();
}
抽象观察者:
/**
* 抽象观察者
*/
public interface MyTestObserver {
//事件发生
void update();
}
具体目标对象:
/**
* 具体目标对象
*/
public class StateSubject implements MyTestSubject<MyTestObserver> {
private List<MyTestObserver>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
Integer state;
public Integer getState() {
return stat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State(Integer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notifyOthers();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gister(MyTestObserver iObserver) {
observers.add(i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MyTestObserver iObserver) {
observers.remove(iObserver);
}
public void notifyOthers() {
for (MyTestObserver iObserver : observers) {
iObserver.update();
}
}
}
具体观察者:
**
* 具体观察者
*/
public class StateObserver implements MyTest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 {
System.out.println("状态改变");
}
}
测试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estObserver myTestObserver = new StateObserver();
MyTestSubject<MyTestObserver> myTestSubject = new StateSubject();
//加入观察者队列
myTestSubject.register(myTestObserver);
//目标更改状态并通知
myTestSubject.setState(11);
}
结果如下:
状态改变
四、应用
1、jdk
jdk中是提供了接口和抽象类来实现观察者功能的。包含两个类:java.util.Observable 和 java.util.Observer。前者是被观察者,后者是观察者。
代码实现类似于上面自己定义的观察者逻辑,只是抽象的观察者和目标对象jdk给提供了。
2、Spring
Spring中的事件监听 机制,Spring中的ContextLoaderListener实现ServletContextListener,ServletContextListener又继承JDK的EventListener,实现事件监听。
五、优缺点
优点:
1.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是松耦合(抽象耦合),符合依赖倒置原则。
2.分离了表示层(观察者)和数据逻辑层(被观察者者),并且建立了一套触发机制,使得数据的变化可以响应到多个表示层。
3.实现了一对多的通信机制,只有订阅的观察者可以接受通知。
缺点:
1.如果观察者过多,则事件通知会耗时较长。
2.事件通知仅告知发生变化,未告知怎么发生了变化。
3.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可能存在循环依赖,可能造成循环调用,导致系统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