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小艺读书
- 二、醉酒的狱卒
- 三、非降序数组
- 总结
前言
今天这个非降序数组,阅读解理小学水平,说起来都是泪啊。我折腾了一天都没搞定,从冒泡写到快速排序。换了几种都还不行,我又给快排加上插入排序。结果还是不能全过!我以为题目有问题,我就用了sort测试,还真能过的!证明我排序代码写得烂…郁闷好半天,我决定去偷看测试数据。才发现这数据本身就是有序的,怪不得难度系数只有中…然后就用一分钟搞定。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小艺读书
题目描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艺每周因为工作的原因会选择性的每天多读几页或者少读几页。 小艺想知道一本n页的书她会在周几读完。
输入描述:
第一行输入n(1<=n<=1000); 第二行输入7个整数,分别表示周一~周日的读书页数p(0<=p<=1000)。(不考虑7个整数都为0的情况)
输出答案:(1-7)
代码如下(示例):
class Solution:
def __init__(self) -> None:
pass
def solution(self, n, pages):
result = None
# TODO: 请在此编写代码
pi = 0
while True:
n = n-pages[pi%7]
pi += 1
if n <= 0:
result = pi%7
break
return result
非常之简单,因为前面有个+=1,所以后面的结果不用加1。需要注意的是,有可能一周读不完,要多循环一下,嗯~我还知道只算一周只能过40。
二、醉酒的狱卒
题目描述:
某监狱有一个由n个牢房组成的大厅,每个牢房紧挨着。每个牢房里都有一个囚犯,每个牢房都是锁着的。 一天晚上,狱卒感到无聊,决定玩一个游戏。在第一轮,他喝了一杯威士忌,然后跑下大厅,打开每个牢房的锁。在第二轮比赛中,他喝了一杯威士忌,然后跑下大厅,锁上每隔一个的牢房的锁(牢房2、4、6…)。在第三轮比赛中,他喝了一杯威士忌,然后跑下大厅。他每隔三个牢房(第3、6、9号牢房)就去一次。如果牢房被锁上了,他就把它打开;如果牢房门打开了,他就锁上牢房。他重复n轮,喝最后一杯,然后昏倒。 一些囚犯(可能为零号)意识到他们的牢房被解锁且狱卒丧失了行动能力。他们就可以立即逃跑。现在根据牢房数量,确定有多少囚犯越狱。
输入描述:
第一行输入包含一个正整数t。表示有t行数据,下面每一行都包含一个介于5和100之间(含5和100)的整数,即轮数n
输出描述:
对于每一行,必须打印出监狱有n个牢房时越狱的囚犯人数
代码如下(示例):
class Solution:
def __init__(self) -> None:
pass
def solution(self, t, vector):
result = []
# TODO: 请在此编写代码
for v in vector:
v = int(v)
rooms = []
rooms = [False for _ in range(v+1)]
for N in range(1, v+1):
for i in range(1, v+1):
if i*N <= v:
rooms[i*N] = not rooms[i*N]
result.append(sum(rooms))
result = [str(x) for x in result]
return result
虽然描述很长,但还真不难,就是描述中有个地方误导人,说有0号牢房,实际上是没有的!外循环是不同的牢房数、内循环是不同的波次。其实是同一个数,先定义了一个全False的列表,然后根据牢房号不停的翻转状态即可。最后用了sum统计True值的个数,就是可以逃跑的牢房数了。
三、非降序数组
这题太误导人了,我怎么看都是要求排序!所以我优化又优化了几波排序算法,采用了快速排序加尾数插入排序的办法。可惜也不能100分。虽然这测试数据有确实过份,长的一个列表约有十万个数。
不过写都写出来了,就在这记录一下,其实也挺不容易的了!
代码如下(不能全过的排序法示例):
def qmid(arr, left, right):
# 取左、中、右的中值作为基数, 并对此三数排序
center = (left+right)//2
if arr[center] < arr[left]:
arr[center], arr[left] = arr[left], arr[center]
if arr[right] < arr[left]:
arr[right], arr[left] = arr[left], arr[right]
if arr[right] < arr[center]:
arr[right], arr[center] = arr[center], arr[right]
# 将基数放在right-1位置
arr[right-1], arr[center] = arr[center], arr[right-1]
pivot = arr[right-1]
return pivot
def insert_sort(arr):
n = arr.__len__()
i, j = 1, 0
while i < n:
curr = arr[i] # 待排的数
j = i - 1
while j >= 0 and curr < arr[j]:
arr[j+1] = arr[j] #以前面的比较
j -= 1
arr[j+1] = curr #插入暂时正确的位置
i += 1
def qsort(arr, left, right):
if left+10 <= right:
pivot = qmid(arr, left, right)
i, j = left-1, right-1-1
while True:
while arr[i] < pivot:
i += 1
while arr[j] > pivot:
j -= 1
if i < j:
arr[i], arr[j] = arr[j], arr[i]
else:
break
arr[i], arr[right-1] = arr[right-1], arr[i]
qsort(arr, left, i-1)
qsort(arr, i+1, right)
else:
insert_sort(arr)
qmid函数是用来计算快排的基准数的,很多人喜欢取值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对于无序列表(数组)来说确实也没大问题,但很明显如果有序的数组就会让复杂度变成最差的n^2情况,所以这里采用了首尾中间三个数来比较取值,并顺手把这三个数排了序。尽量争取做到左右各半这种最好的情况。
第二个insert_sort函数是插入排序,它的作用是在快排分割成小于10个数的列表时,直接用插入排序来干了,对于基本有序的一个数组,插入排序的速度是很快的。其基本思想是:从第1个开始与它前面的数比较,小的就和前面的交换,大了就下一个,如此循环一次完成。因为经过前面的快排,数组是基本有序的,所以很快。
第三个函数就是快速排序的主体了,它其实了是冒泡排序的改良。基本思想是选取一个数作为中间值pivot,把比pivot小的放左边,比pivot大的放右边。然后把数组以pivot为界分成左右两半,递归再进行。这应该是已知的公认最快排序方法了。可惜水平不够,写出的过不了100分,有机会应该学习一下自带的排序是怎么写的。
好了,最后我又去参考了别人的思路,才发现这题压根不是让人重排序,给出的数组本身就是有序的,只要合并就行了。那么我们要考虑的就是二个数组哪个小的放前面,大的放后面的事。这就简单了,一个个比较好了:以下是100分代码,很简单
class Solution:
def __init__(self) -> None:
pass
def solution(self, n, m, num1, num2):
result = []
# TODO: 请在此编写代码
i, j = 0, 0
while i<n and j<m:
if num1[i] < num2[j]:
result.append(num1[i])
i += 1
else:
result.append(num2[j])
j += 1
if i<n:
result += num1[i:]
if j<m:
result += num2[j:]
result = [str(x) for x in result]
return result
思路就是逐个比较前面的元素,小的先放入result,再比较下一个,当比较完一个数组后,剩余的直接全加入就行了。
总结
其实最后这题还是挺有意思的,我把最大的那个测试用例给记下来了,准备再想想怎么用排序的办法过关,明明系统自带的sort函数能过的嘛~